曾學軍,韓群營,秦沖,劉敦杰,胡剛,劉立軍,章偉
(武漢市蔡甸區農業局,湖北 武漢 430100)
苦瓜果實性味甘苦,平肝明目,清熱解暑,降糖降脂,除燥解瀉等,營養豐富,具有一定的防病保健功效。春季提早上市,價格高,經濟效益明顯。利用南瓜的抗寒性,用南瓜作砧木,采用斷根嫁接技術,生產出苦瓜嫁接苗,達到提前移栽提前上市的目的。該技術不同常規帶苦瓜幼苗子葉作接穗的嫁接方法,改用苦瓜幼苗子葉以上的真葉部分作接穗,斷根南瓜作砧木,采用頂插接的嫁接方法生產種苗。
苦瓜種子價格在瓜類蔬菜中普遍偏高,在種苗成本中占很大比重,嫁接育苗能顯著降低種苗成本。
采用傳統嫁接方法,在大田生長中會出現砧穗分離現象,造成死苗,一般發病率5%,嚴重的超過10%。
傳統苦瓜嫁接,由于接穗子葉以下的莖稈與砧木莖稈幾乎一樣粗細,不適宜頂插接方法,只能采用貼接或劈接,費時費工,占用場地,嫁接速度慢,生產效率低,不適合工廠化育苗的要求。而苦瓜子葉以上部分莖稈較細,非常適宜工廠化頂插接接穗的要求,嫁接速度是原來的好幾倍,節約育苗場地。
苦瓜子葉肥厚,嫁接愈合階段,自身消耗大量營養,非常容易受到腐霉病和灰霉病的侵染,采用此種頂插接方法,可避免以上兩種病害在苦瓜嫁接苗上的發生。
嫁接苗砧木去掉主根,須根生長旺盛,根系更發達;自根苗由于去掉生長點,兩個側芽幾乎同時長出來,大小整齊一致。工廠化育苗采用穴盤基質育苗,斷根嫁接苗回栽整齊,避免了苗與苗之間相互遮蔭爭光,有效利用了有限育苗空間。
工廠化苦瓜嫁接苗生產采用穴盤基質育苗,斷根頂插接的嫁接方式。
采用二次浸種技術可明顯提高苦瓜的發芽率和發芽勢,防止種腔積水,減少爛種。
2.1.1 第一次浸種
苦瓜種殼厚實,容易受到病菌侵染,100倍40%甲醛溶液浸種30min后,清水反復沖洗干凈,接著用55℃的溫水浸種2.5h,讓水自然冷卻30℃時,加入5000倍0.136%碧護,一則可明顯提高發芽率,再則可使接穗莖稈變細,方便頂插接。

2.1.2 晾種
浸種后晾種很關鍵,種子洗凈瀝干,要晾曬至種皮表面發白,可防止種腔積水造成爛種。
2.1.3 第二次浸種
將晾干的種子放在30℃溫水浸種15min,再放入甩干機中快速甩干。
2.1.4 拌種
使用藥劑拌種,能有效預防苗期病害,可用12.5%亮盾(精甲霜靈.咯菌腈)拌種,藥、水、種比1:10:300~ 500。
2.1.5 催芽
將種子平鋪在鋪有遮陽網的沙床上,再蓋一層小弓膜保溫保墑,沙床含水量65%左右,溫度控制在32℃左右,一般72h出芽率達90%以上即可播種。
2.1.6 播種
將種子播在裝有含水量達60%基質的平盤中,出芽、未出芽分開播種,播后用1000倍高錳酸鉀消毒過的河沙覆蓋2cm厚,覆膜后放入設定溫度32℃催芽室中,48h左右即可出苗。
2.1.6 嫁接適期
當苦瓜幼苗子葉以上的莖稈長度達2cm時,可以開始嫁接。接穗過大,不方便操作;另外接穗葉片數多,則嫁接苗負荷大,下部葉片在愈合期間,營養暫時供應不上,容易造成葉片黃化,嚴重時枯死,影響嫁接苗質量;可在嫁接前3d葉面噴施1000倍花肥(N:P:K=20:20:20);接穗過短,一方面嫁接時不方便操作,因為嫁接時接穗部分要1cm左右;另一方面完全去掉子葉以上部分不利于子葉與真葉之間的側芽萌發。
選用抗病性耐寒性俱佳的大白籽南瓜作砧木,有利于提早上市。
2.2.1 浸種
接穗與砧木從浸種到嫁接時間大致相同,大約12d,可與接穗同時浸種。為了去掉南瓜砧木表皮上殘留的瓜瓤、黏液,預防病害,先用飽和石灰水浸泡20min,清水洗凈后再浸入55℃的溫水中,讓水自然冷卻,浸種2h即可。
2.2.2 晾種
將砧木種子洗凈瀝干,再晾曬至種皮發白,可防止種腔積水造成的爛種。

2.2.3 藥劑拌種
可用62.5%亮盾(精甲霜靈.咯菌腈)或25%適樂時(咯菌腈)拌種,種子、水、藥比1:10:250。預防苗期猝倒病、立枯病效果好。
2.2.4 催芽
將種子平鋪在鋪有遮陽網的沙床上,蓋上小弓膜保溫保濕催芽,沙床含水量65%左右,在溫度32℃條件下,20h出芽率達85%以上即可播種。
2.2.5 播種
將種子一次性播在裝有含水量65%的基質土的72孔穴盤中,每穴播2粒,蓋上小弓膜,在30℃條件下,48h即可出苗。
2.2.6 控苗與煉苗
藥劑控苗與低溫煉苗相結合,當砧木苗高10cm左右時,苗床溫度降至12℃低溫條件下煉苗;同時噴施30mg/l多效唑控苗,還可刺激砧木的莖盡快形成根原基,有利于斷根嫁接苗盡快發根(嫁接后3~4d可發根)。通過采取藥劑與低溫兩種措施,砧木木質化程度高,韌性增強,砧木基子葉節處不易空心,砧木嫁接時不易劈裂,提高砧木利用率,同時增加砧木的硬度,方便斷根后嫁接苗的回栽。
2.2.7 多效唑發根技術
采用斷根嫁接技術關鍵是讓砧木盡快發根,在嫁接前2~3d葉面噴施20mg/l多效唑,就能在嫁接前刺激根原基形成,嫁接后3d左右明顯有新根產生。
2.2.8 嫁接適期
砧木心葉出現即可開始嫁接。
2.3.1 砧木剪葉技術
南瓜砧生長旺盛,子葉肥大,在不影響砧木正常生長的情況下,在嫁接時將子葉各去掉一半,避免相互遮陽。
2.3.2 采用斷根頂插接方法
取去掉根部,長約8~10cm的砧木,去掉其心葉,子葉各一半左右,然后用左手食指和中指夾住砧木的子葉節,用呈20°角的楔形竹簽(斜面長2cm),沿子葉的主葉脈連線方向,斜向下插入并通過生長點,使其尖端剛剛穿透子葉節,另外一人用左手姆指和食指捏住接穗的2片子葉,從子葉處下刀,削成20°角,斜面長1cm,隨后拔出竹簽,將接穗切口朝下插入砧木,以接穗尖端透過砧木莖稈,與子葉節吻合或略下一點為宜。
斷根嫁接苗回栽至70孔穴盤中,栽插方向要求一致,避免其相互遮蔭,栽好后平鋪一層地膜包裹嚴實,再蓋一層小弓膜,保持高溫高濕。
2.4.1 溫度
嫁接回栽一周內保持25~28℃高溫,不超過35℃,促進砧木盡快發根;一周后可降至18~20℃,完全成活后可逐漸降溫,出苗前降至15℃左右。
2.4.2 水分
嫁接苗回栽的基質,水分要達到飽和,用地膜包裹可保證濕度達95%以上,滿足嫁接苗愈合期的要求,3d后去掉地膜,濕度降至80%左右,嫁接成活后,濕度逐漸降低。
2.4.3 光照
由于地膜內水珠反射作用,可起到遮陽作用,同時又能滿足嫁接苗可接受少量散射光,只要膜內溫度不超過35℃,不必遮陽,晴天中午強光下注意遮陽。
2.4.4 煉苗
由于苦瓜接穗葉片數多,負荷大,相比其他瓜類嫁接苗,傷口愈合更快,但煉苗時間卻更長一些,需要逐漸增加見光和通風透氣時間,這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關鍵。
2.4.5 壯苗
由于煉苗時間長,接穗部分容易旺長;斷根嫁接苗相比實根嫁接苗根量要細弱;通過葉面噴施5~10 mg/l多效唑,一方面控制旺長,另一方面能刺激根的生長,使根長得更粗壯。一般5d左右可看到明顯效果,根變粗,根毛變多。
2.4.6 肥水
嫁接一周后葉面澆灌0.1%的復合肥水,以后10d一次,施2~3次就可出苗。
主要是猝倒病、立枯病。砧木、接穗播種蓋土后,用53%金雷多米爾600倍或95%綠亨一號(惡霉靈)3000倍液噴霧預防。出苗后用60%百泰(吡唑醚菌酯·代森聯)3000倍噴霧防治。
主要是疫病。砧木、接穗嫁接前用25%阿米西達(嘧菌酯)1500倍液或72.2%普立克(霜霉威)750倍液加300萬單位的醫用鏈霉素混合液噴霧防治。
主要是蔓枯病、疫病,可用60%百泰(吡唑醚菌酯·代森聯)1500倍液或10%世高(苯醚甲環唑)1500倍液或47%加瑞農(春雷·王銅)800倍液噴霧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