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福,王美華,張吉祥
(1.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科技信息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山東 濟南 250100;2.山東省農業科學院作物研究所,山東 濟南 250100;3.山東省平度市種子管理站,山東 平度 266700)
黃瓜的生育期大致可分為發芽期、幼苗期、伸蔓期、結果期。發芽期,由種子萌動到破芯,大約需要5~6d,該時期應掌握較高的濕度和溫度;幼苗期,從破芯到4片真葉,大約需要30d左右;伸蔓期,從4片真葉到根瓜坐住,大約需要25d左右,此時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同步進行,也是黃瓜生育期管理最關鍵的時期,該期管理的好壞決定結果期的強弱。根據近幾年對溫室大棚黃瓜的試驗以及廣集多年來的示范試驗田栽培經驗,要順利獲得溫室大棚穩產高產,需做好如下幾個方面:
播種前對種子做消毒處理,決定著黃瓜整個生育期安全無恙的健壯生長。
黃瓜播種前處理方法有好多種,這里只介紹幾種常見的方法:
1、溫湯浸種:用50~57℃的溫水浸種15~20 min。該方法用于有機蔬菜種植和常規種植。
2、常溫浸種:用常溫水浸泡3~4h以后,撈出用手輕輕搓去表面黏層,然后加入硝基腐殖酸銅(按播種量加入),可以防止黃瓜的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莖基腐病等病害的發生。
3、藥劑消毒:
(1)用0.1%高錳酸鉀液浸種1.5h,可有效防止黃瓜病毒病、枯萎病、莖基腐病以及猝倒病等病害的發生;
(2)用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代森錳鋅1500倍液浸種15~20min,可防止黃瓜苗期的立枯病、猝倒病的發生;
(3)用10%磷酸三鈉浸種20min,可防止黃瓜角斑病的發生;
(4)用40%甲醛浸種30min,可防止黃瓜蔓枯病的發生;
(5) 用噁霉靈或絡氨銅消毒,可防止黃瓜黃萎病、葉枯病、黃萎病、莖基腐病、立枯病、青枯病、猝倒病、蔓枯病以及擬莖點霉根腐病等根莖部病害的發生。
嫁接方法包括:靠接、插接和劈接三種方法,這里只介紹前兩種常用方法。
嫁接必備工具:刀片和嫁接夾。
靠接法:在黃瓜播種4~5d后,再播種黑南瓜籽(砧木用黑南瓜籽),當南瓜長有第一片子葉時就可進行靠接了。
具體操作方法:先將黃瓜和砧木挖出,根部多帶些土,盡量少傷根,用刀片剔除南瓜的生長點和真葉,再在南瓜子葉下1~1.5cm處向下斜切一個切口,深度為胚軸的1/2,切好后再取黃瓜苗在其子葉的下部胚軸約1.5cm處,向上斜切胚軸的1/2,同時把黃瓜和南瓜苗的切口互相嵌合在一起,使黃瓜處于南瓜子葉以上,并使它們子葉呈“十”型。然后夾上嫁接夾,合并移栽到營養缽中,放于拱棚內。管理得當成活率達95%以上。經多年實踐證明,嫁接的秧苗比不嫁接的秧苗抗病性強。
插接法:在砧木播種(黑南瓜籽)3~4d后,再播種黃瓜。當黃瓜子葉展起,砧木第一真葉展平時為嫁接適期。
具體操作方法:先把南瓜苗的生長點去掉,用一根與黃瓜苗胚軸同等粗度的竹簽(如較細的牙簽),一端削成楔形,順著南瓜苗幼葉一側斜插0.6~0.7cm的孔,竹簽暫時不動,注意竹簽不可戳穿胚軸,也不可角度過直而插到胚軸的髓腔內。然后立即取一棵黃瓜苗,在子葉下方胚軸約0.8~1.0cm處,向下斜切深度為胚軸直徑的2/3,長約0.5~0.8cm,再在其對面斜切一刀,形成一個兩面有刀口的楔形,同時將砧木上的竹簽拔出,將切好的黃瓜接穗插入,放入小拱棚內。管理得當成活率可達96%以上。
嫁接好的幼苗要隨接、隨栽、隨澆水,并立即蓋上棚膜和遮陽網,注意保溫保濕和遮陽,嫁接后的前3d,白天溫度保持在25~28℃,夜間溫度18~20℃,空氣濕度在95%左右。第4d后,白天溫度:22~24℃,夜間溫度:14~17℃,濕度:80%左右。第7d或第8d就可以去掉棚膜,基本適應常溫變化了。靠接的秧苗在嫁接后12d左右,自接口下方1cm處剪斷黃瓜的胚軸,并隨機拔掉殘根。再噴一次500倍液的代森錳鋅或噁霉靈或絡氨銅,同時可去掉遮陽網。第20~25d,也就是當真葉長到3~4片葉的時候即可定植。
1、整地施足基肥:定植前20~30d,清理好棚室,地面找平,將夏季腐熟好的有機肥和生石灰粉均勻撒施棚室地面,施用量5000kg/667m2左右,生石灰50~80kg/667m2。深翻30cm以上,碎土耙平,再將混合好的化肥和微肥均勻撒施平整好的地面上,然后淺翻一遍,將化肥淺入土壤中,化肥每667m2用量:三元素復合肥(N-P-K=15-15-15)50kg左右,微肥300~ 400g。
2、起壟:按大小行距劃定起壟中心線,大行距80~100cm,小行距40~50cm。用福地特生物菌肥160kg和河南格瑞金生產的菌王之星菌劑2kg攪拌均勻(以下稱之為雙效生物肥),然后用其中的2/3沿著中心線均勻撒施(剩余的1/3雙效生物肥施入定植穴),然后起壟,起壟高度在20~25cm,起壟完畢。為防止土壤板結或鹽漬化,每667m2用300~400g的松土精攪干細土10~15kg,均勻撒施地面。
3、整地、施肥、起壟工作就緒后,在定植前的1~2d,用600倍的高錳酸鉀溶液對棚室的每個角落進行一次噴淋消毒,做到不留死角,徹底鏟除殘余病菌。
4、定植:選擇晴天定植,定植前要對黃瓜苗處理。定植前1~2d天用卡普多800倍液或噁霉靈3200倍液,加硝基腐殖酸銅7500倍液,將整個幼苗徹底噴淋一遍。隔1~2d后進行定植。
(1)壟上挖好定植穴。為防止重茬、線蟲病及蚜蟲的發生,可在每穴中加施雙效生物肥20g左右、“一特片”一片。定植數量每667m2掌握在3200~3700棵為宜。
(2)為防止灼傷葉片,引起棚室其它病害的發生。定植時應掌握每行南端定植距離適當放寬一點。
(3)定植的深度:營養缽的土面應與畦面相平,不宜過深,也不要過淺。
定植澆水:將幼苗按深度放入穴中,按每株葉片橫向擺放,然后澆滿水覆土埋穴,3d以后再澆一次緩苗水,此時便進入蹲苗期,直到坐住根瓜之前,不旱不澆水,旱了可以少澆水或噴淋,以防止旺長,保證蹲苗。
(4)定植后病害防治:為防治嫁接處傷口感染,定植后要用25%戊唑醇(商品名“醇美”)500倍液或噁霉靈3200倍液噴施一遍,相隔7~10d后再噴施第二遍。進入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該階段的溫度和濕度很適宜黃瓜霜霉病的發生。所以在定植后7~10d開始進行噴藥防治。用800倍液的卡普多或普力克600倍液,加“瓜瓜叫”葉面肥左右加碧護3g/667m2,噴施一遍,這樣既防病害又能促進花芽分化。在根瓜坐瓜后再噴施500倍液的硝基腐殖酸銅,如果出現黃瓜長勢不好或開花弱影響坐瓜,可補噴硼肥。以上藥劑每隔5~7d噴施一次,連噴2次。
5、溫度和濕度管理:也可以稱謂草苫、風口管理。溫室大棚應該具備兩個風口,即上風口和下風口。其作用是:上風口主要調整濕度,上下風口同時打開是調整室內溫度,只開下風口,僅起到微調作用。黃瓜的整個生育期必須進行嚴格的控溫控濕,尤其防止溫室內結露滴水,從定植到根瓜坐瓜為蹲苗期,該期溫濕度管理可以采用三段放風法:早晨拉起草簾后開上風口10min后關閉,當棚溫升至26~28℃時再放上風口到下午2點關閉。下午放簾之前再開口5~10 min,使室溫降至17℃左右,立即閉棚。白天溫度保持:26~28℃,夜間溫度:10~14℃。
1、水肥管理:該期的管理主要是地上部和地下部平衡生長,地上部使生殖生長和營養生長平衡,地下部促使根系多扎根。視黃瓜的長勢強弱進行施肥,當黃瓜的莖節超過5~6cm,葉片的直徑大于20cm時,可視為旺長,這時應噴施控旺素,同時不要施用氮肥,強化磷、鉀、硼、鈣、鋅、鐵等元素的用量,可以噴施催花保果型的葉面肥或磷酸二氫鉀(含有硼、鈣、鋅),留住根瓜可起到控旺作用。如果夜間溫度低于8℃時,要噴施碧護(3g/667m2),以調節生長平衡。如果長勢弱,葉片少顯失綠,在根瓜成瓜時進行澆水施肥。追肥可選用高氮低磷中鉀的復合肥15kg/667m2沖施。到盛瓜期之前不再施肥,如果干旱可澆一遍空水。
2、溫度管理:白天溫度:26~28℃,晚上溫度:8~10℃。
3、預防病害:
(1)遇下雨連陰天氣,禁止噴霧施藥,應使用10%百菌清熏霧劑或速克靈熏霧劑夜間進行熏蒸,每隔5~7d熏蒸一次,連熏蒸2~3次。如果發病,應先清除病、殘、老葉及病瓜,然后用45%以上的百菌清或速克靈熏霧劑進行熏蒸,方法次數同上。當溫室內濕度達到90%以上時也要用熏蒸方法進行病害防治。
(2)如果在晴朗干燥的天氣(晴天必須在3~5d以上),可選用藥物水劑噴施的方法。每桶加入丙森鋅25g+硝基腐殖酸銅3g+金維果(催花保果型25g左右)噴施或加磷酸二氫鉀(內含硼、鈣、鋅)25g,每隔8~10d噴施一次,連噴3次。
4、農事管理:根瓜成熟后要及時采收,同時打掉病殘老葉,掐掉卷須,及時繞蔓(3~5d繞一次蔓)。
黃瓜進入盛瓜期,也是需大水大肥時期,同時每莖節上都將開花結果,因為黃瓜是自花授粉,不需要蘸花。現在有好多菜農采用激素授粉甚至使用避孕藥的辦法刺激授粉,增加坐果數量,使瓜條中殘留激素成分,危害人體健康。造成不坐果的主要原因是溫度忽冷忽熱和肥水不能及時滿足黃瓜生長的需要。
1、澆水管理:進入盛瓜期澆水時要看近期天氣預報情況,每次澆水應選擇在晴天上午進行,澆水后3~4d保持晴朗天氣為宜。冬天澆水時,應盡量不用水庫或平塘里的水澆灌,以避免地溫急劇下降,造成植物休眠或漚根。最好用地下水,因為地下水的溫度一般在12~13℃,可控制地溫的下降,有利于植物的生長。
2.施肥管理:進入盛瓜期第一次沖施肥,應選用高氮、低磷、中鉀水溶復合肥16kg/667m2,水溶肥應選擇已經注冊的正規生產廠家,如山東金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金剛娃大量元素水溶肥。隔8~10d以后沖第二次肥,要沖施生物菌劑(如河南格瑞金菌王之星)。再隔8~10d,如果地面出現板結或鹽漬化,可使用松土精300g加10kg干細土攪拌好,均勻撒施每株周圍,然后沖空水一次。這樣循環進行。當植株的高度達到80kg以上,或采摘根瓜以后,要注意肥藥結合同時噴施。
3、病蟲害防治:蔬菜病蟲害大致可分為侵染性病害、生理性病害和蟲害三大類。
A.侵染性病害:進入盛瓜期以后,黃瓜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葉枯病、白粉病、角斑病、炭疽病等。在溫室大棚里黃瓜生育期,只要適合黃瓜生長的溫度和濕度,也都適合不同病害的發生。以后要始終不斷地采取預防措施,以保證植株茁壯生長。
防治霜霉病:(1)農業防治:a.降低濕度,可在地面覆蓋地膜,改明水為暗水,最好采用滴管的方式。晴天時,中午要拉開風口及時通風換氣,這樣既可降低棚內濕度,又可使棚內的有害氣體排出棚外,比如氨氣等,從而減少有害氣體對黃瓜的毒害。b.棚室內黃瓜在發病初期也可采用高溫處理的方法:在晴天中午,大棚密閉,使棚室內溫度上升至42~45℃,持續2h,達到黃瓜頂葉萎蔫為準,然后迅速通風降溫,每次處理要間隔7~10d,連續2~3次。(2)藥物防治:絡氨銅水劑3200倍液;66.6%卡普多水劑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72%杜邦克露可濕性粉劑800倍液;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700倍液等。以上藥劑應交替使用。也可用銅制劑:1:0.5~0.7:200倍液的波爾多液;77%可殺得101微粉粒600倍液;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等。
黃瓜白粉病:該病主要在黃瓜的中后期發病,主要由于偏施氮肥,造成植株徒長,枝葉茂盛,通風不良,植株濕度大,光照不足,長勢弱,抗性差等原因而容易引發白粉病。防治藥物有:咪酰胺;苯醚甲環唑;嘉悅(苯甲·丙環唑);品典(己唑醇);醇美(戊唑醇)等;也可使用百菌清或速克靈熏霧劑。以上藥劑在使用上均按藥物說明兌水噴施,7d一次,連噴2~3次。
黃瓜灰霉病:該病在濕度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均會發病,棚內應降低濕度提高溫度,創造一個不利于病害發生的環境,發病時應及時摘除老葉、病葉和帶病的花、果。然后用45%的速克靈或百菌清熏霧劑熏蒸。用10%~30%的百菌清或速克靈煙霧劑熏蒸預防;當濕度低于75%時可用藥劑兌水噴霧的方法:15%絡氨銅水劑3200倍液;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多霉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6.5%甲霉靈粉塵劑,5%百菌清粉塵劑等,任選一樣。
黃瓜的細菌性角斑病:晝夜溫差大,結露嚴重時容易發病,與霜霉病相似,不同的是角斑病病斑周圍有油漬狀,容易開裂。(1)農業管理:及時清除病殘葉或植物病體,處理好種子消毒,避免與瓜類作物連作。(2)藥物防治:可用硝基腐殖酸銅500倍液;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戊唑醇水劑2000倍液或1:1:200倍液的波爾多液或福爾馬林150倍液,可同時防治霜霉病。
黃瓜葉枯病:可用硝基腐殖酸銅+益微+“瓜瓜叫”葉面肥+磷酸二氫鉀。
黃瓜炭疽病:(1)農業防治:做好種子消毒處理(同上),尤其是定植后到坐瓜期,要控制好澆水,在大棚要盡量控制好濕度,濕度低于80%,可抑制病情。(2)藥物防治:45%百菌清煙霧劑熏蒸,7d一次,連續熏蒸3~4次;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咪酰胺750~800倍液;20%苯醚甲環唑微乳劑8000~12000倍液等。
提示:每次噴藥,在藥液中加入5ml的有機硅可提高肥效和藥效30%以上。
B.生理性病害:主要有植物維管束空心或空扁、化瓜、彎瓜、大肚瓜、尖嘴瓜、僵瓜等。出現生理性病害的原因有:(1)種子萌發期受氣候影響破壞植物生長平衡,造成花芽分化不完整;(2)干旱不均,忽干忽濕;(3)缺少某種微量元素或多種元素,也叫缺素癥;(4)某種或幾種元素過多,也叫中毒癥;(5)有外力影響而導致的畸形瓜,(6)土壤嚴重板結或鹽漬化,造成作物生長受阻,難以授粉坐瓜等。預防措施:(1)每次噴藥加入微肥或磷酸二氫鉀(含硼、鈣、鋅等);(2)整個生育期要噴施碧護、碧歐、赤霉素、蕓苔素、萘乙酸等植物生長調節劑3~4遍;(3)整個生育期撒施3遍松土精,調節土壤酸堿度。
C.蟲害防治:大棚蔬菜地上部主要蟲害有:溫室白粉虱、煙粉虱、斑潛蠅、蚜蟲、紅蜘蛛等。其中危害最大的是前4種,蔬菜中的大多數病毒病是由它們傳播,嚴重影響作物的正常生長。作物生長初期被侵染上病毒病,可使作物絕產,中后期被侵染上病毒病,能導致作物嚴重減產,所以預防蟲害的侵染必須引起足夠重視。(1)物理防治:在大棚的上下風口處各加設寬度1m的高密度防蟲網,同時在棚室入口處也要設置防蟲網;(2)黃板誘殺(市場上有專用的,也可自己制作),制作方法:取一張長25~30cm,寬20cm薄木板或硬紙板,在其表面上涂上黃漆,晾干后再用-12#機油在其表面涂抹一遍,注意,當黃板立起來時不滴機油為準。把做好的黃板在溫室內東西吊掛,距離地面1.5m,間距4~5m。(2)化學防治:用22%啶蟲脒可濕性粉劑10~15g/667m2;25%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15 g/667m2等;大棚地下部主要害蟲有:韭蛆、地老虎、蠐螬、根結線蟲等,防治線蟲病可用3%阿維菌素水劑500~1000g/667m2灌根,或5%阿維菌素乳油500g/667m2灌根,整個生育期約用藥4次。其它地下害蟲可用40%毒死蜱乳油(商品名“百替”)50~75g/667m2噴霧,以地面為主。
俗話說:有收無收在于熱,收多收少在于管。溫室黃瓜種植管理,只要調節好棚內的濕度和溫度,農事操作得當,預防措施及時到位,正常年份應畝產3萬斤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