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林
【摘要】職業心理是從業者在職業生涯中形成的對所從事職業的一種情感、態度和認識活動,它對從業者的職業行為有重大的影響作用,可以對從業者的工作熱情、創造性、主動性形成影響,從而直接影響工作的質量和效益。美術教師在從事美術教育的職業中,和其它從業者一樣,會形成對美術教育工作這一職業的情感、態度和認識。
【關鍵詞】美術教師;職業;心理
我國普通中小學中的美術教師,是教師中較為特殊的一個群體,因為在目前的評價體系下,美術學科不在各級普通學校招生考試之列,美術教師因美術學科不參加升學考試而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美術“豆芽論”的觀點普遍存在,美術教師在普通的中小學教師中往往處在弱勢地位,待遇偏低,工作繁瑣,這極易形成美術教師對職業的不良心理,所以,美術教師的心理狀態應該受到高度的關注,特別是在對美術教師的培訓或者管理中,更應該充分了解、研究美術教師的職業心理狀態,實時、適當的予以引導。
一、職業的心理現狀
美術教師普遍對自己所從事的中小學美術教學工作缺乏工作熱情、工作不夠主動,普遍認為美術教師地位不高,不受重視,對美術教師的未來發展信心不夠,不愿在美術教學中投入更多的時間,精力,工作壓力大,心情不夠愉快。他們渴望得到關注、渴望獲得發展的平臺,渴望進行心理的溝通和釋放。
二、職業心理愿望
每一個從業者,不管他處于一種什么樣的工作狀態下,對自己所從事的工作都會存在某種愿望,他或希望獲得別人的認可,或希望獲得更高的發展平臺,或希望做出更大的成績,或希望獲得更愉悅,更輕松的工作環境,或希望獲得更加豐厚的勞動報酬等。中小學美術教師也和其他職業者一樣,對自己的美術教育工作也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心理愿望。
(一)希望自己和工作被人尊重和肯定
這是美術教師一個基本的心理愿望,也是最普遍、最重要的一個愿望。長期以來,美術教師的教學對升學不產生直接的影響,不是考試科目,所以美術教師的工作和個人很難受到學生、家長、社會、學校的重視和認可,不少美術老師游離于學校的各種評優、職稱評定、進修提拔等各種“好事”之外,他們自覺或被動的把自己的學科和個人劃歸在學校的弱勢群體之列,有的甚至哀聲怨道、有的牢騷滿腹,希望自己的工作被人重視,希望自己個人被人肯定。
(二)具有獲得教師專業成長的愿望
目前的中小學美術老師,大都是中等師范院校或者高等師范院校培養的中專學生或本科學生,他們大都受過不同程度的美術專業教育或美術教師教育,具有一定的美術技能和教育教學知識、能力,但在新課程的背景下,在傳統模式下培養出來的中小學美術老師的美術技能和教學知識技能,已經很難適應新時期美術新課程教學的需要,雖然我國各級教育行政部門不斷的舉行各種層次的培訓,但對于龐大的美術教師群體來講,也只是杯水車薪,再加上我國舉辦大規模的美術培訓缺乏資金和經驗,培訓效益低下,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對老師參培的積極性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傷害,但大多美術老師補充和更新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和教學知識、技能的愿望十分強烈,希望與時俱進的適應美術課程改革和教學發展的需要。
(三)希望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實現自己價值
美術教師的處境長期尷尬,使他們上進的愿望強烈,希望通過努力改變自己的生存以及工作狀態。雖然在學校工作中自己的愿望很難實現,但他們從不放棄,總想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發展自己,實現自己的價值和尊嚴,由于學校給美術老師提供的機會有限,不少美術老師“自謀出路”,另尋蹊徑。正因為如此,在美術老師中,人們所說的“不務正業”的老師很多。其實,這也是美術老師的無賴之舉,也不能說是壞事。
(二)希望獲得生活、工作條件的改善
在當前的情況下,不可否認的是在我國各地的中小學教師中,美術教師的待遇、工作條件相對是比較差的,這和美術教師學習、工作所需要的條件是不協調的,由于學科特點,美術教師所需要的場地、器材、物資、設備往往比一般學科的老師要求要高,花費也較大,需要學校在財力、物力、人力上給予大力的支持甚至是傾斜才行,但實際的情況是正好相反,不少學校的美術教師基本的辦公條件、教學條件和學習條件都不具備,或者很差,特別是占美術教師絕大多數的農村美術教師,情況更為嚴重。美術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急需要改變他們的工作條件,提高工作待遇,這樣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他們為五斗米“折腰”的窘地,調動積極性,引導他們把主要的時間、精力用到教學科研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