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強
(河南省通許縣練城鄉政府,河南 開封 475400)
我國是一個農藥研制生產與應用的大國,農藥原藥的生產能力為102萬t,農藥品種多達260余種,農藥制劑年產量已達170萬t,為世界第2位。但我國農藥應用技術總體較為落后,使用的農藥只有少部分能沉積到農作物靶標上,導致70%~78%的農藥流到土壤里或飄到環境中去,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
根據有關統計,我國手動植保機械約有30多個品種,植保機械以手動和小型機動為主,防治效率比較低,大部分產品結構簡單、價格低廉、技術含量低[1,2]。靜電噴霧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新技術,相對于其他噴霧形式,具有極大的優越性。故研究靜電噴霧原理具有重大意義。
靜電噴霧是利用靜電技術,在靜電噴頭與需噴灑農作物之間建立起靜電場,藥液經靜電噴頭霧化后形成群體帶電霧滴,在靜電場力的作用下,微細帶電霧滴被電場力吸附到作物葉片的正反面以及隱蔽部位。藥液霧滴在目標作物的沉積率高、均勻散布,飄逸散失少。
液體藥劑最常用的霧化方式是液力式霧化,該方式尤其適合于水溶液的霧化噴灑施藥。其原理是使液體在一定的壓力下通過一個一定形狀的小孔,噴出的同時霧化。液力式噴頭的霧型如圖1所示。

圖1 液力式噴頭的霧型
在液體霧化過程中,主要存在的霧化阻力有兩種:表面張力與粘滯阻力。但液體一直是沿著阻力小的方向進行變化,所以表面張力是最主要的霧化阻力。具有一定壓力的液體由噴桿進入噴頭內,由于液體通道的截面積變小,使得液流的速度大大增加,在噴頭內液體形成了紊流狀態,增加了液體的不穩定性。
另外在充電電極的作用之下,液體表面層產生顯著的定向排列,液體表面的吸附活度得到增加,從而導致表面張力下降,進一步增加了不穩定性,使得霧化阻力減小,有利于液體破裂。在從噴頭噴孔高速噴出的時候,液體在空氣撞擊力的作用和內外壓力差共同作用下,形成細小霧滴,并發散。當細小霧滴被充電之后,霧滴表面的吸附和活度得到了增加,而且由于霧滴表面存在電荷,也就使霧滴表面層分子產生明顯的定向排列,從而可使霧滴表面張力進一步得到降低,霧化阻力進一步減小。
同時,霧滴所帶電荷存在瑞利極限值,如果霧滴的帶電量超過瑞利極限值,霧滴就會克服表面張力而破裂并繼續分裂,所以霧滴開始帶電后,使得霧滴進一步細化。另外帶電霧滴受到的靜電場力改變了霧滴的動能,從而改變了霧滴的表面壓力差,有利于霧滴的進一步細化,而且由于帶相同電荷的霧滴相互排斥,使霧滴的表面又產生一個額外的內外壓力差,該作用力與表面張力的作用相反,也有利于霧滴進一步細化。最終靜電噴頭產生的霧滴更加的細小。
從霧化過程的分析可以得知,靜電噴頭充電極的作用是增加液體表面吸附的活度,導致表面張力下降,就是說使液體表面層的排列具有顯著的定向性,霧化阻力減小,從而產生較小的霧滴,更易于被充電。
由于藥液霧滴是導體,繼續運動的霧滴得到進一步充電。加之直流靜電高壓的作用,負離子從充電電極轉移到霧滴上,故霧滴帶上與充電電極同樣的電荷。而且充電電極能夠產生足以使周圍空氣電離的局部強電場,導致電場內的空氣就被電離成正離子與負離子,其中負離子被快速通過的霧滴帶走,正離子趨向充電電極被中和。通過這個運動過程,霧滴就帶上了負電荷,即與充電電極相同的電荷。
跟據靜電感應原理,地面上的作物靶標將產生與靜電噴頭極性相反的電荷,并在兩者之間形成很強的靜電場。帶點霧滴在這個電場中同時受到帶電霧滴相互之間產生的電場力F1和靜電噴頭電極與作物目標之間的電場力F2兩個力的作用,而且F2遠遠大于F1,故對霧滴的運動起主導作用的電場力是F2,正是因該電場力的作用使得帶電霧滴朝作物目標做定向的移動。因為帶電霧滴表面帶有相同的電荷,霧滴的斥力F1使霧滴不致相互碰撞而聚合變大。雖然靜電力主導了帶電霧滴的運動,但是其他的作用力也是不可忽略的,與其他作用力共同作用,形成帶電霧滴的最終大小和運動軌跡。帶電霧滴受電場力的情況如圖2所示。

圖2 帶電霧滴受電場力作用
理論上說,帶電霧滴的電荷為負,而靜電噴頭的感應作用使農作物表面產生正電荷,這些正電荷的吸引力很強,可以把帶負電荷霧滴強拉到農作物表面。但實際上,受重力的影響,加上帶電霧滴離開靜電噴嘴時受速度慣性的影響比較大,故霧滴的運動路線不會和電力線完全重合。霧滴剛離開噴嘴時,基本上保持了速度慣性的方向,但隨后沿著重力與電場力的合力方向。也就是說,在噴嘴和農作物間的靜電場作用下,使其在植物莖葉之間環卷繚繞,由于霧滴具有了一定的方向性,能夠附著于農作物葉的正面和背面以及隱蔽部位。總的來說,利用靜電場的作用力實現了霧滴在農作物冠內的分散沉積,可以大大增加農藥藥液對農作物葉面(無論冠內或冠表)和莖藤的均勻度以及覆蓋率。
通過對靜電噴霧的工作原理進行理論分析可知:加壓農藥藥液由噴桿進入靜電噴頭之后,由于液體通道的截面積變小,使壓力頭變成速度頭,流速大大增高,加上在充電電極的作用之下,增加了藥液表面的吸附活度,從而使得霧滴表面張力下降,更加容易分散破裂。藥液受從靜電噴頭的噴孔高速噴出時,先是在內外壓力差和空氣撞擊力的作用下,破裂細化成小霧滴。在經過充電電極充電之后,霧滴帶上與電極相同的電荷,受瑞利極限的影響和霧滴電荷間的排斥作用,霧滴繼續分裂進一步細化。因為靜電噴頭和農作物間的靜電場作用,細小的帶電霧滴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向農作物莖葉的正反面運行沉積。結論為靜電噴頭的研制提供了參考,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
[1]劉淑萍,劉娟娟.高壓靜電噴霧技術在藥物微囊制備中的應用進展[J].化工技術與開發,2013(1):21~23.
[2]徐清華,王正艷.靜電噴霧器的技術特點及使用注意事項[J].農業裝備技術,2012(5):18.
[3]王保華.組合充電液力式靜電噴霧裝置設計與試驗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05.
[4]李春杰.靜電噴霧裝置改裝設計與試驗研究[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06.
[5]周 文.靜電噴霧器的研究與應用[J].農業工程,2012(5):2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