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光輝

近日,財政部駐湖北專員辦在對部分在鄂科研事業單位預算、資產、財務進行綜合監管過程中發現,科研單位擠占挪用科研經費的現象十分嚴重,應予以規范。
科研單位公用經費主要依靠財政預算撥款,部分單位有少量的固定資產出租收入,科研成功轉化利用帶來的附加收益微乎其微,來源十分單一。由于財政預算保障水平偏低、人員超編等因素,科研單位公用經費存在較大缺口,直接導致這些單位通過擠占挪用科研經費的方式來彌補公用經費不足,如違規從科研經費中計提管理費、在科研支出中列支公用經費等。
科研單位普遍存在重申報輕管理的現象,為科研項目能夠順利立項申報,放寬對科研經費預算編制的要求;為鼓勵科研人員爭取外部資源,直接按爭取科研經費的多少考核發放科研人員績效獎金等,對科研經費如何有使用缺乏有效的管理體系,從而導致科研經費預算缺乏約束力,編制與執行兩張皮。
大部分科研單位都沒有設立獨立賬套核算科研經費收支,而是將科研經費與機關經費歸集在一個賬套核算,且科研經費不論性質、渠道、來源全部放在“預收款項”科目核算,費用歸集很籠統,費用開支隨意性大,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對科研經費的管理和使用規范作用不強等等,都為擠占挪用科研經費大開方便之門。
一是規范預算編制,科研和財務部門應協助項目負責人共同編制預算,細化預算支出,使預算既適應項目申請和科研工作需要,又符合財務的各項規章制度,確保項目預算的可操作性。二是嚴格預算執行,規范項目實施階段的財務核算,嚴格按預算、財經法規和項目合同的約定安排經費支出,確保項目預算的嚴肅性。
建立健全科研事業單位績效考核制度,從現行的以爭取科研經費為主導的考核制度向注重以科研成果轉化利用為主導的績效考核體系轉變,注重對科研投入與產出的對比關系、科研支出目標的實現程度的考核。通過科學的考核體系,規范科研經費管理,促進科研成功的轉化利用。
通過綜合監管、外部審計等途徑,加強對科研事業單位的監督檢查力度,將現場監管與非現場監管相結合,定期或不定期地對科研事業單位科研經費的管理使用情況進行監管,及時發現并糾正科研單位違法違規行為,促進科研單位內部管理,提高科研經費使用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