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周 菲 通訊員 潘南峰

安徽省黃山市財政監督檢查局局長劉一雄經常強調一個觀點:財政部門既是財政資金的分配者,也是財政政策的制定和執行者,更是財政資金的監督管理者。做好財政資金活動的監督管理者,是整個財政部門的職責,財政監督機構更是責無旁貸。實行財政監督員制度,發揮民主監督作用;加強財政監督信息化建設,提高監督效率;完善財政內部監督制度,強化自我約束……我們從黃山市財政監督工作創新中,一路追尋財政資金監督管理者的探索步伐。
2010年,黃山市在安徽省率先實行財政監督員制度。首批11名財政監督員來自市直有關單位,主要職責是監督本單位預算執行和財務管理等情況,協助開展全市財政監督檢查工作,任期兩年。
針對這項工作,黃山市專門制定出臺 《黃山市財政監督員管理辦法 (試行)》。該《辦法》對財政監督員的聘請和使用規定了嚴格的程序:由部門(單位)按照規定的條件推薦監督員。經財政部門審核后,對符合條件的監督員進行財經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制度的培訓,培訓合格后,頒發財政監督員證書。使用時隨機抽取確定監督人員。
每年,黃山市財政局都會召開財政監督員工作會議,會議內容主要是:對財政監督員工作進行總結;通報前一年財政監督檢查工作情況和當年財政監督工作計劃;研究學習新近財政監督熱點及重點內容;交流工作經驗及建議。此外,每年還圍繞當前社會重點、熱點、焦點問題,采取會議培訓和考察培訓相結合的辦法,確保財政監督員能有效履行職責,維護全市財政經濟秩序。
李軍來自黃山市紀委,自2010年以來,他已經擔任兩屆財政監督員。這一特殊職務賦予他四項義務:宣傳財政法律、法規及政策制度;對財政工作進行監督,并獨立客觀地作出意見;向財政部門反映政策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參與財政部門組織的財政監督檢查和財政資金績效評價,為財政部門加強財政管理、財政監督和績效評價工作及時提供信息。與此相對應,他還享有三項權利:對財政各項制度及相關執行情況的知情權;對財政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參加業務知識的學習、研討和交流活動。憑著在財政監督工作中的良好表現,2011年他和另外四名來自不同單位的財政監督員一起,獲得了年度優秀財政監督員的表彰。
如今,從工作需要和行業覆蓋統籌考慮,財政監督員已由第一屆的11人擴大到第二屆的16人,涵蓋市紀委、市審計局、市物價局、市人社局、市民建、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林業局、市衛生局、黃山風景區管委會、黃山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市住建委、市社科聯、市招管局、市工商局等多個市直單位。這些業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財政監督員充分履行監督職責,積極宣傳財政法律法規,參加財政監督檢查、財政資金績效評價、民生工程督查等活動,提出了大量富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為全面推進全市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維護財經秩序、服務經濟發展發揮了良好作用。
隨著計算機、數據庫、網絡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被監督單位在管理手段、信息存儲等方面發生了本質的變化,這些對財政監督的對象、范圍、線索以及監督程序造成很大影響,傳統的以審查紙質賬目為基本手段的監督工作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環境的要求。身處信息化快速發展的社會環境中,迫切需要財政監督機構改變傳統的監督方式,運用信息化手段,使監督工作人員從繁瑣的數字運算、法規查證中解放出來。
早在2001年,黃山市就開始了財政信息化建設,相繼建立了會計集中核算系統、非稅征管系統、國庫集中支付系統、財政專項資金核算系統。從黃山市的實際情況來看,充分利用現有的信息資源,由財政局相關科室及二級單位為財政監督局預留終端,并授權綜合查詢功能,成為改善財政監督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途徑。
如何從信息系統的海量信息中尋找風險隱患或疑點?黃山市財政監督實踐證明,抓住重點檢查內容和重點檢查單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重點檢查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單位銀行存款、暫付款(其他應收款)、商品和服務支出;重點檢查單位,主要是專項資金數量大、年度預算超支、理財環境不佳、人事復雜的部門及單位。在網上檢查發現問題后,及時作出記錄,定期匯總歸類,然后根據問題的性質,依照相關的法律法規,分別作出處理,追回財政資金。
黃山市財政監督檢查局自2010年以來,在會計信息質量檢查活動中充分利用“財政部門會計信息質量檢查軟件”對已實施會計電算化單位進行會計信息質量檢查。在檢查過程中,使用該軟件,能一次性從被檢查單位獲取完整的財務核算信息,包括財務數據、財務報表和業務數據。在確定可能存在問題憑證的前提下,調閱被檢查單位記賬憑證,利用數碼相機對問題憑證及其附件進行現場掃描、生成word文檔、再打印,被檢查單位蓋章確認,固定檢查證據,充分發揮該軟件檢查功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黃山市黟縣實行網上檢查以后,有兩個案例讓劉一雄印象深刻。2009年,檢查人員通過網上檢查,發現某單位的財務經辦人本人暫付款余額9.8萬元,且有6萬元為上年借款,數額大、借款時間長。以此為線索,檢查人員對這一問題進行追查。在會計核算中心核實了解情況后,將此情況反饋給該單位,并協助單位追查問題產生的原因。經過詢問財務經辦人、檢查單位的會計原始資料,發現該單位財務經辦人挪用公款6萬元用于營利性活動,構成挪用公款罪,后移送司法機關立案查處。第二個案例是在網上檢查某農口單位時,發現該單位欠財政周轉金19.4萬元。于是將該單位列入2009年度的會計信息質量重點檢查單位。經檢查核實,發現該單位把支援農口企業的周轉金收回后,存入本單位賬戶,未及時歸還財政。在調查核實的基礎上,財政監督檢查局作出了追繳財政支農周轉金的決定,并如期收回,歸還財政。
實踐中,黃山市財政監督部門充分感受到了財政監督信息化手段的快捷便利。通過財政信息技術監督功能,不僅及時跟蹤財政資金的去向,發現單位財務管理中的漏洞,前移了監督關口,并且節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降低行政成本,達到了良好監督效果。
2012年,黃山市財政局下發了《黃山市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五項制度》。五項制度包括主要領導負責制、專題會議制度、專題報告制度、監督聯絡員制度、成果利用制度。對于財政內部監督工作來說,這五項制度的出臺無疑給監督檢查工作又添了一層保障。
主要領導負責制。即本級財政部門主要負責人對內部監督檢查工作負總責,分管領導負直接責任,局屬部門單位負責人負具體責任。財政部門主要負責人負責主持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專題會議;特殊情況不能到會,可以委托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主持;定期聽取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專題匯報,協調解決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局屬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是內部監督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本部門單位的內部控制制度建設、日常監督工作開展和協調解決預算管理或業務往來單位延伸檢查的有關問題。

鄉鎮財政干部培訓班授課現場
專題會議制度。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專題會議的目的是研究制定年度內部監督檢查計劃和重點;反映內部監督檢查情況,研究處理意見和管理建議,通報整改落實情況;研究決定其他重大工作事項。專題會議分定期和不定期兩種形式。定期會議每年召開兩次,時間安排在每年年初和年末。不定期會議根據專項檢查及內部監督工作開展情況召開。
專題報告制度。專題報告的主要內容是對內部監督檢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分析、歸納、總結,并提出建議。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工作專題報告以“財政監督專報”的形式(與對外專項檢查報告進行區別),直接報送本級財政部門主要領導審閱批示。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工作“財政監督專報”經主要領導審閱批示后,由財政監督機構協作分管局長落實。
監督聯絡員制度。這里所說的監督聯絡員,是指由本級財政所屬部門單位正式人員兼任的,在財政監督機構指導下開展監督檢查工作的人員。財政監督聯絡員主要職責:負責貫徹落實財政監督法規制度,參與制定本部門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和監督機制,組織實施日常監督工作;負責本部門單位業務稽核、政策解釋和業務解答工作;負責向監督檢查局報送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的部門預算(包括調整和決算),專項資金分配方案、專項資金管理規定、內部控制制度等政策性文件,填報有關財政監督檢查工作的統計報表;負責準備和提供內部監督檢查工作所需文件,賬表、憑證等財政財務資料,具體協調本部門預算管理單位或本單位業務往來單位的情況核實和延伸檢查工作;負責配合財政監督檢查局開展專項檢查、財政監督法規政策和檢查工作業務培訓;負責定期向財政監督檢查局匯報本部門單位內部控制制度建設和日常監督工作開展情況。按照制度規定,財政監督聯絡員由局屬部門單位推薦,分管局長審批,財政監督檢查局注冊備案。
成果利用制度。內部監督成果包括專題會議研究決定的處理意見、管理建議和整改措施等。局屬部門單位在收到內部監督檢查結論和處理意見后30日內,將整改情況書面報告分管領導,并抄送財政監督機構;分管領導和財政監督機構簽署意見后,報本級財政部門主要負責人審閱。本級財政部門采取措施,將局屬部門單位整改落實情況,作為預算安排、編制調整、資金撥付監督管理,廉政建設和先進評比的重要參考內容,以此提升監督檢查成果利用水平。
五項制度的出臺也得到了黃山市領導的高度肯定。黃山市委常委、紀委書記汪學致在《黃山市財政部門內部監督檢查五項制度》上作出重要批示:“市財政局這個內部監督檢查五項制度很好,說明財政部門高度重視反腐倡廉建設。關鍵是要抓監督防范,內部監管不嚴,勢必會出問題。望堅持下去,抓出成效,防止出現問題。”在黃山市財政監督檢查局2013年工作計劃中,我們看到,“建立規范性的財政內部監督檢查和考核制度”已排上工作日程,內部監督工作朝著“抓出成效”的目標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