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本刊記者 祝文琪
經過50 余年的拼搏、積累,上海光明荷斯坦牧業有限公司迎來了奶牛單產年年突破,養牛效益節節攀升的良好局面。2013年10月30日~11月1日,光明荷斯坦牧業有限公司召開了以“厚積薄發,跨越十噸”為主題的第十四屆上海光明荷斯坦牧業論壇,與全國養牛人、政府領導、行業精英、權威媒體等400 余名參會代表共同分享上海光明荷斯坦牧業有限公司在追求單產跨越十噸道路上的經驗和成績,共話新時期的“養牛經”。
每一個養牛人都有一個十噸夢。奶牛單產10 噸是一個臺階,更是一個坐標。中國奶業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谷繼承在致辭中肯定了“厚積薄發,跨越十噸”的會議主題。他認為,我國奶業經過長時間經驗的積累,已經到了大力推廣的時候。上海光明荷斯坦牧業有限公司奶牛單產如能跨越十噸,對于我國奶業將是一個帶動,希望上海光明荷斯坦牧業有限公司能夠繼續摸索經驗,為我國奶牛育種和南方抗熱應激的研究作出進一步的貢獻。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業有限公司成立50 多年來,不斷學習,不斷改變,不斷超越自己,在2013年上海夏季氣溫創百年新高之際,預計年平均單產將突破9.7 噸,且全公司目前基本消滅了牧場單產9 噸以下的情況,正可謂是厚積薄發。談到“跨越十噸”,上海光明荷斯坦牧業有限公司黃黎明總經理講到,“10 噸”只是一個數字,重要的是我們在跨越的過程中要有實實在在的改變,如種質、營養等,尤其是對優質粗飼料和精飼料的研究,不僅要解決飼料投入的問題,還要解決其吸收、消化和利用的問題。上海光明荷斯坦牧場管理部總經理袁耀明也就這一問題做了題目為“厚積薄發,跨越十噸” 的演講,介紹了光明荷斯坦不斷前進和突破的經驗;上海奶牛育種中心劉光磊總經理結合具體實例對上海奶牛育種中心的優勢進行了客觀的分析。無論從上海光明荷斯坦的經驗還是優勢來看,在追求跨越十噸單產的道路上,都蘊含著光明荷斯坦技術的創新和工作的艱辛。除成績外,黃黎明總經理也認識到企業自身和國外存在的差距,并表示在未來的2~3 年內,爭取讓公司規模化牧場的養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奶牛養殖并不是一件孤立的工作,它是一項系統工程,要養好奶牛,需要熟悉這項工程的每一環節。此次論壇邀請了多位專家從不同角度,如形勢分析、疾病防控、飼料營養等對奶牛養殖這項工程進行了較深入的解析。
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李勝利就我國奶業形勢進行了分析,目前,我國出現奶荒,東北、華北一些地區奶源競爭加劇。為獲得更高的原料奶收購價格,“奶販子”和“自殘奶”的現象又有出現,如此下去,很難保證奶源市場不會失控,規范奶源市場應得到重視;“千里不運糧,百里不運草”,遠距離調奶是不正常的,不僅增加了成本,還會引起質量問題。國內養殖成本上升,奶牛存欄下降,牛肉價格上漲,氣候以及國際貿易形勢等都是導致奶價上漲的因素。原料奶的價格持續上漲到一定程度,其價格與價值背離,從長遠看并不是好事,是不正常現象。由于國內奶價升高,國外牛奶在中國市場的售價低于國產牛奶,致使很多消費者開始選購國外牛奶,對國產乳制品特別是液態奶將造成沖擊,因此有專家建議中國政府應該采取措施保護液態奶。
2013年,我國標準化養殖將繼續推進,而在建設大規模牧場的時候,必須清楚考慮到以下幾點:一、大規模牧場的發展必須與土地配套,以保證能夠解決青貯和環保問題;二、進行糞污處理時,要考慮到土地對氮的消納能力,可以在奶牛飼養的源頭降低氮的排出;三、在進行牧場建設的同時要考慮到疫情爆發的善后工作和人才的培養問題;四、大力推廣苜蓿青貯的使用,形成全株玉米青貯和苜蓿青貯的黃金搭檔。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黃黎明(右)接受本刊記者祝文琪(左)采訪
上海希迪奶牛場場長金德華表達了奶農的心聲,他說,世界上沒有土地養牛的國家只有中國,中國土地資源非常緊缺,但是養牛,是不能缺少土地的,因為有了土地,才能解決糞污處理問題,才能保證優質的青貯飼料。要想擁有優質的青貯飼料,除了要有土地外,還要有大型青貯收割設備。上海希迪奶牛場擁有德國大型CLASS青貯收割設備,青貯制作期間每天以500 噸的速度收割青貯,一個星期便可將工作完成。此外,一個牧場的效益情況不但依靠管理,還要依靠飼料的質量,上海希迪奶牛場一年收三茬飼料,一茬是青貯麥子,兩茬是玉米,用這些作為“當家料”,有力地保證了奶牛的飼養水平。
目前,牧場的經營管理普遍存在以下難點:一是勞動力緊缺。二是牛場的通病——環保問題,希迪奶牛場現在是將牛糞和污水經1 800 立方米的發酵罐處理后還田。三是奶牛疫病問題,牧場對奶牛疫病的控制難度比較大,往往當獸醫發現疫病時已經控制不住了;牛場“兩病”得不到凈化,口蹄疫病毒也一直處在變異中,這些都深深困擾著養牛人。另外,養牛裝備也要升級換代,應該用自動化裝置,提高勞動效率,提高產品質量。我們應該不斷努力,以達到甚至超過歐美先進水平。
諾偉司研發中心經理王艷明就如何保證奶牛躺臥時間進行了講解,奶牛是靠血液大量流經乳腺而產奶的,奶牛在站立的時候,血液分布全身,影響其產奶量。據研究,躺臥時間每增加1 小時,奶牛的產奶量約增加1.68 千克,如果要保證高產就要增加躺臥時間。奶牛每天躺臥時間應該達到12~14 小時,但如果奶牛用于其它事情的時間較多,躺臥時間必然將減少。而躺臥率和躺臥時間也并沒有直接關系,躺臥率高并不能保證奶牛躺臥時間長。增加躺臥時間最關鍵的因素在于臥床,而臥床設計要根據牛來決定,所以觀察牛是怎樣站立起來的就顯得尤為重要。奶牛喜歡松軟、干燥的臥床,在床墊上添加足量而平整的墊料更有利于增加奶牛的躺臥時間,此外,要頻繁地維護臥床以免凹陷。研究表明,隨著凹陷的加深,奶牛的躺臥時間呈直線下降。有的牧場采用橡膠墊臥床,但當牛躺臥的時候,橡膠墊對牛的后肢摩擦很大,應在橡膠墊上鋪充足的墊料。同時,要控制適度的飼養密度和飲水空間,保證平均每15~20 頭牛1 個飲水槽,且要提高擠奶效率,減少擠奶時間以增加奶牛的躺臥時間。
除此之外,北京奶牛中心肖定漢研究員和上海正宏農牧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周國財董事長也分別就“奶牛代謝疾病的防治”和“奶牛TMR的技術要點”與參會代表進行了交流。更有來自丹麥的Henrik J?rgensen 先生帶來的精彩的“奶牛修蹄現場秀”,得到了現場觀眾的熱烈反響。
上海光明荷斯坦牧業論壇自2000年首次舉辦以來,始終關注我國奶業的發展,以奶業同仁的深入交流為立足點,在展示光明荷斯坦牧業有限公司所取得的成績的同時,分享了他們的成功經驗,不斷地促進了新技術成果的傳播和各方的合作,讓更多奶農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