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麗
(南京機電液壓工程研究中心,江蘇 南京 211106)
在當前采用的渦輪冷卻器產品中,其密封板組件以密封關鍵件形式為主,如圖1所示。該密封板1材料為硬鋁2A12-T4,內孔配合壓入澆鑄好巴氏合金的不銹鋼襯套2,屬于典型的盤狀薄壁零件,長徑比值最薄處達1:52,且尺寸和形位公差要求非常嚴,在加工過程中,零件極易產生變形。

圖1 渦輪冷卻器密封板組件
該密封板組件屬于典型的薄壁盤狀零件,設計圖紙要求內外圓同軸度不大于準0.005mm,內孔對大端面垂直度不大于準0.008mm,且尺寸精度高,要保證嚴格的形位公差和高精度尺寸要求,一次裝夾定位加工保證顯然非常困難。在工序的安排過程中必然會有多次裝夾產生,而這類薄型零件在普通裝夾狀態下極易產生變形,特別是左端大端面變形嚴重,因此,合理地裝夾定位就成了解決零件變形問題的關鍵所在。
毛坯選用棒料,采用先粗后精的工藝方案,制定總體流程大致如下:毛坯→粗車→時效→半精車→鉆孔及倒沉孔→研大端面→半精車→壓襯套→精車。
為了防止零件產生變形,在此采用了熱處理時效和多次車削加工相結合的方法,在密封板1內孔中通過過盈配合壓入澆鑄好巴氏合金的襯套2之后再進行最后的精車加工。精車之前尺寸和形位公差要求嚴的型面都留有適當的加工余量,內孔留有單邊0.4mm加工余量,大外圓留有單邊0.2mm余量,左端面留有0.3mm余量,且左端面經過研磨,要求平面度在0.012mm以內,內孔對左端面垂直度為準0.01mm。精車分三個工步進行,如圖2所示,粗實線表示此工步需加工的表面,裝夾定位用圖中簡化符號來表示。

圖2 密封板組件示意圖
為了有效地防止裝夾變形,充分利用該零件的結構特點,在精車工步1中,以左端大端面定位,以6處準4.3孔及沉孔上沉頭螺釘3將工件2緊固在端面定位盤1上,設計圖3所示的端面定位夾具。在之前的研磨工序中,研左端大端面平面度在0.012mm以內,做好該工步的端面定位基準,以左端面定位固定在端面定位盤1上來加工內孔。

圖3 端面定位夾具
在精車工步2中,考慮到不能直接裝夾工件外圓,只能利用工件結構中的孔來進行定位。以小端面和工步1已加工內孔定位,設計圖4所示的膨脹定位夾具來加工大端面,保證壁厚要求。膨脹芯軸3膨脹產生的裝夾力均勻地分布在工件的圓周上,以減少裝夾產生的工件變形,通過螺栓5將膨脹芯軸3和工件2、端面定位盤1緊固在一起,螺栓5既起到連接的作用,又提供了膨脹芯軸的膨脹力。膨脹芯軸3的結構如圖5所示。

圖4 膨脹定位夾具

圖5 膨脹芯軸結構
精車工步3與工步1裝夾方式相同,夾具圖如圖3所示,以工步2加工的大端面為準進行定位,將定位盤1用三爪夾在車床上,見光其端面,以消除夾具與機床之間的裝夾誤差,利用大端面定位,用6個沉頭螺釘緊固工件,在一次定位裝夾中完成大外圓、內孔的加工,以滿足內外圓同軸度不大于準0.005 mm和內孔對端面垂直度不大于準0.008mm的要求。
精車工序3個加工工步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該密封板組件固有的結構特點,大大減少了因裝夾產生的變形問題,而且精車工步1和3的裝夾方式也與該零組件在裝配后的工作狀態一致。
由于在實際生產中使用了這兩種專用的定位工裝夾具,經過多批次的生產實踐和三坐標測量儀的測量檢測,該零件尺寸均達到圖紙設計要求,形位公差的合格率達到90%以上,產品品質得到了可靠地保證,零件變形問題得到很好的控制,加工效率大大提高。
[1]陳宏鈞.《機械加工工藝裝備設計員手冊》[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蔡 蘭.《機械零件工藝性手冊》(第2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