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Ⅰ周家和
近日,閱讀了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的《“中國夢”學習讀本》。該書用通俗的文筆,敘述了實現“中國夢”和實現個人夢想的關系。
中國夢是中華民族的夢,也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夢。實現夢想要從現實起步,只有不斷讀書學習,才能提高實現夢想的本領。由此不禁聯想到自己的“追夢”過程。
1983 年即將邁入而立之年的我,事業上毫無建樹。小時侯常做當作家的夢,可當時卻連現代漢語基本語法都搞不清楚。是繼續空想,還是奮發向上,有所作為?懷著對知識的渴望,對夢想的追求,當年考入了貴州師范大學中文本科五年制函授班,擠上了以自學為主的輪渡船,揚起了讀書的風帆。
五年中有多少個星期天,多少個節假日,我都細細盤算,擠時間學習,不敢懈怠一日。赤日炎炎的夏季,我沒有被窗外鄰里的麻將聲、談笑聲所誘惑;朔風凜冽的寒冬,我沒有被溫暖的被窩所誘惑。已經記不清有多少個深夜在燈下苦讀,遇上考前復習期間,還要搭上幾個不眠之夜,第二天還得照樣上班。記得1986年元旦前夕,雪花飛舞,寒風刺骨,我患重感冒發高燒,妻子不讓我去參加面授學習。我說,明天早上函大請一位教授講古代漢語課,我非去聽不可。從家門口到火車站要走半個多小時山路,我穿著厚厚的大衣,背著書包、打著傘,在雪地里搖搖晃晃摔倒了好幾次。摔倒爬起來又繼續前行。就是這樣一步又一步, 我終于學完了大學本科24門統考課程,考試成績全部合格。

在漫漫人生道路中,讀書是照亮夢想的航標燈。(作者供圖)
曾經有人譏諷我:“一個食堂炊事員,還想拿什么文憑,異想天開。”也有人視我為“瘋子”、“ 傻子”,可我心里明白,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追夢”人,沒有五年自學生涯的酸苦辣,哪會有今天的甜?現在我能加入省作家協會,能在全國100多家大小報刊發表3000多篇作品,不正是五年苦讀的結果?
正如歐陽修所說,“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在漫漫人生道路中,讀書是照亮夢想的航標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