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勝林,楊 浩,李小唐,王東良
(1.蘭州理工大學體育部,甘肅 蘭州 730050;2.甘肅省體育科學研究所,甘肅 蘭州 730050)
人口老齡化是全球性趨勢,世界衛生組織提倡全社會(包括老年人自己)都應該為“健康的老齡化(healthy aging)”和“積極的老齡化(active aging)”主客觀互動地作出貢獻,以謀求更多老年人健康幸福地安度生命的余年[1]。因此,關注中老年人的健康,推遲社會老齡化進程,成為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有學者對長期參加體育鍛煉的40名中老年人研究發現,他們的機體發病率很低,心肺功能退行性變化推遲10~20年,說明體育鍛煉對中老年人的健康及老齡化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
2012年5 月28 日,“運動結合藥物對糖尿病患者康復干預研究”課題組在蘭州市東方紅廣場進行了糖尿病康復干預講座,并在現場采用測量法及問卷調查法對150名參與講座的中老年人進行國民體質指標及血糖指標等測試,同時對他們的體育鍛煉行為進行問卷調查,現報告如下。
研究對象為150名參與講座的中老年人,調查中有效填寫問卷者共115人,其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s)

表1 調查對象基本情況(±s)
性別 n 年齡(歲) 身高(cm) 體重(kg)男女526360.81±7.8961.22±8.59168.13±4.73157.21±4.7471.81±1.3360.10±7.74
1.2.1 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中老年人身體機能及體質健康的文獻資料。
1.2.2 測量法 采用國民體質健康測試儀器(身高、體重測試儀、肺活量測試儀)血壓計及血糖儀等。按《國民體質健康狀況調查研究工作手冊》的要求與規定嚴格實施測量,測試前進行校準。
1.2.3 問卷調查法 對150名參與講座的中老年人進行現場問卷調查,發放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15份,有效回收率為76.67%。
1.2.4 統計學方法 全部數據采用SPSS 12.0軟件處理,結果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所得數據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表示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表示存在極顯著性差異。
2.1.1 安靜狀態下脈搏 安靜狀態下脈搏(心率)是心臟周期性機械活動的頻率,安靜時心率的變化有明顯的個體差異,健康成年人的正常心率為60~80b/min[2]。安靜時脈搏的頻率、深淺、強弱及其他特征,可以作為檢查和評價心血管系統機能狀況、診斷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可以說,脈搏是衡量體質強弱的一項常用機能指標。具體測量結果見表2。
表2 115名中老年人安靜狀態下脈搏測量結果(±s,b/min)

表2 115名中老年人安靜狀態下脈搏測量結果(±s,b/min)
性別 安靜時脈搏(心率)男女72.81±9.1576.83±9.13
表2顯示,52名男性中老年人安靜時脈搏數為(72.81±9.15)b/min,63名女性中老年人安靜時脈搏數為 (76.83±9.13)b/min,女性高于男性,與正常健康成年人的心率比較,處于正常水平,建議其在日常生活中堅持體育鍛煉(如跑步、游泳、爬山等),保持良好的心肺功能。
2.1.2 血壓 血壓通常以肱動脈血壓測量值為準。正常情況下,晨起臥床血壓較為穩定。若安靜時收縮壓升高20%左右,并持續兩天以上,可能是身體機能下降或過度疲勞的表現。具體測量結果見表3。
表3 115名中老年人血壓測量結果(±s,mmHg)

表3 115名中老年人血壓測量結果(±s,mmHg)
注:* 表示與正常值比較,P<0.05;** 表示與正常值比較,P<0.01
性別 舒張壓 收縮壓男女103.81±14.92*104.17±12.89*149.44±22.67**149.11±19.31**
中老年人正常血壓范圍與健康成年人(收縮壓130~139mmHg,舒張壓85~89mmHg)基本相同。表3顯示,115名中老年人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高于正常值(P<0.01或P<0.05)。血壓過高使心室射血時遇到的阻力增加,致使心肌負荷加重,給中老年人的健康帶來危害。因此,建議中老年人注意自身血壓的變化,及時采取服用藥物結合運動的保健方式。
2.1.3 血糖 正常人血糖濃度相對穩定,飯后血糖可以暫時升高,但不超過180mg/d l,空腹血糖值比較恒定,正常值為70~110mg/d l(3.90~6.10mmol/L)。空腹血糖值高于 7.00mmol/L(126mg/d l)診斷為糖尿病[3]。具體測量結果見表4。
表4 115名中老年人空腹血糖值測量結果(±s,mmol/L)

表4 115名中老年人空腹血糖值測量結果(±s,mmol/L)
注:* 表示與正常值比較 P<0.01
性別 血糖男女9.32±2.76*7.42±1.70*
表4顯示,52名男性中老年人空腹血糖值為(9.32±2.76)mmol/L,63名女性中老人空腹血糖值為(7.42±1.70)mmol/L。與正常值(3.9~6.1mmol/L)比較,男女性中老年人空腹血糖值均較高,且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高血糖是糖尿病的前兆,持續的高血糖可引起微血管甚至大血管病變,使患者的循環系統出現不同程度的異常,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中老年人要特別關注自身血糖變化,定期進行血糖檢測,積極預防高血糖。2.1.4肺活量 肺活量是衡量身體素質、檢測生命體征的一個重要指標。隨著年齡的增長,肺活量開始下降,研究表明:同年齡段的中老年人,肺活量越大,身體越健康,壽命越長。具體測量結果見表5。
表 5 115名中老年人肺活量測量結果(±s,ml)

表 5 115名中老年人肺活量測量結果(±s,ml)
性別肺活量男女2555.56±468.041932.72±284.17
表 5顯示,52名男性中老年人肺活量為(2555.56±468.04)ml,63名女性中老年人肺活量為(1932.72±284.17)ml,與我國國民體質健康評價標準[4(]見表6)比較,52名男性中老年人肺活量指標為2分,處于不良狀態;而63名女性中老年人肺活量指標為3分,說明女性中老年人的肺活量處于健康水平。

表6 我國國民(55~59歲)體質健康指標肺活量評價標準(ml)
2.2.1 體育鍛煉動機 動機是人類一切行為的動力源泉,是直接推動個體進行活動的內部動力,包括個體的意圖、愿望、沖動或企圖達到的目標等[5]。具體調查結果見表7。

表7 115名中老年人體育鍛煉動機調查結果(%)
表7顯示,增強體質、防治疾病是男女性中老年人參加體育活動最重要的動機。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機能逐漸衰退,各種疾病伴隨而來,為了延緩身體機能衰退,祛病健身,參加體育鍛煉成為中老年人的首要選擇。另外,醫療費用的不斷增加,加大了老年人的生活開支和生活負擔,因此增強體質、防治疾病是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
2.2.2 體育鍛煉項目及鍛煉場地(見表8、9) 表8顯示,男性中老年人進行體育鍛煉的項目主要以健步走為主,其后分別為太極拳、健身氣功、球類和其他運動項目;女性中老年人進行體育鍛煉的項目主要以太極拳、健身氣功、健身秧歌為主,其后依次為健步走、球類、其他運動項目,且男女性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6]。

表8 115名中老年人體育鍛煉項目調查結果(%)

表9 115名中老年人體育鍛煉場地調查結果(%)
表9顯示,中老年人進行體育鍛煉大多選擇在城市花園廣場和全民健身長廊(分別占48.15%和27.23%),之后依次為社區街道老年活動中心、體育場館和其他場所。主要原因為:首先,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使經濟、文化、生態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各類花園廣場免費向市民開放,成為公共活動區域。這些場地面積大,參與鍛煉的人數多,有體育活動氛圍,能吸引更多的中老年人去鍛煉;其次,我國體育產業(體育彩票)等的蓬勃發展,使政府有更多的財力在城市的空閑地帶建立體育健身長廊,各類科學的全民健身器材適合不同年齡、不同體質的中老年人個性化地參與體育鍛煉。受空間環境、人口密度、收費等因素的影響,社區街道老年活動中心、體育場館等場所并不受中老年人的青睞。
(1)此次調查結果顯示,115名中老年人安靜時脈搏處于正常水平;收縮壓和舒張壓均高于正常值;空腹血糖值均高于正常值,且與正常值之間存在顯著性差異(P<0.01);男性中老年人的肺活量指標明顯處于不良水平,女性中老年人的肺活量指標處于良好水平。
(2)調查結果顯示,中老年人進行體育鍛煉的主要動機是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和消遣娛樂、排遣煩惱;采取的體育鍛煉項目依次為健步走、太極拳、健身氣功、健身秧歌、球類;體育鍛煉的場地主要選擇在花園廣場、全民健身長廊、社區街道老年活動中心和體育場館。
(1)中老年人應明確體育鍛煉的目的,選擇適宜的運動場地及運動項目(如健身走、太極拳、門球、老年健身操、秧歌等),并合理安排運動強度和運動量。
(2)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和合理的睡眠時間。
(3)對定期健康體檢有足夠的認識,通過體檢,可以全面評估自身健康狀況,聽取醫生的建議,采取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1]范曉清.老年健康指導手冊[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4.
[2]王東良,張勝林,劉學志.移動人體科學實驗室建設與應用[M].蘭州:甘肅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3]薛桂月,陳青云,李霞,等.糖尿病量化運動處方的制定和實施[J].體育科技,2009(4):45-54.
[4]江崇民,于道中,季成葉,等.《國民體質測定標準》的研制[J].體育科學,2004(3):1-5.
[5]全國體育學院教材委員會.運動心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4.
[6]張勝林.蘭州市冬季空氣環境對人體健康的影響[J].職業與健康,2007,22(23):2082-2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