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晶瑩, 鐘燦球, 俞守華, 林純穎
(華南農業大學 a.公共管理學院,b.信息學院,廣東廣州510642)
隨著政府、組織和企業對實踐型人才需求的增加,高校對公共管理類專業培養學生的目標也相應地提高。然而,目前我國公共管理類專業教育普遍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問題。為此,本文就公共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情景模擬教學法進行探討,以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專業模擬聽證會為實證,按照教學過程設計模型的分析、設計、開發、實施、評估五個階段對模擬聽證會的情景教學活動進行了全面設計,并針對該校模擬聽證會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教學活動的優化策略和相關建議。情景模擬教學是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理解、吸收以及提高學生溝通、獨立思考和判斷能力的有效方法[1-9],針對公共管理類專業現有的情景模擬教學活動進行設計與優化具有較強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本文采用的是學者閆章薈對公共管理類專業情景模擬教學活動做出的定義[10]:即通過營造貼近公共部門實際工作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場景,讓學生在場景中模擬進行實踐活動,從而使學生達到身臨其境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實務操作能力的教學活動。
研究中涉及的相關理論基礎主要包括情境學習理論、教學系統理論和ADDIE教學過程設計模型。其中,情境學習理論強調:學習的核心是參與真實的實踐[11-13]。而教學系統的基本體系則是由主體(教師和學生)和客體(教學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要素)兩部分構成。ADDIE教學過程設計模型是綜合其它教學設計模型基礎上所提煉出來的通用教學過程設計模型,該模型以教學目標和教學問題為首位,體現教學活動的線性過程[14],見圖1。

圖1 ADDIE教學過程設計模型
由于學生是參與情景模擬教學活動的主體,從學生角色出發,以模擬聽證會活動為研究對象,結合ADDIE教學過程設計模型,采用半結構訪談、參與式觀察和文件調閱等方法對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專業模擬聽證會進行實證研究,并針對公共管理專業的特點,開展情景模擬教學活動的設計。其中,半結構訪談的訪談對象是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師和公共管理學院2009級和2010級本科生,通過逐項提問一系列關于情景模擬教學和模擬聽證會的結構性問題,獲取教師與學生對情景模擬教學活動的看法與認知。
2.1.1 定性指標體系
結合教學過程設計模型,本研究將定性資料的分析對象分為教師和學生兩部分,并分別確定其定性分析指標,如表1所示。
2.1.2 資料編碼
編碼是分析定性研究資料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在定性資料分析指標的基礎上采用軸心式編碼方法對訪談資料進行處理,其分析過程包括確定編碼、初始編碼和再編碼三個主要階段。先根據資料具有意義的內容確定相應的編碼,并將其初始編碼定為:1=教學目標,2=學生能力需求,3=教學活動形式,4=教學活動流程,5=培訓和指導,6=活動開展和實施,7=學生的評價,8=老師的評價。再編碼后,在初始編碼的基礎上,結合ADDIE教學過程設計模型將其歸成以下六大類:A=個人情況,B=分析階段(1和2),C=設計階段(3和4),D=開發階段(5),E=實施階段(6),F=評估階段(7和8)。

表1 定性分析指標體系
2.2.1 分析階段
分析階段是整個情景模擬教學活動設計階段的首要環節,要了解學習者需求、確定教學目標和分析現有資源。學習者需求分析須確定學習者需具備的技能以及希望通過參加活動學到的技能;教學目標分析是指學習者通過參與該活動后達到的目標;資源分析是分析可利用的時間資源、物質資源和教師資源等。
針對學生需求的分析,被訪談的13名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學生普遍認為畢業后若從事公共管理類的職業,一般需具備一些基本的能力和知識要求,按詞頻分析法統計結果見圖2所示。

圖2 公共管理專業學生職業能力需求的詞頻統計
由圖2可知,公共管理專業學生普遍認為自己最需要提高的是溝通能力。此外,有不少學生還表示自己在公共管理素養方面是較欠缺的,但尚未有較好提高自身公共素養的方法。因此,在設計模擬聽證會活動時,須將活動內容與以上學生需求的能力和知識相掛鉤。
在資源分析方面,開展模擬聽證會活動需要一定的硬件和軟件資源支持。其中硬件資源包括組織、教學基礎設施、多媒體設備和圖書館文獻資料等;軟件資源包括經費、時間和行政支持等。在軟件資源方面,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擁有較強的師資力量,現有教師90余人,教授13人,副教授28人,還聘請了10多位的知名專家學者為兼職教授,這樣的師資力量足以為專業教學活動的開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并且該學院每年還會撥給一定的經費用于專業教學活動的開展,整個教學活動時間大概持續兩個月左右,這些資源是保證模擬聽證會能夠順利開展的基礎。
2.2.2 設計階段
設計階段是在前期分析的基礎上,根據教學活動對象的能力和需求、時間要求、可利用資源等確定情景模擬教學活動的主要內容和流程,并制定活動實施計劃方案。
在訪談過程中,學生認為在模擬聽證會中會涉及到所學的一些專業課程,頻數最高的是公共管理學,其次是公共政策學,接下來是公共事業管理學等,這些課程大多是大三的專業課程,故該活動的參加對象應定位于高年級學生,也可安排低年級學生在活動中扮演普通百姓、學生等一些基本角色。
基于現實政府聽證會,并結合公共管理專業學生需求和活動對象,本研究對模擬聽證會的實施流程和時間安排進行設計,見圖3。整個教學活動將安排在60天內完成,各階段可根據具體情況做相應的調整。

圖3 模擬聽證會教學活動實施流程
2.2.3 開發階段
開發階段根據設計階段的實施流程,對每項活動的具體內容和形式進行開發。在模擬聽證會中,需要重點開發的活動包括:聽證議題選取方式,初選產生聽證代表的方式以及活動培訓具體內容等。
選擇聽證議題時,須將學生自主選題與教師指導選題相結合,選擇中性的、非敏感性的議題較佳[15]。而模擬聽證會一般是采用學生個人報名的方式來選出水平較高的聽證代表。本研究認為可有三種方式產生聽證代表:提交聽證角色代表的調研報告、公務員申論筆試和角色代表發言稿筆試。模擬聽證會是專業性非常強的教學活動,須對學生開展相關培訓和活動指導,建議教師給學生開展公共管理素養培訓和聽證會的案例分析等培訓指導。
2.2.4 實施階段
正式的模擬聽證會流程見圖4。在實際開展過程中,可加入相關的創新性元素,如在模擬聽證會正式開始前增加議題引入環節,以及辯論環節與現場觀眾互動等,增加聽眾的吸引力、參與性和活動的觀賞性。

圖4 模擬聽證會正式程序
2.2.5 總結和評估階段
該階段主要是由教師和相關專家評委根據學生在模擬聽證會教學活動中設計、開發、實施等過程的表現情況進行詳細點評,指出存在的問題和給予選手相應的鼓勵。教師在活動結束后還要評估和檢驗學生參加該活動后的學習效果,并與教學目的相比較看是否達到了既定目標。
模擬聽證會教學活動自2004年第一屆起,至今已成功舉辦了九屆。然而近年來該活動對學生群體的吸引力逐年下降,不僅該專業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而且評委和嘉賓也普遍認為該活動的模擬真實度不高。模擬聽證會雖處在不斷完善和創新之中,但專業教師和學生仍覺得突破不夠,故本研究通過深入訪談近兩屆參與活動組織工作或活動現場的學生,對活動現存問題歸納總結,以便為下一屆教學活動的開展指明方向與思路。
(1)缺乏戰略管理。對專業活動戰略管理是指需要明確活動的目標、定位、品牌文化和價值。但現階段模擬聽證會活動卻不能很好地展現出所在專業的品牌文化、價值和個性,甚至是學術積淀和成果。
(2)選題與學生的聯系不夠密切。華南農業大學公共管理專業模擬聽證會的主題確定一直由學生自主選題和教師指導選題相結合來決定的,但近三屆聽證會的選題由于與學生的聯系不夠密切,與專業知識聯系度不高等原因,導致學生在模擬聽證會中沒有太多的觀點和看法。
(3)校內影響力和普及性不大。據調查,大多學生對模擬聽證會的認識僅停留在表面,對聽證會的程序和本質特征并不了解,這與該活動的宣傳不到位有一定的關系,特別是活動忽略了對高年級學生的宣傳。
(4)初選聽證代表環節未能達到預期效果。近兩屆的模擬聽證會加大了初選環節的內容,在提高聽證代表質量的同時,也浪費過多時間、人力、資金資源,并且初賽和復賽議題存在重復,降低了學生的參賽熱情。
此外,還存在對報名者和參賽選手開展的培訓內容不夠,聽證會模擬真實度不高,評獎機制不完善,缺少跟觀眾互動,學院對活動的經費支持力度不足等問題。
通過對模擬聽證會教學活動實證分析研究,對優化和改善該項教學活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明確模擬聽證會的定位。應將模擬聽證會定位為公共管理專業學生的一次專業素質和風采展示活動,激發學生和教師積極參與到模擬聽證會的籌辦和準備中去,打造出高水平和高標準的專業教學活動。
(2)賦予模擬聽證會品牌文化、價值與個性。可將公共政策分析、社會調查方法、管理定量分析等專業技能作為公共管理專業的核心競爭優勢和品牌個性,賦予模擬聽證會特有的專業品牌文化、價值與個性。
(3)促使模擬聽證會品牌有效傳播。模擬聽證會教學活動的宣傳對象定位應以高年級學生為主,要通過公關、海報、微博、微信等社會媒體和網絡媒體營銷方式開展宣傳。
(4)改革活動不合理的機制。在初賽和復賽的選拔環節,盡量引入能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去分析問題的考核方式。在正式聽證階段,要強化質疑提問環節,避免代表事先按劇本進行排練,逐步完善活動的評獎機制。
(5)加大教師的指導力度。教師應將自己定位為引導者和指導者,除了把好聽證會的選題關和加強對學生公共管理素養的培訓外,還應開展針對模擬聽證會教學活動特點的專題講座。
(6)優化活動的時間和資金管理。將模擬聽證會教學活動安排視為一個項目,以最少時間、資金、人力資源花費實現活動最佳效率為目標,運用網絡計劃技術對教學活動的時間安排和資金管理做出優化。
本文從情境學習理論、教學系統理論和ADDIE教學設計模型出發,以學生為主體,對公共管理專業情景模擬教學活動中的模擬聽證會進行了全面的設計。通過對華南農業大學模擬聽證會的實證調查分析發現,該項教學活動由于缺乏戰略管理、選拔聽證代表質量欠佳等而導致了該活動在學生群體中的吸引力逐年下降。為提高該教學活動的質量需要明確模擬聽證會活動的定位,賦予模擬聽證會品牌文化、價值與個性,促使模擬聽證會品牌有效傳播,改革活動不合理的機制,加大教師的指導力度等。通過模擬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知識的運用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1] Yao C L.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Research for Auto Sales Course[M].BERLIN:SPRINGER-VERLAG BERLIN,2012:117,387-391.
[2] 吳曉鋒,母天學.論模擬聽證會在公共政策實踐教學中的運用[J].教學研究,2010(4):56-59.
[3] 鄒 瓊.情景模擬教學在《組織行為學》課程中的應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8(1):133-134.
[4] 李 瑋.情景模擬教學法對管理學教學的啟示[J].教育探索,2008(7):63-64.
[5] 劉雪明.情景模擬法在公共政策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評論,2011(1):94-96.
[6] 呂貴珍.情景模擬實訓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新校園(理論版),2012(1):52.
[7] 嚴 偉.淺析情境模擬教學法在管理專業的實踐應用[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0(3):139-140.
[8] 鄒 瓊.情景模擬教學在《組織行為學》課程中的應用[J].理工高教研究,2008(1):133-134.
[9] 陳學權.模擬法庭實驗教學方法新探[J].中國大學教學,2012,(8):86-89.
[10] 閆章薈.公共管理專業情境模擬教學模式設計及應用[J].中國電力教育,2012(20):37-38.
[11] 凌政通.運用情景模擬教學培養中職生實踐能力的研究和實踐[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1.
[12] 費佳煜.財務情景綜合模擬實驗教學系統研究[D].沈陽:東北大學,2007.
[13] 羅美玲.模擬法庭教學方法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11.
[14] 皮連生.教學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5-18.
[15] 呂云濤.模擬聽證會:行政管理專業實踐教學的新平臺[J].延邊黨校學報,2012(4):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