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瑞華
廉政之根在基層
——觀話劇《木匠村官》有感
□文 / 李瑞華
我曾見過這樣的村干部,他們堅韌樂觀,經營著幾十戶小村的日子,做老百姓的主心骨、管事人。或許,他們永遠是小人物;或許,他們只是任期短短的一屆村官,但他們身上閃現的樸實卻深深打動了我。基于此,我的筆下誕生了“木匠村官”李八億,他是我見過的眾多村官的一個“合成人”,像這個像那個,更像我心里那個最尊重的農民大哥。可以說,他是我理想的濃縮,也可以說,他就是生活在我們身邊的那個普通村官。
——《木匠村官》編劇、作家李銘
《木匠村官》這部戲創作于2010年,到2012年全國巡演開始,期間多次修改,變化很大,可以說日臻完善,是遼寧人民藝術劇院10年后對于農村題材戲劇創作的回歸。
恒河子村要選新村官,鄉親們決定讓村里最老實的木匠李八億來當這個村官。
李八億上任就遇到了一連串解決不了的棘手事:三禿子開飯店拼命抬高物價做假賬,前任村委會在飯店消費了7.8萬元的糊涂賬,三禿子要李八億“有償”還上欠款;老舅做豆腐為生,小本買賣架不住村委會賒欠,也來找李八億報銷白條子。
李大結巴競選村官失敗,一門心思開始大搞封建迷信活動推銷自己的香紙。龍王爺廟會,他沒有想到李八億會不張羅操辦,與李八億起了爭端。豆腐老舅這次也失算了,他以為村委會一定會在廟會上買豆腐,于是做了15板豆腐。得知村委會不搞封建迷信的時候,老舅開始窮追猛打不依不饒。李八億不忍心,只好自己掏腰包買了這些豆腐。
大白菜豐收,急于做出成就來的劉助理盲目學習別處的經驗,受多方利益驅使要在恒河子操辦“白菜節”。李八億覺得勞民傷財,劉助理拿上級領導施壓。萬般無奈之下,李八億在“白菜節”召開之前吃了半瓶瀉藥躲避“白菜節”。
在外出考察別的村致富經驗的過程中,劉助理轉變了觀念,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他和李八億冰釋前嫌,老支書給把舵,李八億開始放心搞生產。
白菜出現了滯銷現象,李八億從新聞中得知韓國大白菜減產嚴重,于是在網上聯系客戶,在鄉黨委和鄉政府的共同努力下,經縣里招商,韓國客商來恒河子辦綠色食品加工廠。為了適應新農村的建設步伐,上級領導協調高速公路從恒河子村前經過,特意開設了高速路口。
李八億就這樣用自己的土辦法和小聰明,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抵擋住了腐敗之風。他用善良和正義戰勝了腐敗,贏得了老百姓的口碑,恒河子村在李八億的帶領下開始了致富奔小康的征程。



這部話劇演兩個小時,演的事就那么幾件,卻濃縮了許多值得學習的亮點,深層次挖掘了廉政教育意義。其實,廉政離生活并不遙遠,就在人們的衣食住行中,在每一個人的言行舉動里。
當前農村處在社會大轉型時期,經過30年的發展,農民更需求一種公平公正的利益所得。社會矛盾的復雜性和農村干部教育的艱難性結合在一起了。
新時代的農村正處在從農耕文化向工業文化的轉化,從農村向城鎮化的轉化,所以說農業的現代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而村干部是農村基層的精英,是廣大農村群眾的主心骨、當家人、領路人,是基層各種問題的直接面對者和處理者,也是廉政的奠基石。只有提升他們,抓好村干部隊伍的建設,才是抓到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點子上。
假如村村都有一個李八億,生活的美好,社會的安定,老百姓還能沒盼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