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艱難轉型

縣城全景
柳林縣,一個偏于山西省呂梁山脈一隅的小縣,地處黃河東岸,與陜北隔河相望,總面積1288平方公里,轄8鎮7鄉257個行政村,總人口33.6萬人。
今天的縣城所在地柳林鎮,興于明、盛于清,為山西省歷史文化名鎮。柳林盤子、傘頭秧歌、柳林碗團、柳林剪紙等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
在近十年的時間里,柳林從一個國家級貧困縣、財政補貼縣,一躍成為山西排名第二、呂梁第一位的經濟強縣。2012年,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完成280.2億元,財政總收入完成86.35億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15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30元,成功躋身2012年度全國最具投資潛力和最具區域帶動力中小城市百強縣行列。
然而耀眼的不僅僅是經濟數字,數字背后所承載的政治分量更值得探究。與全國一樣,這十年既是柳林經濟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社會矛盾遭遇期、產業轉型期。
發展經濟的終極目標,是為一方百姓謀福祉。柳林是典型的山區、老區、資源富區、發展新區。發展的矛盾、利益的沖突、民生的安置等等這一切問題的解決,柳林的執政者所秉持的就是兩個字——善政,柳林縣委縣政府的一切努力,都體現了以人為本的執政情懷。
當黨的十八大再次將“科學發展觀”、“和諧社會”、“改善民生”提高到一個新的層面時,在柳林,《西部大開發》雜志記者看到的是一個縣域如何成為這些理論的實踐者,并最終成為受益者的演變過程。
柳林無論是“以煤為基、多元發展”的戰略轉型,“1+2”發展模式,還是舉全力構建富裕家園、綠色家園、幸福家園,對柳林來說不僅僅是一種機遇,更是一種挑戰。在整體跨入“三晉一流、全國百強”的宏偉藍圖道路上,柳林將會迎來新一輪的快速增長期,實現新的轉型跨越發展。
(周勵)
□策劃 衛思宇 執行 周 勵 張倫 劉建
□本期協辦單位 山西省改革創新研究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