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明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佛山 528000)
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臨床特點分析
梁明
(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人民醫院 佛山 528000)
骨密度;骨質疏松;臨床特點
骨質疏松癥為引起中老年骨折的主要原因,屬于中老年人群中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近年來的調查結果顯示,由于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骨質疏松的發生率也呈逐年增加趨勢[1]。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骨質疏松患者的臨床資料,探討骨質疏松發生的影響因素。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1年3月~2012年10月期間我院住院治療的骨質疏松臨床患者90例,其中男 29例,女 61例,年齡 20~79歲,平均(61.5±14.2)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衛生組織(WHO)的骨質疏松癥的診斷標準。
1.2 骨質疏松診斷標準 以中國原發性骨質疏松癥防治指南(2011年)的診斷標準為依據。骨量正常:T值>- 1;骨量減少:T值在-1~-2.5之間;骨質疏松:T值≤-2.5[2]。
1.3 方法
1.3.1 研究方法 檢測患者骨密度,分別根據不同年齡段和性別分組,比較各組間骨密度的差別。
1.3.2 檢測方法 使用美國HOLOGIC雙能X線骨密度測量儀測定患者腰椎和髖部骨密度。測定部位包括腰椎L1~4、雙股骨頸、大轉子及Wards區骨密度。
1.4 統計學處理 檢測結果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數據采用(±S)表示,計數資料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 90例患者中,男29例(32.22%),女61例(67.78%),女性患者多于男性(P<0.05)。根據年齡段分組,20~30歲組 6例(6.67%),31~40歲組 9例(10.00%),41~50歲組 22例(24.44%),51~60歲組31例(34.44%),>60歲組 22例(24.44%),51~60歲組所占比例最高(P<0.05)。
2.2 不同年齡段組患者骨密度的比較 隨著患者年齡的增加,骨密度不斷降低,進一步行骨密度和年齡的相關分析,發現骨密度和年齡呈負相關。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段受試者骨密度變化情況統計 (±S) g/cm2

表1 不同年齡段受試者骨密度變化情況統計 (±S) g/cm2
注:與 20-30 歲比較,#P<0.05,差異顯著。
年齡 n 腰椎L1~4 雙股骨頸 大轉子 Wards區20-30 6 0.9475±0.0179 0.6236±0.01032 0.6627±0.01141 0.6865±0.01082 31-40 9 0.9291±0.01432#0.7091±0.01243#0.6463±0.01024#0.6676±0.01065#41-50 22 0.8778±0.09814#0.6927±0.01167#0.6309±0.01153#0.6559±0.01126#51-60 31 0.8129±0.01821#0.6813±0.01087#0.6239±0.01064#0.6428±0.01075#>60 22 0.7815±0.01746#0.6663±0.01172#0.6036±0.01027#0.6229±0.01285#
2.3 不同性別組患者骨密度的比較 女性組骨密度低于男性組(P<0.05)。見表2。
表2 不同性別組的骨密度比較 (±S) g/cm2

表2 不同性別組的骨密度比較 (±S) g/cm2
性別 n 腰椎L1~4 雙股骨頸 大轉子 Wards區男性 29 0.8871±0.08714 0.6877±0.01257 0.6312±0.01153 0.6648±0.01216女性 61 0.7765±0.01751 0.6651±0.01264 0.6146±0.01147 0.6319±0.01375 P值 <0.05 <0.05 <0.05 <0.05
研究表明,骨質疏松癥的主要臨床特征為骨量降低,骨的微結構破壞,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3]。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絕經后婦女骨質疏松的發生率在25%~75%之間,其中15%~20%的患者出現脊柱壓縮性骨折[4]。而多數發生脊柱壓縮性骨折的患者無明顯癥狀,但增加了再次骨折的發生率。因此臨床上應對骨質疏松癥給予高度的重視[5]。
本研究對90例臨床確診為骨質疏松癥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對比分析了不同年齡段和不同性別患者骨密度的結果,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加,骨密度不斷降低,且女性患者的骨密度較男性患者低。因此在今后的臨床工作中,對高危人群展開骨密度檢測,早期發現骨密度的下降和骨質疏松具有重要意義,早期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降低骨質疏松性骨折的發生。
[1]李永忠,陳治卿,陳健.廈門地區正常人群DEXA骨密度測定分析[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09,20(7):101-103
[2]H S,Weynand L S,Fqukner K G,孟迅吾.中國大陸地區婦女骨質疏松篩選工具探討[J].中國修復重建外科雜志,2007,20(1):39
[3]艾桂萍,羅玲,高德芹,等.骨代謝生化指標與老年男性骨質疏松癥關系的探討[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9,24(6):362-364
[4]陳超,邢學農,陳若平,等.合肥地區1 162例正常人群骨密度的分析研究[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8,14(6):419-420
[5]郭慶升,孫國強,張世斌,等.應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對遼寧地區正常人群骨密度的流行病學調查[J].中國骨質疏松雜志,2009,8(2):107-109
R58
B
10.3969/j.issn.1671-4040.2013.05.002
201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