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讀者梁喜問:由于工作原因,我常年在外流動,交黨費比較困難。請問黨員能否預交全年黨費?
本刊編輯部答:黨員不能一次預交全年黨費。黨員按時交納黨費,是黨員的義務,這不僅是為了在經濟上為黨提供必要的活動經費,更重要的是通過交納黨費,使每個黨員增強黨的組織觀念,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應該盡力去為黨工作。按月交納黨費,有利于起到經常提醒黨員增強組織觀念的作用。所以黨員不應該為了省事一次預交全年黨費,黨組織也不應該預收。你如果常年不在家,交黨費確實有困難,可以請人代交。也可以采取其他方法交納黨費,還可以將黨的組織關系轉到你居所相對固定地方的黨組織。
晉中讀者楊全林問:黨章規定年南十八歲才能加入黨組織,我想申請入黨,但我還不夠十八歲。請問為什么要規定入黨的年齡限制?
本刊編輯部答:黨章規定年滿十八歲為入黨的年齡限制,是因為一般說來,一個人到了十八周歲才算成年,才能有比較確定的政治判斷力,才有能力確立自己的政治信仰和終身志向。同時,黨章規定申請入黨的人必須是具有中國國籍的公民,必須是工人、農民、軍人、知識分子和其他革命分子,因為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政黨,它以消滅階級、消除兩極分化、實現共產主義的社會制度為目的。不允許剝削分子入黨,是馬克思主義建黨的基本原則之一。
大同讀者葛春花問:發展黨員是黨內的事情,為什么還要向黨外群眾征求意見?
本刊編輯部答:發展黨員除經過黨的支部和上級黨組織審批外,還應征求黨內外群眾的意見。這樣做,有助于黨組織更準確地掌握黨員標準,保證新發展的黨員質量,也有助于防止發展黨員工作中的不正之風,避免不具備黨員條件的人混進黨內來。
晉中讀者梁羽生問:我的父親已經去世,母親不識字,她想立份遺囑把房子留給我哥哥。請問遺囑怎么立?
本刊編輯部答:遺囑分為口頭、自書及代書幾種方式,如果不識字的人需要代書,必須至少有兩個與遺囑沒有利害關系的人在場。如果想讓遺囑更具法律效力,建議到公證處公證,或到律師事務所由律師做見證。但不管哪種形式,都必須至少有兩個沒有利害關系的人做見證。
臨汾讀者李全章問:去年我在城中村租了5畝地搞養殖,且簽了一份租期為30年的合同,但是合同中沒確定若國家征用土地該如何處理。今年初,政府修路要占其中的3畝土地,村里卻不承認這份合同了,說由于國家征用土地,合同要自動終止,剩下的兩畝土地也不能繼續租了。請問國家征用土地,土地租賃人可以獲得經濟補償嗎?
本刊編輯部答:不管是國家征用土地,還是其他形式的占用土地,土地所有人和使用人都該得到補償。你是租賃方,在合同沒有到期的情況下享有土地的使用權;土地被征用,你們就有權利獲得經濟補償。
大同讀者徐艷艷問:我有一位朋友,在和男友相處一段時間后被協迫結婚,現在剛過了一個月,她想離婚,但男方不同意。她怎樣才能解除這段婚姻關系?此外,男方在外面還欠了債務,我朋友是否也得承擔這些債務?
本刊編輯部答:你的朋友可向法院提起離婚訴訟。如果她有證據證明結婚并非她本意,而是被脅迫結婚的話,他們的婚姻就違反了《婚姻法》,婚姻關系可到原發證機關(民政局)申請解除。至于債務問題,若這些錢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支出,你的朋友有責任承擔;反之,就屬于男方個人債務,你的朋友可以不承擔。
運城讀者張成勝問:我在一個企業做臨時工已快11年了,由于年齡越來越大,現在不想干了,聽說國家政策規定,解除勞動合同,可享受一定補償金。請問臨時工與企業解除勞動合同可否享受經濟補償?
本刊編輯部答:國家《勞動合同法》規定,用人單位與勞動者解除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終止后,用人單位應當按照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按照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工資標準為該勞動者最近12個月的平均工資。如果平均工資達不到當地(指所在縣市)最低工資標準,則按當地最低工資標準計發。
太原讀者楊能萬問:我們雖然能全額領取工資,但是總要拖一段時間,最多時要拖一兩個月。請問下個月支付上個月的工資,是不是故意拖欠工人工資?
本刊編輯部答: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下個月支付勞動者上個月工資是實踐中絕大多數用人單位的做法,也是符合交易習慣的,勞動合同中約定下個月某日支付上個月工資是可以的。所謂的拖欠工資,是指用人單位無正當理由超過規定付薪時間未支付勞動者工資。用人單位在約定的下個月某日支付勞動者工資,不能算拖欠工資行為。但是需注意:約定的工資支付日不得超過支付周期期滿后第七日;用人單位因故不能在約定的工資支付日支付工資的,可以延長五日;因生產經營困難,需延長五日以上的,應當征得本單位工會或者員工本人書面同意,但最長不得超過十五日。
忻州讀者趙長龍問:前不久,我為單位送貨途中被摩托車撞傷。老板幫我付了部分醫藥費就不管我了,讓我去找肇事者。我想讓老板幫我支付醫療費,并享受工傷待遇,可聽說程序很復雜,如果要主張這些權利,要經過哪些程序?
本刊編輯部答:勞動爭議案須經過勞動爭議仲裁前置程序。申請勞動爭議仲裁的時效為一年,即當事人應在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內提出申請。當事人提出申請后,仲裁委員會將在60日內作出仲裁裁決。當事人對仲裁裁決不服的,可自收到裁決書起15日內向法院提起訴訟。一方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不起訴又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當事人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根據《工傷保險條例》規定,你在提起勞動爭議仲裁前,應向勞動保障行政部門申請工傷認定及傷殘等級鑒定。工傷認定申請應在事故傷害發生之日起一年內提出。
太原讀者趙新城問:我持有的駕照為B2駕照,請問大車駕照是不是改成了一年一審?
本刊編輯部答:所謂大型車輛駕照,是指 A類(A1、A2、A3)和 B類(B1、B2)共計五種駕照,在以往,為了保證大車駕駛人遵紀守法,且不會因身體原因導致交通事故,我國規定大車駕照必須每兩年參加一次審驗,同時隨審驗提交駕駛人本人身體條件證明,以檢查是否有違法記錄尚未消除,及身體條件是否適合駕駛大型車輛。前不久在公安部公布的123號令中,大車駕照兩年一審制度被取消,新規定為:持有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駕駛證(依次為A1、A2、A3、B1、B2),應當在每個記分周期結束后30日內到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接受審驗。但在一個記分周期內沒有記分記錄的,免于本記分周期審驗。上述條文雖然將大車駕照的審驗期從兩年縮短到一年,但如果沒有記分記錄的,可以免于審驗,且不必再提交體檢表。
陽泉讀者吉新平問:14歲以下的兒童可不可以坐汽車副駕駛位置?
本刊編輯部答:法律對副駕駛乘坐人的年齡沒有作出具體規定。從安全角度考慮,交巡警部門建議兒童不要乘坐前排副駕駛位置。五歲以下兒童乘車,建議在汽車后排安裝兒童安全座椅。
忻州讀者白學軍問:我是一名勞務派遣員工,去年底因國外發生動亂,我們與勞務公司解除了合同。請問勞務公司派遣的員工,在勞動合同解除時,經濟補償金如何計算?
本刊編輯部答:專業勞務公司派遣員工,解除勞動合同時經濟補償金的計發基數,按勞務公司確認或承諾的工資收入確定;派遣員工月工資收入無法認定的,其經濟補償金計發基數,按解除勞動合同時政府公布的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