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皓
國務院國資委主任王勇在全國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提及“重慶市屬國有工商企業一半實現整體上市或主體上市”。對此,重慶市國資委主任崔堅謙虛地說:“各地有各地的優勢,我們立足于重慶發展,無法跟別人比較。我們做過一些探索,始終堅持國有企業整體上市,作為國企改革的重點。這些事都是扎扎實實去做的,一點都不會驕傲。”
重慶把整體上市作為深化國企改革的基本路徑,期望以此嘗試,收到三個效果:一是通過多元股東的推動和上市公司的監管要求,使國有企業真正實現轉機建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二是通過引入證監會、交易所、事務所、投資者等多個監管方,將目前國資委對企業從保值增值角度的單一監管,轉變為多位一體的市場化監管,實現監管創新;三是通過上市前的改造和上市中的各種準備,引入資金、管理、技術等,規范企業管理,實現資源市場化配置。這項嘗試從2008年全面啟動以來,共推動了七戶國有企業實現整體上市。目前,重慶市國有或國有控股的上市企業已達到12家,無一家ST公司。重慶市將力爭通過幾年的努力,推動所有適宜上市的企業全部上市。
對于社會上一些要求國有企業退出充分競爭領域的聲音,崔堅進行了反駁:“國有企業整體上講,應該發展成市場經濟獨立、完整、能夠自我完善、適應競爭環境的市場經濟主體。和其他經濟主體一樣,適應了就不應該退出?!?/p>
崔堅談到,推進整體上市只是嘗試的一部分。此外,重慶國企在央地合作、引入民營企業、創新方面的嘗試都可圈可點。重慶市國資委組織了四輪央企入渝活動。2012年5月,王勇主任親率118家央企主要負責同志赴渝,簽約72個項目、落地450億元,解決了關系重慶未來發展的一系列問題。目前,市國資委管理的企業資產中,非公權益比重由十年前的26%提高到46%,利用民營企業機制活、市場敏感度高、創新積極性強等優勢倒逼國有企業改革,激發了重慶國企改革的內生動力。
崔堅表示,今后要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多下工夫。目前,重慶正在重點做實八件大事:
一是提速推進第二輪融資50億元,幫扶“兩翼”16個區縣和萬州區、潼南縣的特色園區建設工作。
二是積極支持微型企業發展。全市將投入10億元,發展約10萬戶微型企業,帶動約200萬人就業。
三是高效優質建設好公租房。
四是強力助推農村“三權”流通融通。
五是分類發揮國有企業的帶動力。
六是做大“第三財政”規模,充當好縮小“三大差距”、推動共同富裕的“資金源”。
七是當好縮小“三大差距”的表率。
八是探索解決改革遺留問題。
根據王勇提出的“大國資”理念,重慶正朝著“監管一盤棋、服務一盤棋、發展一盤棋”的方向抓緊推動。下一步,重慶將按照黨的十八大提出的新要求,著力調結構、轉方式,把發展真正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在國務院國資委的支持下,抓緊走出一條解決國有企業改革歷史遺留問題的新路子,按國務院國資委的統一部署,全面深化國資監管工作,著力增強監管的針對性、及時性、有效性、協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