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永

4月20日8:02,蘆山縣公安消防大隊。
馬萬龍正在盥洗室洗漱,吳小波在宿舍上網,周海尚在做出操前的準備。
這一天是星期六,出操時間比平常晚50分鐘,定于8:10。
突然,馬萬龍身體不由自主晃了一下,他怔了怔,接著更劇烈地又晃了起來。踉蹌中,眼前的世界也都在劇烈晃動。
在吳小波眼前,電腦也開始跟隨著整個屋子急劇搖晃。
他們趕緊往外跑。這時,大家都在往外跑,一些人在跑動時摔倒了。
周海尚經歷過汶川地震,他意識到,地震又來了。
消防大隊里所有人都急速往外沖。1分鐘后,20名官兵全跑了出來。這時,消防大樓還在搖晃,地基下沉了兩公分。
官兵們仍在驚魂未定,就有群眾跑到消防大院求援,說金花路有人被困,請求支援——地震發生后,蘆山縣通訊系統癱瘓,居民打不通電話,就干脆跑到消防大院求援,也有人跑到公安局報案。
隨后,110指揮系統用衛星電話與消防部門取得聯系,通報了他們接到的報案信息:蘆山縣城有三處急待救援,分別是金花路、職業學校和老縣政府所在地。
消防隊教導員周海尚把官兵分成三組,每組6人,分別奔赴三個現場:一組由班長馬萬龍帶領,去老縣政府;一組由參謀吳小波帶領,奔赴金花路;還有一組由周海尚自己帶隊,奔赴職業學校。
8:05,三輛消防車駛出了消防大院。
此時的蘆山縣城,一片倉皇。從室內逃出來的人們站在空地上,面面相覷,惶恐不安。
這是一個有著2300年歷史的古城,因為曾是三國名將姜維的封地,也被稱為姜城。在歷史上,它以茶馬古道和蜀漢糧倉聞名。如今,除了豐富的漢文化遺珠,它還是中國根雕文化的主要發源地。
蘆山北距汶川80多公里。蘆山地震與汶川地震的關系,是這次地震中的一個熱點話題,至今尚無定論。
馬萬龍這一組接到的任務,是去老縣政府救兩個老人。他們到現場的時間是8:13左右。他們發現,受困的除了兩位老人,還有一個小孩。這是一棟二層的樓房,樓梯和墻體已經垮塌,一位老人的胳膊被砸斷。
由于樓梯垮塌,馬萬龍和隊員在樓房的背面搭起了一個梯子,踹開門和窗,把三人背了下來。由于消防車太高,他們就近找了一輛人力三輪車,把三人送到了蘆山縣人民醫院。
接著,他們趕往清仁鄉。來自該鄉的報警信息說,當地有5個人被困,其中4人在同一棟樓內。樓體的一邊已經完全垮塌,另一邊則嚴重傾斜。樓內的4個人中,一人已經不幸身亡,另外3人被嚴重砸傷,行動困難。
馬萬龍和消防戰士們進入樓內,把4個人背了出來。當地醫院的小型救護車將3名傷者送往醫院,而死者則交給當地政府處理。
此時是上午9點左右。雅安消防支隊所屬的7個消防大隊已向蘆山集結。該支隊副支隊長周興義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雅安消防在這次地震中共出動了200多個隊員和23輛消防車。
在中國的各個城市,消防部門是110報警系統的組成部分。所有的報警信息到達110平臺后,有關救災方面的警情會轉到消防系統,這使得消防人員能在歷次災害中沖在最前方。
9:30左右,馬萬龍接到教導員周海尚的指令:支援金花路。
此時,由參謀吳小波率領的救援組已經在金花路作業了1個多小時。在這里,一名孕婦和一個小女孩被壓在廢墟中,一直沒辦法救出來。
這是一棟兩層的房子,已經全部塌陷。到達現場后,吳小波和隊員先要通過呼喊,確定被困者的位置。廢墟下隱約傳來一位女子的呼救聲和一個小孩的哭聲。吳小波判斷,這是位于二樓左側的一間臥室。地震發生時,這位女子拉著孩子往外跑,但快到門口時,被倒下來的墻體壓住難以動彈。
吳小波和隊員先是開始清理雜物,他們用手往外摳磚頭、水泥塊和家具碎塊。摳到3米遠時,看到了并排躺著的孕婦和孩子。她們被一塊長約1米的墻體壓著,孕婦只有頭和脖子露出來,孩子只露出一個頭和一只腳。孕婦的左腿被墻體死死壓住,右腿則被掉下來的墻體、磚塊和家具塊砸爛,露出的骨頭清晰可見。
這是一個難度很大的救援。因為操作的空間有限,消防的一些專業器材,比如液壓擴張器、頂桿、起重器都派不上用場,只能用千斤頂。但千斤頂能頂出的空間有限,很難把被困者拉出來。
一開始,所有的方案都是圍繞著千斤頂展開,希望能在上面的墻體與孕婦的身體之間頂出空隙,把孕婦拉出來。但他們發現,千斤頂頂住的空隙只夠拉出小女孩,對孕婦則無能為力。于是,他們就先把小女孩救了出來。
這個狹窄作業空間的上面,一塊預制板頭上高懸,一旦余震強烈,預制板掉下,操作的隊員就很可能被砸中。吳小波說,自己剛開始時確實擔心,但這種擔心,很快被施救不力的焦慮所代替。
營救的過程中,有一名隊員專門負責與孕婦對話,讓她保持斗志,保存體力,切勿昏睡。這位孕婦見到營救隊員后有些激動,后來情緒慢慢平緩。隊員讓周圍的民眾找來了一些糖鹽水,給她喂下去。由于里面空間狹窄,氧氣不足,隊員又叫來120為她輸液。
此時,加上趕來增援的馬萬龍一組,參與施救的隊員已經達到12個人。馬萬龍率領的隊員負責把孕婦附近的磚頭、石頭往外搬,塊頭較大的則用繩子往外拉。此間發生了兩次余震,孕婦情緒變得更緊張,隊員一直跟她說:“沒得問題,這么多人救你,你會出來的!”
采取了很多辦法卻不見效果,于是,有人想到了另一個角度:既然通過千斤頂頂不出足夠的空間,是否可以通過挖空孕婦的身下,找到足夠的空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