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發改委發展規劃處
發展規劃需要注入人地和諧、空間均衡、產城融合等新理念,需要集中力量研究城市空間布局、產業轉型升級、外來人口增長、生態環境保護等重大問題

發展規劃需要注入新理念。(1)人地和諧。以人為本,尊重自然。規劃工作要少一點人定勝天,多一點順其自然。
(2)空間均衡。一個區域的經濟增長、人口分布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協調。一方水土能夠養育多少人口,發展多大規模的經濟,發展什么適宜產業,是規劃工作的基本問題。
(3)陸海聯動。陸地國土開發與海洋國土開發相協調,沿海地區的人口、經濟規模與海洋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海洋開發不能走陸域開發“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4)產城融合。以城市為基礎承載產業空間和發展產業經濟,以產業為保障驅動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務配套,促進產業與城市互促共進。產業轉型與城市提質同步,制造業與服務業發展協調,就業、就學與宜居同城。
需要集中力量研究幾大問題。(1)城市空間布局。長期以來,在規劃工作中忽視了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布局,造成目前大中小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城市病”等弊端。要深入研究如何按照開放、集約、快捷、高效的目標,調整城市空間結構,科學、合理布局生活空間、生產空間和生態空間,優化資源要素配置,提高城市功能和綜合效益。
(2)產業轉型升級。改革開放30多年來浙江經濟的快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是承接了國際低端制造業的轉移,成為“制造業大省”和“世界工廠”。要深入研究如何遵循國際產業轉移的客觀規律,正確認識浙江經濟發展階段性變化,加快實施“四換三名”工程,打造浙江經濟“升級版”,不斷提高產業競爭力。
(3)外來人口增長。外來人口增長是當前發展規劃工作的重點和難點。今后一個時期外來人口還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的勢頭,與實現“四翻番”和“兩同步”,與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當地財政承受能力都直接相關。要深入研究外來人口的總量、結構、流向和素質,與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的相互關系,為發展規劃工作提供基礎和依據。
(4)生態環境保護。隨著浙江經濟社會的發展,資源約束、環境污染、生態退化等問題日益突出。要深入研究如何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的理念,推進主體功能區規劃的實施,發展適宜產業和生態產品,建立生態補償、獎懲和考核制度,營造“綠水、青山、藍天、碧?!钡拿篮眉覉@。
省市共同推進發展規劃工作。(1)研究關系長遠和全局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近期重點研究的課題:全球金融危機對浙江經濟發展的持續影響;積極培育節能環保、信息消費、健康產業等新興產業;在海洋開發中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等。
(2)編制跨行政區的區域規劃。如三門灣區域統籌發展規劃、浙東經濟合作區發展規劃、浙西南山區生態屏障建設規劃等。
(3)編制統籌部門、行業、專業的專項規劃。列入今年省級發展規劃編制計劃的專項計劃。要會同市縣把這類規劃編制和實施好。
(4)以戰略規劃帶動重大項目。按照先研究戰略規劃,再確定重大項目的工作思路,提出一批前瞻性、基礎性、共享性的重大建設項目,尤其是跨行政區的線性工程,切實做好項目前期工作。
(5)編制市縣主體功能區實施方案。在重點生態功能區中選擇若干縣開展試點,制定主體功能區建設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措施,通過轉型發展實現扶持欠發達地區與保護生態環境雙贏。
(6)建立全省發展規劃信息管理系統。在《浙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計劃系統》和《浙江省發展規劃地理信息應用平臺》的基礎上,進行系統整合和功能提升,并通過縱向網延伸至市縣,進一步完善全省發改系統信息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