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浙江省發改委交通運輸處
以“構建大網絡、建設大樞紐、搭建大平臺”為主要任務,全面推進浙江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現代化進程,全面提高運輸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近年來,浙江省交通運輸取得了長足發展,交通基礎設施規模不斷擴大,交通結構逐步優化,運輸能力大幅度增長,運輸服務質量和水平明顯改善,有效支撐了全省經濟和社會發展。但同時也應該看到,浙江省交通運輸網絡總體規模及運輸能力仍顯不足,各種運輸方式銜接不暢,綜合交通樞紐規劃建設滯后,運輸一體化服務系統尚未構成,不能有效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運輸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更高要求。以“國際化、一體化、快速化和智能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建設為目標,以“構建大網絡、建設大樞紐、搭建大平臺”為主要任務,全面推進浙江省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現代化進程,全面提高運輸能力和綜合競爭力。
構建“大網絡”。第一,國際運輸網絡。海上航運網絡將借助上海航運中心的優勢,重點加密近遠洋航線和提升航運能力;強化金融支撐和信息支撐,重點加快推進國際客運直達航線建設,增強浙江蕭山國際機場和寧波櫟社機場為骨干的機場群國際競爭力。
第二,省際交通網絡。重點加強浙江與上海、江蘇、安徽、江西和福建周邊省市的聯系,重點發展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和沿海水運,積極發展管道運輸和內河水運,暢通省際出口,基本建成聯通全國的暢通骨干網絡。
第三,城際交通網絡。優先發展城際快速軌道,加強省域中心城市間和城市群內網絡銜接。重點建設覆蓋省內各地級城市的快速城際網絡。鼓勵發展市郊鐵路,加強都市區與衛星城鎮間快捷通勤交通網的建設。重點推進市郊鐵路建設;重點建設公共交通網絡,提高公交有效覆蓋。
第四,城市交通網絡。全面提高公共交通線網密度和站點覆蓋率,重點提升城市客運公共化水平。重點加強城市靜態交通系統需求管理和建設,實現“靜態交通管理”與“動態交通結構”的協調發展。
第五,城鄉交通網絡。重點加強小城市、中心鎮公路網建設;加強通行政村公路全部油路(或水泥路)化,加強農村客運站場建設;加強陸島碼頭、客運站、連接線公路及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陸島交通碼頭與公路的有效對接。
建設“大樞紐”。第一,國際樞紐港。重點統籌發展港口基礎設施,重點完善集疏運網絡,建設內陸城市“無水港”,著力打造覆蓋全省、服務長三角、面向全國的集疏運網絡體系,增強綜合性國際樞紐港對“陸向”和“海向”腹地的輻射能力。
第二,亞太空港門戶。重點推進杭州、寧波、溫州機場擴能改造,加快嘉興、麗水機場新建和臺州、衢州機場遷建。加快基地通用機場、小型通用航空機場和直升機臨時起降點布局與建設。完善集疏運網絡,加強空港物流園和航空貨運基地建設,促進空港經濟和航空物流快速發展。
第三,城市換乘樞紐和物流中心。重點加強各樞紐間的銜接,建立和完善能力匹配的鐵路、公路等集疏運系統和城市配送系統,實現貨物運輸的無縫化銜接。
搭建“大平臺”。第一,加快建設綜合交通運輸信息平臺。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加強公眾出行信息服務系統建設,加快推進省域客運售票聯網和電子客票系統建設,加快運輸管理信息平臺建設。
第二,建設交通運輸技術裝備升級應用平臺。推進客運車輛結構升級和節能化進程,發展大型干散貨船、大型油輪、集裝箱船、滾裝船和液化氣船。推動使用綜合能源消耗低、排放小的運輸裝備。
第三,加快健全安全應急保障平臺。增強運輸安全保障能力,制定交通應急能力建設規劃,建立交通運輸應急預案和處置機制;加快安全救助系統建設,提高應急反應速度和救援成功率。建設應急保障隊伍,加強應急救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