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霞
(江蘇省無錫市雪浪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南泉分中心 江蘇 無錫 214000)
國際上認為,超過60歲的老年人群占國民總數的比例大于10%、超過65歲是老年人群占國民總數的比例大于7%,國家出現兩者其一都被稱作老齡化社會。2009年底統計:大于65歲的老年人群占國民總數的8.5%,達1.13億之多[1]。在我國,人口老齡化已不可避免,給我國老年人的護理工作帶來很大的挑戰。健康老齡化即在自然老化的情況下,采取一定的措施使生物性老化(身體機能受損)和社會性老化(社會參與能力退化)延遲發展[2-3]。健康老齡化不僅僅指老年人身體的健康,還應該包括提高老年人在生活質量,涵蓋了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兩個方面。健康老齡化的提出無論是對國民健康還是對社會發展都是意義重大[4]。我中心通過對4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加入社區護理綜合干預,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4月接受護理的老年糖尿病病人80例,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患者年齡結構為55~85歲,平均年齡為61歲;將80例病人隨機分為兩組,即干預組40例,對照組40例。對患者的年齡、病情、非藥物治療、性別和FBG、2hBG檢測結果進行比較,兩組比較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對比。
1.2 方法:對照組選擇使用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干預組以此為基礎,增加健康教育、藥物、飲食和運動等方法進行綜合性護理,具體措施如下:
1.2.1 緩解情緒:醫務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同時還要與患者聊聊心事,對患者要采取鼓勵的方式,多與患者溝通,通過心理輔導的方式緩解患者的情緒。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及時對患者不正確的心理狀態進行糾正。利用一些安靜的環境和舒緩的音樂協助醫務人員的護理工作,讓患者在一個相對放松的環境下接受治療以及護理。
1.2.2 加強教育: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同時還要對患者進行相關知識的教育,讓患者了解這類疾病的相關知識,并且教會患者使用一些常規的檢查和治療器械的使用方法,讓患者在醫務人員后再進行自檢,消除患者心理的疑慮,使患者從心理上得到放松。
1.2.3 家屬配合:在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的時也要請患者的家屬協助義務人員對患者進行護理,因為患者畢竟與其家屬熟悉,在進行相關心理護理時,其從內心里容易接受。要提醒患者的家屬,一定要在心理上給予患者充足的支持,另外還要與患者多談談心,與患者多散散步,通過交心的方式緩解患者心理上的壓力,從根本上消除患者的負面情緒[5]。
1.2.4 自我調整:護理人員針對不同心理狀態的患者要采取不同的護理方式,但是,在護理時自我調整卻是每一個患者都必須具備的,所謂求人不如求己。醫務人員要創造各種條件,讓患者排解心理的壓抑,例如:聽音樂、看電視、主動聊天等等,這些方法都可以使患者自己的身心得到放松,從而達到自我調整的目的。
1.3 統計學處理:選取SPSS16.0軟件包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選取資料用(±s)表示,采同X2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施干預后,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進行檢測后發現干預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如表1所示:
社區老年人護理即社會組織的力量為社區老年群體提供服務。社區護理的特點是老年人。為老年進行周到的護理服務是一項新興的社區服務工作,并且發展較快。社區護理工作著重根據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社會方面的需求,為老年人解決具體的軀體護理和心理護理方面問題,同時可以解決因為老齡化引起的醫療護理需求劇增等問題,意義重大。將治療、教育及康復三個方面合為一體進行考慮,在健康及預防方面均發揮作用。

表1 干預前后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均數±標準差(mmol/L)

表1 干預前后糖尿病患者血糖含量均數±標準差(mmol/L)
人口老齡化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所共同面臨的重大難題。以老年人身心健康為目標,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提高并保持老年人生存質量,實現我國人口的健康老齡化。在護理領域健康老齡化已經作為一項重要課題進行研究。在我國,護理人員的隊伍不斷發展壯大,醫療保健事業不斷進步,社區老年人的護理工作也將快速發展,我們應該大力開展適合老年人的社區護理工作,致力于改善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水平,實現老年人的健康老齡化。
本研究中,實施干預后,對兩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進行檢測后發現干預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因此,針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特質,采取有效的城市社區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糖尿病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臨床推廣。
[1] 黃艷君.社區老年護理現狀分析及對策[J].健康必讀-下旬刊,2012,(4)
[2] 張彩花,張紅秋,穆曉芳,等.社區糖尿病患者康復護理工作的探討[J].當代醫學,2010,(21):95
[3] 賴利英,崔國榮,劉珍媚.老年人社區護理探討[J].當代醫學,2010,(3):104-105
[4] 郭建華,寧艷華.銀川市市區4個社區老年人自我護理能力與社會支持的相關性分析[J].寧夏醫科大學學報,2013,(2):195-196
[5] 何靜.淺析社區老年人的居家護理和保健[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8):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