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進霞 馬英莉 劉 洋
(河南煤化焦作礦務局中央醫院心胸外科 河南 焦作 454150)
化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常用方法之一,經常通過口服、靜脈注射、靜滴、動脈灌注、膀胱灌注等多種方法給藥,其中靜脈給藥是最常用的方法。化療的藥物都具有細胞毒性,如果在用藥時發生外滲,就會對細胞周圍的組織造成損傷,給病人造成極大的痛苦。因此,要對外滲的藥物進行正確、及時的處理,避免血管周圍組織發生損傷,這就成為了臨床護理工作中最常見的難題之一。通過使用外敷硼酸對化療藥物外滲后做護理,觀察此種護理方法的成效。
1.1 對外敷硼酸在化療藥物外滲后的護理觀察選擇研究對象:在我院選擇300位化療患者進行實驗觀察,通過靜脈給藥治療的患者有267人,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觀察組133人,對照組134人,年齡為20~60歲之間,化療療程3~10次,患者化療后發生的藥物外滲面積為1*1~3*5cm2,化療藥物多數為紫杉醇、卡鉑、順鉑、吡柔吡星、環磷酰胺、5-Fu、阿霉素、更生霉素等。這些患者的年齡、性別、外滲部位、療程等經過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在統計學上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表現:研究對象之中,有5例在化療過程中發生藥物外滲,其中2例患者局部硬結,2例患者組織壞死潰瘍,1例患者局部組織紅腫疼痛,并表皮有破損。藥物外滲的比例是0.33%。容易在化療中導致外滲的藥物有表阿霉素、阿霉素、蓋諾、絲裂霉素等。
病人由于反復進行化療治療或年老體弱等原因,血管硬化或變脆,導致局部藥物在體內的濃度變大,于是容易發生外滲。在同一靜脈處反復穿刺,隨著穿刺次數的增多,穿刺孔也會增多,于是靜脈注射進入體內的化療藥物可能通過其他穿刺孔發生外滲現象。
1.3 治療與護理方法:發現藥物外滲后,要保持鎮靜,立即停止輸液。若病人滲漏不多,那么拔針后讓患者平臥,并進行安慰,對患者耐心解釋,以減輕患者的思想負擔和安撫患者的不安情緒;若外滲情況嚴重,也要立即停止輸液,并用原針頭及注射器強力回抽,最大程度地將局部外滲的殘留液體吸回,來減少外滲藥物在體內組織中的殘余情況。同時,使用硼酸外敷,在注射部位和腫脹部位使用點狀或環形封閉,將病情控制住,不讓其向外擴散。將外滲部位抬高,防止其擴散,安頓患者進行休息。在處理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觀察藥物外滲區域的變化情況,并針對不同的情況及時進行處理,以防外滲部位破潰、變黑、壞死。如果發生壞死現象,要用常規方法清理創口、換藥,若情況嚴重,要進行植皮手術,壞死后千萬不可以熱敷,否則會加重病情。
使用硼酸外敷過程中,用保鮮膜將其包裹住,每天外敷兩次,每次12個小時。外敷過程中,患者的外滲部位要保持清潔、干凈,不能負重或過度活動,抬高外滲部位便于血液回流。
1.4 觀察記錄:對患者進行為期一周的外敷硼酸護理,根據護理過程中患病部位的紅腫熱痛情況對治療效果進行記錄、評價和比較。
2.1 評價指標:對外敷硼酸在化療藥物外滲后的護理結果分為痊愈、顯效、無效三種情況。
痊愈:局部皮膚彈性恢復,無硬結、紅腫、疼痛等現象;顯效:無疼痛感或疼痛感減輕,無紅腫,局部可觸及硬結;無效:疼痛、腫脹、局部可觸及硬結范圍無明顯變化。其中(痊愈+顯效)/總例數=總有效率*100%。
2.2 入選標準
(1)符合化療藥物外滲的診斷標準;
(2)在護理過程中不采用試驗外的護理方法進行護理;
(3)能夠遵守護理方案,按時、按量進行治療,并簽注之情同意書。
2.3 剔除標準
(1)不符合化療藥物外滲標準的患者;
(2)護理過程中途退出的患者;
(3)在護理過程中采用了其他護理方法,對外敷硼酸護理效果造成影響的患者。
2.4 統計結果:經過為期一周的護理,對護理結果進行觀察,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的比較
3.1 化療時要選擇患者的前臂或血管較粗的靜脈進行注射,不要選擇關節處,關節處靠近肌腱、動脈和神經,可能導致損傷。對于無法進行普通靜脈注射的患者,要用深靜脈置管的方法,比如鎖骨下靜脈穿刺、股靜脈穿刺等,這種方法不但可以對靜脈條件較差的患者化療,也有效地預防了化療藥物的外滲。
3.2 進行藥物化療前先注射生理鹽水建立靜脈通道,患者沒有自覺癥狀即可注射化療藥物。聯合化療先注入腐蝕性強的藥物,再注射生理鹽水,最后注射普通藥物,可以防止因輸液時間過長而導致藥物外滲。
3.3 化療藥物外滲會感到疼痛,護士應在化療過程中經常詢問病人輸液部位是否感到疼痛,若有痛感或外滲現象,要立即停止輸液,并采用以上方法進行護理。
化療外滲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并發癥,若藥物滲透到血管外,很有可能引起組織血管炎癥而導致硬結壞死潰瘍等嚴重后果。化療藥物非特異性作用于腫瘤細胞,不但可以殺害腫瘤細胞,也可以殺害正常的機體細胞,干擾DNA和RNA的合成,導致造成對機體的損害。因此,醫護人員要認識到化療藥物造成的毒害作用,并提前向患者及其家屬指出化療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和可能出現的副作用,讓患者和家屬保持良好的心態對待化療并積極配合。對患者進行知識宣傳,講解化療藥物外滲的嚴重性,讓患者配合治療。化療過程中,要選擇彈性大、走向直、循環好的粗大靜脈靜脈穿刺,首先使用沒有配化療藥的液體靜滴,觀察以后再使用化療液體,并隨時對患者的情況進行觀察,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化療后要沖淡患者的化療藥物,使用0.9%的生理鹽水對患者進行靜脈注射。
化療藥物外滲會造成患者疼痛甚至致殘,所以護士要了解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從心底重視起化療,提高自身的護理水平,盡量避免化療藥物外滲。
[1] 邢徽徽.中藥外敷在化療藥物外滲中的作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3(26):199-200
[2] 宋秀麗.曹春蘭 藥物外敷治療化療藥物外滲的觀察與護理[J].臨床護理.2010(17):383
[3] 王黎紅.循證護理在化療藥物外滲護理中的應用[J].循證護理.2010(12):12
[4] 鄭美清.汪華萍.徐賽秀.楊利霞.何璐.修穆群 莫匹羅星聯合3%硼酸外敷治療PICC置管致靜脈炎31例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116-117
[5] 王曉冬.張忠云.周立媛 化療藥物外滲后的護理體會[J].牡丹江醫學院學報.2010(2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