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敦銳/編譯

波士頓輪廓
●在過去幾個世紀的歷史里,波士頓一直都是一個吸引思想家和有求知欲者的城市,這一特點在2月14至2月18號,即在第179屆AAAS年度大會會址——波士頓海力士會議中心——得以傳承。
最近科學界有一些令人震驚的發現,從全球氣候變化和諸如超級沙塵暴等極端天氣的關聯,到面部重建手術中的醫學進步,等等。這些話題都是這次世界上最大的綜合性科學大會的焦點。
一些其他的分會場議題如語音恢復、外太空探索、人機交互、更美味的番茄、不同膚色的演化過程,以及巨鯨的發現,也都是令人興奮的。
AAAS年度大會是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綜合科學會議,會議提供了免費的公眾報告,與家人一起動手實驗的機會,以及為注冊會員準備的一系列專題會議。AAAS大會上次在波士頓舉辦是在2008年,那一次大會吸引了來自56個國家包括981名新注冊會員在內的7590名與會者。
本次大會的與會者包括處于職業生涯初期的科學家、教師、家長和學生,共計約10 000人。
2月14日和15日兩天是免費的家庭科學日,16日至17日則是動手實驗日,此外還有排的滿滿的為初高中生準備的“與科學家見面”系列活動。
2013年的年度會議將有世界知名科學家關于科學技術與政治的最新認識的免費報告。這些科學家將與大家分享他們對未來發展方向的一些見解。
今年會議的主題是“科學的美麗和其所帶來的美好”,主旨是闡述自然世界的基本真理,但同時也會指出其在現實中的應用。會議的主題是由AAAS的主席、總統科學和技術顧問委員會成員威廉·H·普瑞斯(William H.Press)擬定的。會議主題的靈感是他受科學在創造經濟價值,解決社會問題以及滿足人類了解世界的好奇心所起到的“不合理的有效性”而啟發的。“不合理的有效性”這個詞是由物理學家尤金·魏格納創造的。
普瑞斯是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計算機科學與系統生物學的沃倫J.維奧拉、M.雷默教授(一種榮譽教授)。他在推進科學承擔國家政策的過程中扮演積極角色。
2013年AAAS會議的亮點是下列具有突破性的研究進展:
● 一種幫助中風患者恢復語言功能的創新性療法;
● 基于中國化石的新的恐龍假說;
● 探索謎一般看不見的暗物質;
● 改善未加工的水果蔬菜的味道;
● 針對癲癇患者的電子紋身技術;
● 來自火星漫步者的最新消息和正在進行的對另一個世界的搜索;
● 單細胞成像方法或創新的癌癥療法;
● 在厄瓜多爾發現的巨鯨和化石引發的新的思考;
● 一個專家小組關于氣候變化對天氣的影響的評估。
小學生、青少年、年輕人和家人一起參與的舞臺秀等家庭科技日活動,將讓民眾參與到科學活動中來。獲得參加家庭科技日的入場方式是去展覽大廳領取一個免費的徽章或者注冊成為會員。
在今年的家庭科技日,青少年可以挖掘古文物并鑒定年代,用含發光細菌的顏料繪畫,用黑莓制造太陽能電池,等等。參觀者將被邀請從日常物品中發掘納米科技的應用,動手做天氣實驗,參與氫燃料汽車比賽,操作水下機器人等。 同時他們還會遇到活蹦亂跳的動物以及酷酷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們。
今年的“與科學家見面舞臺秀”包括一場由科技博物館表演的科技奇幻,以及美國國家宇航局宇航員邁克爾·巴雷特(Michael Barrett)的關于人類外太空宇航的報告。此外,麻省大學的希拉·百達翡麗(Sheila Patek)做了世界上最快的動物的報告;波士頓大學的杰里米·德西瓦(Jeremy DeSilva)做了有關化石的報告;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的托德·科爾曼(Todd Coleman)講述了一種依附在皮膚上監視個人健康的電子紋身。
2013年的AAAS年度會議有許多世界知名學者的大會報告。報告內容涉及最近科學技術與政治關系的重要進展,以及這些學者對未來發展方向的見解。大會在2月14日下午6點整正式開幕,普瑞斯博士是大會的主席。他同時也是一位在計算機科學、基因技術、統計學、天體物理學和國際安全等方向的杰出研究者。普瑞斯博士目前的研究領域是生物信息學。
麻省理工學院的雪莉·特克報告的主題是 “機器人時代:當我們談論機器時我們忘記了什么?”特克是麻省理工學院的艾比·瑪斯教授,她研究的是在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科學技術的社會屬性。這場報告在2月15日下午5點整開始。
南森·米爾沃德(Nathan Myhrvold)是知識產權風險投資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和微軟公司前首席策略師兼首席技術官。他在2月16日下午5點做了主題為“現代主義美食:烹飪的藝術和科學”的大會報告。
2月17號下午5點,哈佛大學的克勞斯名譽教授羅伯特·基什內爾 (Robert Kirshner)做了主題為“加速的宇宙之美”的報告。基什內爾是一名研究超新星物理和觀測宇宙學的天體物理學家,也是高紅移超新星搜索隊的成員之一。 這個團隊通過觀測外星系的超新星來發現宇宙的加速,繼而證明暗能量的存在。
辛西婭·凱尼恩(Cynthia Kenyon)是一名分子生物學學家,她和她的團隊發現了單基因突變可以使C型蠕蟲的壽命延長兩倍,這一發現激發了科學家們開展從分子生物學角度對衰老問題的深入研究。
●相關鏈接●
美國科學促進會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AAAS,以下簡稱科促會)成立于184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學和工程學協會的聯合體,也是最大的非盈利性國際科技組織,下設21個專業分會,涉及的學科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現有265個分支機構和1000萬成員。其年會是科學界的重要聚會,近年來,每次年會都能吸引數千名科學家和上千名科學記者參加。美國科學促進會也是《科學》雜志的主辦者、出版者。《科學》雜志是世界發行量最大的具有同行評議的綜合科學刊物,讀者逾百萬。
科學促進會每年在24個領域選出研究成果卓越的學者。根據美國科學促進會2012年11月30日公布的2012年會士名單,其中有65名華裔入選新一屆會士,他們將在這次波士頓舉行的年會中獲得證書及象征杰出成就的藍金玫瑰獎章。今年入選的華裔學者來自中國、香港和美國的各大學和研究機構。 中國有3名學者分別在生命科學,農業、食品與再生資源以及電腦資訊等領域入選。他們是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徐偉明、浙江大學劉偉平(音譯)和香港科技大學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