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曉蕾/文
“先后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潭柘寺是北京市規模最大的寺廟,同時也是一處具有明清建筑風格的大型古建筑群。這里植被繁茂,古樹名花眾多,自然環境極為優美,早在清代,“潭柘十景和潭柘八寶”就已經名揚京華。
潭柘寺的山門坐北朝南,位于寺院的中軸線上,三間開,有三座門洞。山門即是佛寺的大門,因寺院多居于崇山峻嶺,最早的寺廟叫作“支提”,這是梵文的音譯,意思是“積聚”,指僧侶們修行時所住的石窟,在中國則稱為“石窟寺”,其大門稱為“山門”,以后的建筑性寺廟也延續了這種名稱。山門又稱為“三門”,因寺院的大門一般是三門并立,中間一座大門,兩旁各有一座小門,象征著佛教的“三解脫門”,即空門、無相門和無作門。凡俗之人出家為僧尼,稱作“遁入空門”,就是以寺院的山門作為佛門的標志。整座山門完全是磚石結構,未用一根梁柱,是一座“無梁殿”。

山門的頂上覆有青灰筒子瓦,單層房檐,四角掛有風鈴。在正中的門洞上方,鑲有一塊漢白玉雕龍橫匾,上面為清代康熙皇帝御筆親題的“敕建岫云禪寺”六個楷體金字。門洞外沿以及腰線都用漢白玉鑲嵌,并雕刻有各種花紋圖案,這種白色的裝飾使整座青灰色的建筑增加了亮色,使山門顯得堅固美觀。山門的兩側有院墻相連,墻為紅色,上覆藍色琉璃瓦,墻面上鑲嵌有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老先生書寫的“法輪常轉”和“佛曰增輝“八個菱形琉璃裝飾大字。
大雄寶殿是寺內最雄偉壯麗的建筑,為古建筑中最高等級的重檐廡殿式,木結構,面闊98尺,進深58尺,高71尺,五間開。殿頂覆以黃色琉璃瓦,下層檐為綠琉璃瓦剪邊,兩層檐角均掛有風鈴,上層為圓形,下層為方形,象征著“天圓地方”。一般敕建寺廟的大殿均用綠琉璃瓦覆頂,以鑲黃琉璃瓦棋盤心或用黃琉璃瓦剪邊來表示“敕建”,只有皇宮才可以用金黃琉璃瓦,而潭柘寺的大雄寶殿基本用的金黃琉璃瓦,僅在下層檐用了綠琉璃瓦剪邊,以示與皇家宮殿相區別,可見其地位之高。
大殿正面的上層檐下原掛有清代康熙皇帝手書“清靜莊嚴”的匾額,現今掛的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手書的“大雄寶殿”斗字金匾,門額上掛有乾隆皇帝手書“福海珠輪”的金字行龍戲珠橫匾。何謂“福海珠輪”呢?“福海”就是說:“佛可以給我們帶來福德、吉祥,可以使我們驅除煩惱、脫離苦海,達到極樂的世界。”在大殿頂上大脊的兩端,安放著一對巨大的琉璃鴟吻,為三樣十一拼正吻,高2.9米,僅比故宮太和殿上的正吻小0.5米,這在北京的古建筑中是相當大的,為民間之冠。鴟吻海口大張,銀牙凌翹,在其前后兩側各盤有一條“S”形的金龍,金龍為鮮亮的明黃色,鑲嵌在橙黃色的琉璃大吻上十分醒目。這對巨大的琉璃鴟吻是清代重修大殿時,仿照原來元代大吻的樣式燒制的,立于1692年,雖然已有300多年了,但至今仍色彩鮮明,完好如初。在北京地區所有的佛寺中,這是最大的,也是最精美的一對大吻,堪稱是潭柘寺的一絕。在鴟吻的兩側,各系有一條金光閃閃的鎖鏈,名叫“鍍金劍光吻帶”,是康熙皇帝的御賜之物,同時也是潭柘寺所特有的,這是除潭柘寺大雄寶殿之外,在其它地方是見不到的。
大殿的梁、棟、天花板上均繪有“金龍和璽”的圖案,這雖然是古建筑中最高等級的有極繪圖案,但一般敕建寺廟都可以用,但有一點卻是其它寺廟所無法相比的,大頂上用的是“井口天花”,這種形式的天花板只有在皇宮的正殿里才可以用,就連偏殿、配殿都不能使用,而潭柘寺的大雄寶殿卻有這種特權,這在中國所有的寺廟中也是極為特殊的。


大雄寶殿正中供奉著巨大的泥質漆金釋迦牟尼坐像。金蓮寶座之上,釋迦牟尼結跏趺坐,左手放在左腳上施“定印”,表示禪定,右手直伸下垂,施“觸地印”,表示釋迦牟尼在得道以前的一切功德,大地可以作證。在釋迦牟尼的坐像前侍立著迦葉和阿難二位尊者,兩側供奉的是大智文殊菩薩和大行普賢菩薩。在大殿的東西兩側供有的精美的漆金十八羅漢坐像。
潭柘寺的古樹中最著名的當屬這兩棵古老的銀杏樹,一棵名叫“帝王樹”,另一棵稱為“配王樹”。銀杏樹是古老的樹種,有植物活化石之稱。其葉子形似鴨掌,古稱“鴨掌樹”,因其果實“似小杏而核白”,從宋代改稱為銀杏樹,俗稱白果樹。又因其生長緩慢,樹齡極長,故而又稱為“公孫樹”。銀杏樹雌雄異珠,木質堅硬,其葉、果實均可入藥。
東側的帝王樹,高達40余米,直徑4米有余,要六七個人才能合抱,樹冠遮蔭面積600多平方米。此樹植于唐貞觀年間,至今已有1300多歲高齡了。相傳在清代乾隆年間,每有一代新皇帝繼位登基,就從此樹的根部長出一枝新干來,以后逐漸與老干合為一體。乾隆皇帝在來寺游玩時,御封此樹為“帝王樹”,這是迄今為止,皇帝對樹木御封的最高封號,其職位遠在著名的“五大名松”和“遮蔭侯”之上。原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到潭柘寺來游玩時,曾手指著帝王樹上東北側一根細干,未與主干相合的側干,對負責接待的人戲說:“這根小樹就是我,因為我不成材,所以它才長成歪脖樹。”
與其相對,西邊的一棵銀杏樹略小,高約30余米,直徑約3米左右,是后來補種,與帝王樹相配的,故而稱其為“配王樹”,不過這個名號卻不是皇帝御封的。帝王樹是樹中的皇帝,有皇帝就要有娘娘,因而此樹干才有了“配王樹”的名號。可惜這兩棵銀杏樹被錯配了鴛鴦,兩棵樹都是雄性,因此不能結果。在其東側的青山居前,也有兩棵銀杏樹,左右相對而生,這兩棵是雌性的,故而每年都果實累累。
“九瓣蓮芯潭拓寺,流杯亭水唱蘭花;須竹翠柏帝王樹,法語星空醒萬家。世祖贈銀囊羞澀;鍋魁吞海煮煙霞,藍圖紫禁皇城闊;匯聚八宗彼岸達。”只見深山掩古剎,伴隨鐘聲,感受其古樸與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