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常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 白娟 姚敏敏
近幾年,常州旅游業的發展依托的是重金打造以及不斷出新,這樣做可復制性太強,并且如何持續收益都是值得思考的問題。那些旅游資源豐富的地區,尚且會因為過度開發使得商業氣息變濃而失去其本來的優勢,成了千篇一律。常州呢,該怎么做?這既是機遇又是挑戰。只有在旅游品質上下功夫了,讓旅游者能在常州真正地感受到增知益神、觀賞休閑、娛樂健身。
所謂品質旅游,是針對傳統線路的混亂而創建的旅游品牌,是不存在故意的欺騙的旅游,是面向大眾的旅游。它是誠信旅游,以信息透明為基本原則。品質旅游不是高規格的接待、奢華的享受,它強調的不是檔次,而是質量,是游客有較強參與性的旅游活動,并使游客精神愉悅、需求得到滿足。只有把品質提升上去,才能獲得游客的信任與好評,實現旅游業大發展。
常州地處江蘇省南部,屬長江三角洲沿海經濟開放區。擁有2500多年歷史,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東南無與常匹儔”的盛譽。其旅游資源中,地文景觀類11處,占6.6%;水文景觀類7處,占4.2% ;氣候生物景觀類6處,占3.6% ;歷史遺產景觀類37處,占22.3%;現代人文吸引物景觀類75處,占45.2% ;旅游服務景觀類30處,占18.1%(圖1)。

圖1 常州市旅游資源組合分布圖
雖然常州市旅游資源類型齊全,自然旅游資源景觀豐富,具有多樣性,人類文化遺址旅游資源、宗教旅游資源、民居民俗文化旅游資源數量眾多,但在整個長江三角洲地區,常州旅游資源不具備競爭力,目前只有中華恐龍園、嬉戲谷、天目湖旅游度假區等少數幾個景區(點)是華東旅游線上亮點,同國內知名旅游景區或鄰近的蘇州、無錫相比,缺乏競爭力。
國家對旅游業戰略的實施、旅游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旅游業產業結構的優化以及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為常州旅游業的跨越式發展帶來良機。
常州地處長三角,地區城市化進程加快,商務活動和對外經濟聯系加強,休閑度假逐漸興起;周邊交通環境的優化,尤其是高速鐵路時代的來臨,極大程度地加強了常州與周邊城市的交通聯系;“同城化”效應和城市客流互動增強,區域旅游一體化加深,為常州旅游業的轉型發展帶來契機。
科學技術和新興產業的發展,產業融合度的提升和常州一批新旅游項目的推出;實施可持續旅游發展戰略,節能減排、低碳經濟的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推進,為常州旅游業的健康發展帶來生機。
挑戰一,常州旅游業發展面臨著周邊地區城市巨大的競爭壓力,怎樣才能有效規避同質化競爭,凸顯常州旅游特色,增強核心競爭力已經成為常州旅游業發展面臨的重要課題。
挑戰二,常州旅游業需要發展和適當的轉型,怎樣調整和優化旅游產業結構,切實轉變旅游發展模式,實現旅游產業轉型和又好又快發展,對常州來說,既是新的旅游工作重點,同時也是新的挑戰。
挑戰三,常州旅游資源環境保護和旅游開發任務較重,保護與開發矛盾突出,如何協調好兩者的關系,實現旅游資源節約型利用、環境友好型開發和以節能減排為重點的旅游綠色增長,是常州旅游業面臨的又一大挑戰。
挑戰四,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在常州,旅游人才資源相對薄弱,又面臨著區域旅游人才競爭的壓力,怎樣才能突破人才制約的瓶頸,成為常州旅游業實現新一輪跨越發展的關鍵。
挑戰五,在擴大內需政策減弱、經濟結構不夠合理、信貸投放明顯減少、旅游用地指標緊張、就業壓力持續增加等社會矛盾影響下,常州旅游業保持快速發展將面臨較大的挑戰。
抓好國家有關旅游業優惠政策的落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為旅游企業快速成長營造更為有利的環境。進一步積極貫徹落實國務院和省政府《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制定和完善促進旅游業發展的相關扶持、鼓勵政策,對各類資本投資重大旅游項目,在規劃、建設、用地、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從政策層面上促進品質旅游在常州的發展。
在常州,品質旅游的發展離不開“政府主導,市區聯動,部門協作,社會參與”的大旅游發展戰略。市級和各轄市區分別建立旅游工作目標責任制、旅游工作協調機制和旅游發展協作機制,進一步形成發展合力。在每年底,由市旅游事業指導委員會對旅游工作目標完成情況進行考核和獎懲,落實機制保障。
一個行業要發展,有投入才會有產出,這與政府部門的重視程度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市財政逐步增加旅游促銷經費,并在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中增設旅游發展專項資金,重點用于支持旅游重點項目規劃、建設,旅游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和旅游人才培養等;其次,各轄市區每年在財政預算中安排相應的旅游專項資金。
常州要發展品質旅游,就必須進一步發揮市旅游事業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加強對旅游業發展重大政策制定、旅游管理體制改革、旅游發展規劃、重大旅游項目建設等重要工作實施的指導、協調和監督。各轄市區要成立相應的組織體系,抓好工作的推進和落實,切實做好組織保障工作。
人才戰略關乎品質旅游發展的根本大計,建立和完善旅游經營管理、服務人才培養機制,進一步加強政校企合作。把旅游高端人才的引進和培訓納入常州高層次人才引進和培訓計劃,切實加強旅游領軍人才隊伍建設,努力解決旅游人才對旅游業發展的瓶頸制約,為常州品質旅游發展提供保障。
品質旅游在常州已初見端倪,但還不夠成熟。要全面提升常州旅游核心競爭力,必須堅持以策劃引領、規劃統籌,加快旅游景區建設步伐,努力把特色做優、精品做強,全力打造常州旅游“龍頭產品”,使品質旅游在常州得以茁壯成長。
文化是旅游的靈魂,常州要發展品質旅游,打造文化旅游精品便首當其沖。環球恐龍城圍繞建成中國旅游動漫城目標,加快恐龍園四期等項目建設,加強與創意產業園項目融合,全力打好“恐龍牌”;春秋淹城旅游區,重點建設春秋樂園二期等項目,打造中國春秋文化旅游第一品牌;古運河文化旅游帶,重點推進青果巷歷史文化街區、中華紡織博覽園、大觀樓、運河人家等項目建設,啟動桃園綠地二期建設和潘家村地塊改造建設,盡快建成集歷史展示、旅游觀光、都市商業、城市休閑四大功能于一體的城市景觀走廊;天寧名勝旅游區,繼續推進天寧寶塔文化建設,豐富文化旅游內涵,延伸旅游產業鏈,打造出文化旅游精品。積極發揮常州在文化創意旅游開發業初步形成的優勢,促進文化創意產業與旅游業的深度融合。與此同時,深層次挖掘和弘揚常州地方文化,加強文化遺存保護和旅游開發,彰顯出城市文化特質,體現品質旅游本質,提升城市文化和旅游競爭水平。
一個城市的旅游大環境最能反映其精神內涵以及內在本質,未來常州將繼續加強高速公路、城市高架與景區連接線以及大型景區內部交通建設,開通常州客運中心至主要景區點的旅游專線車、觀光巴士;常州客運中心、新機場、高鐵常州北站設立旅游接待服務中心,各轄市區分別打造1個以上旅游公共服務窗口(如旅游咨詢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旅游接待中心、旅游推廣中心等);進一步完善城市旅游導引系統,做好旅游停車場、城市游覽通道、旅游廁所的規劃建設工作;加大旅游信息化建設力度,積極打造“智慧旅游城市”;建設19個自駕游基地,形成自駕游服務網絡體系;通過培訓和宣傳,提高市民的旅游意識和文明素質,樹立“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觀念,營造和諧的旅游人文環境;健全和完善旅游服務質量監管體系、旅游安全監管體系和旅游市場經濟運行監測體系,進一步規范旅游市場秩序,打造安全、舒適、有序的旅游消費環境,不斷優化常州旅游品質。
旅游業要發展,必須時刻把握旅游市場需求,旅游新業態是旅游發展的“新大陸”。 發展品質旅游,依托常州科教城、大學城,積極推出科教、修學旅游;發揮常州奧體中心等體育健身設施功能,積極承辦大型體育賽事活動,開發體育休閑旅游;利用常州中醫院等診療資源,開發中醫保健旅游,推進太湖灣健康城建設,開發候鳥式分時養老、療養項目;繼續做好紅色旅游景區的精品化建設,打響常州紅色旅游品牌;充分利用常州各大公園的資源優勢,提煉特色,串點成線,大力推廣園林休閑旅游;繼續推進中華紡織博覽園、運河五號創意街區、軌道交通產業園等項目開發,大力發展工業體驗旅游;利用好太湖、西太湖、長蕩湖、古運河等水利資源,合理開發水上休閑旅游,讓旅游者感受常州、品味常州。
品質旅游就是能充分體驗的旅游,慢慢享受旅游的過程。根據因地制宜、有效引導的原則,每個城區都要科學規劃建設1~2個具有一定規模和個性的餐飲、酒吧、娛樂或購物特色街區。鐘樓區重點建設萊蒙都會商業步行街、西瀛里風情酒吧街、篦箕巷旅游商品街,天寧區重點推進前后北岸文化休閑街,加快延陵東路美食休閑街區建設,打造常州的“城隍廟”和“夫子廟”;武進區加快建成新天地不夜城、古方路美食街區,強化淹城文化街、美食街、中醫街的特色,擴大市場影響力;新北區重點規劃建設漢江路休閑娛樂街區、通江中路旅游購物休閑街區;戚墅堰區重點推進萬都義烏小商品城建設等。
品質旅游就是要優化旅游的各個細節,通過整合特色街區、城市綜合體和旅游景區等資源,加快形成三大旅游集聚區:以古運河為紐帶,以天寧風景名勝區、古運河文化旅游帶和延陵商貿游憩區為主體的城中旅游集聚區;以環球恐龍城、常州創意產業基地為龍頭,包含常州博物館、大劇院、奧體中心的城北旅游集聚區;以春秋淹城旅游區為龍頭,包含南田文博園、胥城遺址公園、新天地公園、花園街、1912街區和三勤花都水城在內的城南旅游產業集聚區。運用規劃和產業引導等手段,推動富有特色或較大規模購物、餐飲、娛樂等項目向三大旅游集聚區合理配置。在做好區內景點建設和特色街區建設的同時,推動“城市綜合體”進行旅游功能改造,吸引外地游客前往購物、餐飲、觀光、休閑和娛樂。
以滿足游客需求為中心,全面提升旅游品質。常州作為旅游接待地,應引導建設能滿足旅游團隊需求的低星級酒店和經濟型酒店,以及有主題、有特色的精品酒店;引導和規范發展夜間娛樂,開通夜游古運河,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大型演藝項目,滿足游客的娛樂需求;積極開展旅游標準化工作,支持中華恐龍園開展全國旅游標準化試點工作,全面貫徹省級標準《旅游企業信息化服務規范》,做好旅行社、飯店、景區標準貫徹和等級評定工作。與常州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相結合,組織開展“文明旅游、優質服務”主題活動,不斷提升管理服務水平和游客滿意度;加大教育培訓投入,重點做好行業領軍人才和企業高管人員的培養,舉辦飯店、旅行社、景區點、導游人員相關崗位服務技能大賽,推動旅游企業加強自主培訓;突出抓好對導游的教育培訓,切實提升導游服務品質。通過多方面努力,將常州營造成為一個高品質的旅游目的地。
[1]許春曉.論旅游資源非優區的補償類型與性質[J].湖南師范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0(4).
[2]崔鳳軍.城市旅游的發展與實踐[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5.
[3]吳必虎.區域旅游規劃原理[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4]何海群.旅游目的地旅游產業集群發展戰略研究[D].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8.
[5]曾亞玲,程亞娟.旅游景區規劃與開發的必備條件[J].長春大學學報,2009(5).
[6]黃福才.旅游學概論[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1.
[7]周在泉.發展品質旅游的新思考[J].時代經貿,2006(12).
[8]宋志方.旅游品質的保障與旅游市場的監管[J].社會科學家,2009(12).
[9]常州市旅游發展規劃(2003—2020)[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c9465e0abb68a98271fefa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