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福,1963年出生在一個農民家庭里,他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整個學生時代,李書福都是在臺州度過的。由于環境的影響,剛剛高中畢業的李書福沒有繼續求學,19歲就試水商海,1982年,就拿著父親給的120塊錢做起了照相生意,掘到了第一桶金。
1984年~1986年,任浙江臺州石曲冰箱配件廠廠長,生產冰箱蒸發器。一開始,李書福就是自己一個人生產,然后裝包里,騎自行車把零部件送到冰箱廠。后來,他和其他幾個兄弟一起成立了冰箱配件廠,他出任廠長。
1986年,他在自己研發、生產出電冰箱關鍵零部件蒸發器后,組建了黃巖縣北極花電冰箱廠,生產“北極花”牌電冰箱,到1989年5月,冰箱銷售額已達4000多萬元,并與青島紅星廠合作,為紅星廠生產冰箱、冰柜。“北極花”牌冰箱當時已成為國內馳名產品。而26歲的李書福也是當時名副其實的“千萬富翁”了。不過,最后其冰箱廠因沒有列入定點生產企業名單而終結了。[3] 懷揣千萬元的李書福在放下冰箱廠后,去了深圳“充電”。不過,在深圳學習期間,因為裝修宿舍,李書福發現一種進口裝修材料市場前景不錯。隨即他就返回臺州,又開始重新創業,生產這種裝修材料。
1989年~1991年,任浙江臺州吉利裝潢材料廠廠長,生產了中國第一張美鋁曲板,并建立了全國第一張鋁塑板的生產廠。
1992年~1995年,在燕山大學獲得碩士學位。
1993年,李書福吸取了“北極花”的教訓以數千萬元的代價收購了浙江臨海一家有生產權的國有郵政摩托車廠,并率先研制成功四沖程踏板式發動機。接著又與行業老大“嘉陵”合作生產“嘉吉”牌摩托車,不到一年的時間,他的摩托車銷量不僅一直占據國內踏板車龍頭地位,還出口美國、意大利等32個國家。
1994年,摩托車生意紅火的李書福有了一個驚人的決定“造汽車”。剛開始,盡管得不到主管部門的許可,李書福還是在臨海市征地850畝,打著造摩托車的幌子,籌建了吉利“豪情汽車工業園區。
1997年,四川一家生產小客車的企業瀕臨倒閉,精明的李書福看到了機會,最終吉利投資1400萬元,成立了四川吉利波音汽車制造公司,并拿到了小客車、面包車的生產權;1998年8月8日,沒有準生證的第一輛兩廂“吉利豪情”車下線。
1999年底,吉利集團員工發展到近萬人,總資產20多億元,年銷售收人30多億元。吉利集團是中國第一家生產轎車的民營企業。此外,吉利還投資8億多元創建了全國最大的民辦大學——北京吉利大學。
2001年12月,國家經貿委發布了第七批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吉利終于獲得了轎車生產資格。到2001年,吉利擁有了臨海(豪情)、寧波(美日)和上海浦東(華普)3個汽車生產基地,完成了吉利進入汽車工業的基本戰略架構。
截止2010年,吉利已經擁有了遠景、金剛、金鷹、自由艦、優利歐、美人豹等一系列的車型。據吉利汽車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2月份其汽車總銷量為28712輛,較09年同期增長54.2%。而2月份吉利銷量最好的三款汽車為自由艦、吉利金剛及遠景,分別為9460輛、5156輛及3884輛。
2010年3月28日21點,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吉利汽車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典汽車企業沃爾沃100%的股權。
一心靠攏高端的李書福努力地在外觀與內涵上扭轉。首先就是他自己。據說,曾經的李書福講究經濟實用、連30元以上的襯衣都舍不得穿,做西裝一做就是十件,而且款式一模一樣,都是藏青的。而今日的李書福講究了,不僅開始穿一些新款的西裝,顏色也多樣化了。
本人低調,不善言辭,甚至普通話都說不標準,但是卻靠大膽和拼搏獲得了成功。
2001年3月16日,吉利集團與廣州足協簽定合同,成立了廣州吉利足球隊,這本來是吉利集團銷售公司一種商業選擇。然而,隨著吉利足球隊沖A失敗,形勢急轉直下。2001年10月4日,吉利集團宣布退出中國足壇,為期30年的合同運行了8個月即宣告中止,12月13日,吉利集團將中國足球協會告上了法庭,而李書福本人也成為中國足球界“揭黑”第一人。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后,吉利首批向地震災區捐款一千萬,李書福也個人捐款一百二十萬元。
2009年3月27日,吉利汽車公告稱,已簽約收購澳大利亞自動變速器公司(DSI),初步支付現金4740萬澳元 (約2.57億港元),而最終代價并不會超過5800萬澳元(約3.14億港元)。截至2009年2月16日,DSI公司未經審核的賬面總值約為9840萬澳元 (約合5.338億港元)。,這也是中國民營汽車公司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海外收購案。
2009年年底,在吉利與沃爾沃達成協議后,吉利創始人李書福因此成為全球的焦點,《華爾街日報》更是把他類比為亨利·福特。
然而相當一部分業內人士是不看好此次收購的。他們認為,無論從年銷售額、資產規模還是發展歷史、品牌影響力上看,吉利與沃爾沃都不在一個檔次。上汽那樣的實力連個雙龍都收拾不了,沃爾沃也虧損嚴重,瑞典人自己也經營不好,吉利又如何收拾得了這么一個爛攤子。
而且吉利現在是這邊奮勇的收購沃爾沃,那邊還有著百億的欠債。據李書福自己公布吉利的財務狀況顯示,現在的吉利正在使用銀行貸款30多億元,從香港資本市場調用資金20多億元,配套商欠款60多億元,負債額超過100億元。
為這起收購,李書福組建了強大的中介團隊:著名的富爾德律師事務所作為收購法律顧問,負責收購項目的所有相關法律事務,包括知識產權、商業協議、訴訟、雇傭、不動產、經銷商及特許經營等,國際“四大”的德勤負責收購項目的財務咨詢,對沃爾沃公司的財務、稅務、包括成本節約計劃和分離運營分析、養老金、資金管理和汽車金融進行盡職調查和分析;而洛希爾投資銀行作為收購項目的財務顧問,負責對賣方的總體協調;博然思維集團作為項目的公關顧問,負責項目的總體公關策劃、媒體戰略制定和實施。

收購前的種種跡象表明,吉利收購沃爾沃,李書福是認真的,現在看來,無論是融資方案,還是對核心技術的技巧性的處理,以及與工會的協調,李書福都贏得了本來充滿敵意的對方的信賴和認可。特別是,在沃爾沃品牌的“血統”上,李書福表現出了對對方相當的尊重,其組建了一個國際化的董事會,照顧了瑞典人的自尊,平息了擔憂。這和很多如處于青春期的中國民營資本在海外收購中的躁動和狂妄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北京時間2010年3月28日21點,吉利汽車與美國福特汽車正式達成協議,吉利汽車以18億美元的價格收購瑞典汽車企業沃爾沃100%的股權。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李毅中、福特汽車董事長穆拉利以及瑞典副總理兼企業能源部長Maud Olofsson 出席了簽署儀式。新聞發布會上,瑞典沃爾沃汽車公司工會組織表示,支持吉利的收購計劃,為吉利與福特簽署收購協議放行。
為照顧工會的利益,李書福表示沃爾沃會長久在比利時和瑞典駐留下去。不過,他很快改口強調要“永遠駐留下去”。
目前,所有的收購資金已經到位,同時,吉利也準備好了沃爾沃轎車今后業務發展所需的營運資金貸款。
除了股權收購,本協議還涉及了沃爾沃轎車、吉利和福特三方之間在知識產權、零部件供應和研發方面達成的重要條款。這些協議將保證沃爾沃轎車的獨立運營、繼續執行既有的商業計劃以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
2010年8月2日,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正式從福特汽車手中完成對沃爾沃汽車的收購,而15億美元的價格也創下了中國汽車行業海外并購歷史中的最高紀錄。作為吉利汽車董事長兼沃爾沃董事長,李書福表示:“現在我們正在與寶馬、奧迪及梅賽德斯奔馳進行競爭,但是我們目前還沒有能夠與寶馬7系或者梅賽德斯S級轎車相抗衡的產品,我們必須彌補這一差距。”
李書福說:我們計劃到2015年要實現兩百萬量的產銷量,其中三分之二出口到世界各國,這樣我們有100多萬輛車要出口,吉利車跑遍全世界我們是有計劃的。如何才能跑遍全世界?簡單的價格便宜不是最有力的競爭手段,還要技術領先、還要質量可靠,還要服務優秀,最后體現在品牌的影響力,品牌的美譽度、知名度,所以我們圍繞這些工作,要開展很多的基礎性的工作。包括我剛才講的人才方面、創新方面。吉利在中國汽車工業的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功。
比如剛才講發動機,“世界先進、中國領先”,“中國領先”表明是中國最好的,“世界先進”表明對全世界來講是先進的,也是走在前面的。從EPS汽車電子轉向系統,這個系統現在只有吉利實現了大批量的商品化生產,中國沒有其他的汽車公司能夠實現大批量的商品化生產。這個EPS系統,就是方向機的轉向系統,你們開車的時候就知道很輕,原來轉向都很重,很輕的話,有兩種方法解決其中的問題,一種方法是液壓轉向,液壓轉向相對來講要消耗功率,而且有時會發出噪音,而且很危險,萬一失靈了,搞得不好,轉向是要出問題的。
而電子轉向系統,就是計算機控制下的自動轉向系統,最大的特點就是失靈了,它的整車的駕駛不產生任何影響,只是感覺重一點,不會失靈。第二,不會消耗發動機的功力,因為它不用皮帶,也不用液壓,不是直接跟發動機進行連接的,它用電瓶里面一點點電實現轉向。當然我們還有其它很多新的成果。這些新的成果,都是吉利這么多年來努力的一種結果,而且不依賴于世界上任何工廠,完全是自主知識產權、自主品牌。
相關鏈接:
李書福最新動態
2012年9月3日,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湖南湘潭吉利汽車職業技術學院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銷售情況穩健,全年完成46萬輛銷售目標的計劃不變。李書福表示,在國內經濟下行趨勢和汽車廠商庫存量上升的情況下,吉利汽車今年1月到6月銷量為22.3萬輛,完成全年銷售計劃的48.3%。上半年營業額為117.8億元,同比增長超過6%,實現利潤10.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9%。
此外,吉利在積極拓展海外市場方面也取得了積極的成果,今年上半年,吉利汽車出口量實現快速增長,1月至6月共出口4萬輛汽車,比去年同期翻一番。李書福表示:“吉利汽車整個銷售情況還是比較穩健的,在中國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在自主品牌里還是做得不錯的。吉利能夠完成預定目標。”
今年上半年,吉利銷量略增3.6%至22.32萬輛,旗下車型中,帝豪EC 7銷量增長24.8%至6.08萬輛,遠高于其他車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