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勝才 黑龍江工程學院
企業的財務會計的重要工作目的就是向信息用戶或者企業管理人員,提供對企業內部結構管理有意義的財務信息。而所謂的信息披露就是向用戶公開所提供的財會信息,從而促進企業的發展。目前,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主要方法是向外提供定期的財務報告,從而方便信息用戶對企業財務會計信息確定。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這種傳統的會計信息披露方法已經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因此人們就采用將會計工作方法和網絡技術相結合的方法,來對當前的會計信息披露方法進行改革,從而提高會計工作的效率,提高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
1.信息披露的相關性不足。傳統的會計信息披露原則是以企業之間的交易和財務報表的核心內容為基礎的,讓信息用戶對企業的內部的財務信息有著大致的了解,從而對其進行定義的交易。在通常情況下,企業都是以一年為周期,向外提供完整的年度分析報告。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的發展節奏也在不斷的加快,傳統的會計信息披露的方法已經完全不能滿足當前社會的需求,而且運用傳統的會計信息披露方法,所提供的會計信息中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也使得會計信息的質量受到嚴重的影響,從而顯得會計信息披露的相關性不足。
2.信息披露不完整。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不完整,是傳統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中最為常見的現象,這種主要是因為現象的財務報表中的計量方法和會計工作的計量標準不符,從而使得企業在對其自身財務信息進行統計的時候出現問題。而且在傳統的會計信息披露過程中,沒有嚴格的審核機制,這就使得企業會計信息披露存在著許多不完整的因素。
所謂的電子商務就是通過網絡信息技術,來是實現企業之間的商務活動的電子化進程,從而使得企業的對其內外業務流程進行控制管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的會計工作主要是以提供會計信息為主,并且向外提供相應的企業財務信息進行有效管理和審核,進而提高企業會計信息披露質量。
1.對內與對外的系統報告結構。會計信息的使用者有內部和外部之分,在電子商務環境下,由于網絡、計算機技術給會計業務處理帶來的方便,會計主體可考慮提供對內、對外兩個呈報系統(企業對內與對外系統報告結構如圖所示)。對內系統主要是對內給管理者、員工提供關于總結前期財務、經營績效、管理等方面成敗經驗以及職工福利待遇等方面的信息。

2.會計報告的范圍。由于在對會計信息進行控制管理的時候,由于傳統的會計信息很難對種類不同的大量信息進行整理,因此為了有利于會計信息的披露,相關工作人員就要對其報告體系的范圍進行補充。其會計報告范圍增補的內容主要有:
(1)增加分部報表。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到來,在當前的電子商務下,我國企業也逐漸向集團化、跨國經營的模式進行發展。在企業正常運行的過程中,往往會計會對各個行業財務統一合并的報告。并且在不同的地區當中,存在著多個的子公司,這些子公司在過程中所處的經濟、法律和社會環境都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如果采用傳統的合并統一的會計報表對其企業的發展形勢進行分析,那么就無法體現出企業各個部分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因此在企業會計報表的采用增加分別報表的方法,有利于人們對企業的發展形勢進行評估。
(2)推行“簡化財務報告”。為了滿足信息使用者的要求,方便信息使用者對企業發展情況的評估,會計報告中所需要處理的信息量也在逐漸的增多,這就使得部分會計報告中存在復雜性,導致人們對企業的會計信息難以理解。因此面對這樣的情況,人們在對企業財務報告信息進行處理的時候,就推行“簡化財務報告”的方法,通過合理有效的處理技術,將復雜多樣的會計信息轉化成簡化的財務報告,以方便人們對企業會計報告的理解。
在電子商務下,為了滿足企業會計信息披露的及時性和合理性,人們所采用的會計信息披露的形式主要有:
1.信息數據庫。會計信息披露單位建立一個用來儲存其可以披露信息的數據庫。該數據庫包括財務數據和企業的銷售、倉儲、人力資源等非財務數據。這些數據可以以最原始的數據形式加以保存,以便根據使用者的信息需求生成不同的信息。
2.財務軟件系統。報告單位提供與報告信息配套同步的一系列財務工具軟件、數據分析軟件等工具軟件,便于內外部使用者根據各自需要將一種業務或報告要素按不同方法加以處理。
由此可見,在當前的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信息披露系統由于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相結合,有效的提高了會計信息的利用價值,而且還增強了會計信息的共享性和及時性,便于信息用戶對會計信息的閱讀和分析。這不僅解決了傳統企業會計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還提高了企業在對會計信息進行披露過程中的真實性,從而便于人們對會計信息的利用,推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1]王金臺.電子商務環境下會計業務流程再造[J].全國商情(經濟理論研究),2008(17)
[2]周志剛.淺談電子商務對企業財務管理的挑戰[J].現代商業,20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