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慧
廣東省珠海市口腔醫院正畸科,廣東珠海 519000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各種美觀需求的變化,口腔正畸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口腔正畸的需求也不斷提高[1]。所謂口腔正畸是指采用一定的矯正工具對口腔內的牙齒、骨骼、肌肉給予外力作用,目的是讓各自的張力平衡,以矯正畸形。之前主要采用有頜間牽引、唇擋等方法[2]。隨著微型種植體的出現,越來愈受到醫生和患者的青睞,主要是其具有操作簡單、方便、治療效果顯著等優點。該院正是通過采用兩種方法對比治療,觀察兩種治療方法的效果,現將研究結果匯報如下。
2011年1月—2012年1月該院收治的確認診斷為上頜前突并需最大支抗內收前牙的病例共84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3例。年齡在19~3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5.4歲。
患者入院后,首先做口腔檢查,以確認所有患者都為口腔正畸類型。檢查結果顯示,患者牙弓前突患者有32例,上頜前突患者有52例。入選的患者均排除患有牙周炎、口腔粘膜類疾病患者,且患者的口腔衛生要保持良好。所有患者的性別、年齡、臨床癥狀的差異均不具有統計學意義,故可以作為研究的對象。
將84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分別為種植體組和非種植體組。種植體組患者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的方法來治療,非種植體組患者采用非種植體支抗的方法治療。在治療前,兩組患者均行直絲弓喬治技術,目的是為了保證和確保牙弓的整齊性[3]。具體的方法是將牽引鉤放置于患者兩側切牙的遠中部位,用不銹鋼絲來牽引。在植入微型種植體之前,需要拍攝患者根尖片畫面,為了更好地選用合適的種植部位,對種植的深度以及角度等進行評估,同時必須避開牙根及牙槽上的神經等。
接下來就需要對種植體組患者采取植入工作,首先需采用0.02%濃度的洗必泰進行漱口,利用利多卡因進行對口腔內部進行局部麻醉處理[4]。之后,用鋼絲協助分開需要行植入術的牙,且要對具體的植入部位進行標記,該過程中還同樣需要拍攝根尖片的形態,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觀察需要植入部位的組織,為了更好地位植入做準備。在植入的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遇到牙槽翻膜時,需要將粘膜切開處理,以防止將軟組織帶入到微型種植體中,此時的植入部位選取在膜齦結合的部位,植入的角度選取與骨面垂直且傾斜10~15゜為佳。手術之后,通過拍攝根尖片來確認與牙根的關系,且要服用抗生素來預防感染。10個月之后,取出微型種植體,取出時不需麻醉處理,用動絲錐套住鈦釘的頭部,采用逆時針旋轉的方法即可將種植體取出[5]。
非種植體組采用口外弓,以對支抗起加強作用,于口腔內使用橫腭桿來協助治療。其他的方法與治療組一致。
10個月之后,對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統計。主要包括兩組患者的上中切牙的傾角差度、磨牙的位移、上中切牙的凸距差度。以及對患者方法問卷,調查患者的滿意度情況,主要有三個選項: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本研究中總體滿意度為非常滿意和滿意的總例數占總體的比例。
將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以及患者滿意情況輸入電腦,建立患者治療數據庫。采用專業統計軟件SPSS 18.0對患者的治療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若P < 0.05,表示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進行統計,發現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口腔正畸的患者經過治療后前牙明顯正常覆蓋,且種植體能夠保持穩定。與非種植體組患者進行對比,可以發現,種植體組患者的上中切牙的平均傾角差度、磨牙的位移、上中切牙的凸距差度都優于非種植體組的患者,且P <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統計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兩組患者治療結果對比
對問卷的統計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2中可以看出,種植體組患者的總體滿意度(97.6%)要明顯高于非種植體組患者的總體滿意度(85.7%)??梢?,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口腔正畸能夠受到患者的青睞。

表2 患者的滿意度調查
在口腔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便是錯頜畸形,而治療該種疾病主要原理便是采用較為穩定的支抗來協助正畸。在之前較為傳統的做法便是采用牙弓、唇擋等方法來治療,而由于這些方法的穩固性以及患者的舒適程度不夠,往往取得的療效不盡人意[6]。所以,隨著微型種植體支抗這一項新的技術在口腔正畸方面的運用,由于其具有獨特的優點,如操作簡單方便、給患者帶來的創傷小、支抗支架較為穩定、患者感到舒適等,在口腔正畸這一領域正越來越受到醫生和患者的喜愛和青睞。
在種植體植入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有關問題,只有將種植體與鄰近組織很好地結合起來,才能保證種植體的穩定,這是口腔正畸中的關鍵所在。種植體的長度越長,也會越穩固,其原因在于種植體長度的增加會增加其與骨的接觸面積,這也就增加了抗負荷的能力,所以會越穩定。所以,在植入之前,應先檢查患者的頜骨,若發現條件允許,則應該盡量選擇較長的種植體來植入,以增加其穩定性[7]。
在本研究中,可以看出我院的84例口腔正畸患者,經過兩組對比治療,明顯看出植入微型種植體治療的優勢。種植體組患者無論在上中切牙的傾角度差、磨牙位移還是上中切牙凸距差度上都明顯由于非種植體組患者,且患者的滿意度也優于非種植體組患者,可見微型種植體支抗具有絕對的優勢。
綜上所述,在今后治療口腔正畸患者中,應推廣采用微型種植體植入來治療,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治療效果明顯。
[1] 石彥濤,平燕,單麗華,等.微型種植體支抗正畸過程中的穩定性[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2(26):5109-5112.
[2] 李福軍.微型種植體支抗和多用途弓壓低上前牙的療效對比[J].口腔醫學研究,2009,25(4):491-493.
[3] 安志良,胡玉柱,詹穎,等.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內收前牙正畸治療中的臨床應用[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08,35(1):5-6.
[4] 吳禮樟.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美容醫學,2011,20(z1):269.
[5] 楊紅武.淺析微型種植體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療中的臨床應用價值[J].求醫問藥(學術版),2012,10(8):549.
[6] 單麗華,董福生,宮偉偉,等.微型種植體植入角度對骨界面應力峰值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2(52):10227-10230.
[7] 倪志峰.微型種植體支抗在空腔正畸中的臨床應用[J].吉林醫學,2009,30(11):100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