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鴻霖
隨著近年來人們生產活動增多和社會不斷發展,嚴重多發傷的發生率逐漸增多[1]。臨床上常有昏迷、嘔吐等臨床癥狀,如果對患者氣道管理不當,可能引起患者出現吸入性肺炎,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2]。筆者通過對我院收治的嚴重多發傷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匯總分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嚴重多發傷患者32例臨床資料進行分析,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齡16歲~66歲,平均年齡(35.8±15.9)歲,受傷原因:交通事故傷10例,墜落傷5例,擠壓傷5例,多發性刀刺傷12例。合并血胸者6例,合并肺挫裂傷者14例,合并腹部臟器損傷者7例,合并顱腦損傷者4例,合并四肢骨折者1例。
1.2 方法 對于下列情況給予患者氣管插管,患者嘔吐伴有意識障礙;通過面罩吸氧無法糾正低氧血癥,SpO2<95%,顏面部有外傷導致口鼻腔有大量出血或者有大量分泌物,咳嗽反射明顯減弱。氣管插管之后連接呼吸機給予輔助/控制通氣,進行抗感染、抗休克常規治療,注意應用糖皮質激素,維持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糾正酸堿失衡。
1.3 觀察指標 觀察嚴重多發傷患者 SpO2,PaO2,PaCO2,HR、RR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5.0建立數據庫,嚴重多發傷患者計量資料通過t檢驗進行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嚴重多發傷患者 Sp O2,PaO2,PaCO2,HR、RR 情況(如表1)機械通氣后 Sp O2,PaO2,PaCO2,HR、RR 均優于機械通氣前,P<0.05,研究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嚴重多發傷患者Sp O2,PaO2,PaCO2,HR、RR情況(±s)

表1 嚴重多發傷患者Sp O2,PaO2,PaCO2,HR、RR情況(±s)
組別 例數 Sp O2(%)PaO2(kPa)PaCO2(kPa)HR(次/min)RR(次/min)治療前 32 89.3±3.5 8.3±1.7 6.7±1.6 95.2±10.3 23.6±5.0治療后 32 95.2±4.1 10.7±1.8 5.4±1.3 86.6±9.8 18.7±4.1 T值 6.19 5.48 3.57 3.42 4.2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嚴重多發傷患者會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暫停、氣道不暢通、誤吸綜合征等臨床特點,可能出現腦組織缺氧,進而出現低氧血癥[3]。一旦出現組織缺氧,會造成乳酸堆積,產生大量的炎性介質釋放,加重組織損傷,促使病情出現惡化。早期給予患者氣管插管可以通過呼吸機輔助呼吸,保證呼吸道通暢和機體氧氣供應,降低組織缺氧引起的壞死、致殘及死亡率。雖然有研究說明在患者在進入呼吸衰竭狀態時進行通氣才能改善患者的血氣分析指標,但是早期進行機械通氣,血氣分析的改善效果更加明顯。通過機械通氣可以有效的治療瀕臨呼吸衰竭患者,迅速提高動脈血氧分壓,改善患者組織的缺氧狀態。嚴重胸外傷所ARDS死亡率達到50% ~70%,由于ARDS早期癥狀常被其他癥狀所掩蓋,不易發現,故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是關鍵[4]。早期使用呼吸機能有效地糾正低氧血癥,糾正反常呼吸,機械通氣可適當加PEEP,可以使肺泡始終保持正壓,使萎縮的肺開放,增加功能殘氣量,同時能克服胸壁軟化,使浮動的胸壁固定[5]。PEEP也應從小開始,根據病情增加,一般控制在5~15 cmH2O,一般不超過18 cmH2O,否則會產生氣壓傷,影響心排氧量。機械通氣過程中要注意防止呼吸機并發癥的發生,特別是優于嚴重多發傷患者可能有病原菌、真菌的混合型感染,出現多種污染,誘發呼吸機相關性肺炎。在治療過程中要加強氣道濕化、吸痰過程中進行無菌操作,對氣道內分泌物進行定期培養。筆者通過分析我院收治的嚴重多發傷患者32例臨床資料,給予早期氣管插管與機械通氣治療,結果表明,機械通氣后SpO2,PaO2,PaCO2,HR、RR均優于機械通氣前。綜上所述,早期氣管插管與機械通氣在嚴重多發傷患者救治中的應用后可以明顯改善患者的缺氧狀態,改善臨床癥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峻峰,石源.早期氣管插管聯合機械通氣用于急性重型顱腦外傷搶救中的效果觀察.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0,19(31):3372-3373.
[2] 陳華文,李樹生,鄭智,等.早期氣管插管在嚴重胸外傷患者中的應用.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6,12(2):69-70.
[3] 孫鴻禮,夏連貴,方晨光,等.重型腦外傷早期實施機械通氣的臨床研究.中華全科醫學,2010,8(2):177-178.
[4] 王瑞華,李穎,舒剛,等.機械通氣在嚴重胸外傷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臨床療效 .現代預防醫學,2012,39(15):4047-4051.
[5] 韋軍武,黃喬春,楊國平.機械通氣在重型顱腦外傷患者中的早期應用.臨床外科雜志,2008,16(8):558-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