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俊波
潰瘍性結腸炎又稱慢性非特異性潰瘍性結腸炎,其病因尚不十分明確,以結腸黏膜慢性炎癥和潰瘍?yōu)橹饕±硖攸c,以腹痛、腹瀉、黏液膿血便、里急后重等為主要癥狀[1]。該病病情反復,遷延難愈,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身體健康。我院在采用西藥治療基礎上,加用中藥復方烏梅湯加減,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治療,收效良好,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潰瘍性結腸炎患者100例,均參照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學會消化系統(tǒng)疾病專業(yè)委員會制定的潰瘍性結腸炎診斷標準[2],并結合患者臨床癥狀體征及纖維結腸鏡檢查結果確診,排除腸結核、缺血性腸炎、結腸克羅恩病等結腸病變。其中男54例,女46例;年齡26~62歲,平均年齡(41.9±5.4)歲;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3.8±0.4)年。將上述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5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方面經統(tǒng)計學分析,差異均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柳氮磺胺吡啶(上海三維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0450)0.5 g,馬來酸曲美布汀(山西安特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40713)0.2 g,鞣酸蛋白片(北京順鑫祥云藥業(yè)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11021016)0.2 g,3次/d。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烏梅湯加減(基本方:烏梅60 g、細辛10 g、干姜10 g、黃連10 g、當歸10 g、附子10 g、蜀椒10 g、桂枝10 g、黨參20 g、白頭翁15 g、地榆15 g,炒枳殼10 g。加減法:腹脹者加荔枝核20 g、烏藥10 g、木香10 g;腹瀉甚者加芡實20 g,訶子10 g;脾氣虛者加蓮子肉10 g、山藥10 g、黨參10 g;脾腎陽虛腹瀉者加五味子10 g,吳茱萸10 g,肉豆蔻15 g,補骨脂20 g),1 劑/d,水煎服,早、晚各1次,100 ml/次。兩組治療周期均為1個月,治療結束后進行療效評定。
1.3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協(xié)作組制定標準[3],采用治愈、有效、無效三級療效評定標準。治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結腸鏡檢查腸黏膜恢復正常,停藥后6個月內無復發(fā);有效:患者臨床癥狀基本消失,結腸鏡檢查腸黏膜呈輕度炎癥,部分假息肉形成;無效:臨床癥狀、結腸鏡檢查及病理檢查結果均無改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和檢驗,計數(shù)資料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由表1可知,治療結束后,兩組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其中,觀察組治愈23例,有效23例,無效4例,臨床總有效率為92.00%;對照組顯效14例,有效20例,無效16例,臨床總有效率為68.00%。兩組臨床療效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例,%)
潰瘍性結腸炎屬中醫(yī)學“痢疾”、“泄瀉”、“腸癖”、“腸風”等范疇,屬本虛標實之癥,多因外感濕熱毒邪,或脾胃虛弱,或飲食不節(jié)而脾胃受損,濕熱中阻或氣滯血瘀所致之寒熱錯雜,虛實相兼,宜以扶正祛邪、溫中散寒、清熱燥濕、澀腸止痢為主要治則[4]。
烏梅丸原方出自《傷寒論》,由烏梅、細辛、干姜、黃連、當歸、附子、蜀椒、桂枝、人參、黃柏等藥味組成,為治療臟寒蛔厥證的主方。本研究中所用烏梅湯是以烏梅丸為基本方,加減運用,方中重用味酸之烏梅,用以澀腸止瀉固脫;附子、干姜、桂枝、蜀椒、細辛等辛熱之品,用以發(fā)散行氣、溫臟祛寒;黃連性味苦寒,用以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加用白頭翁清利濕熱,地榆收斂止血,炒枳殼行氣導滯,當歸活血養(yǎng)血;另以黨參補益正氣,扶正祛邪。全方集酸收澀腸、溫陽補虛、清熱燥濕諸法于一方,共奏扶正祛邪、氣血雙調、澀腸止痢之功效[5]。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采用西藥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采用中藥復方烏梅湯加減,對潰瘍性結腸炎患者進行治療,患者臨床癥狀體征改善明顯,臨床療效顯著,顯著優(yōu)于單用西藥的治療效果,此治療方案值得在臨床推廣使用。
[1] 陳其奎,何興祥,朱兆華.消化疾病診斷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21.
[2] 陳治水,危北海,張萬岱.潰瘍性結腸炎中西醫(yī)結合診治方案(草案).中國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04,24(11):1052-1055.
[3] 中華醫(y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炎癥性腸病協(xié)作組.對我國炎癥性腸病診斷治療規(guī)范的共識意見.中華消化雜志,2007,27(8):545-550.
[4] 彭智勇,葉小英,張惠珍.中醫(yī)內外合治法治療慢性結腸炎40例療效觀察.中醫(yī)藥導報,2011,17(2):29-31.
[5] 謝微杳,衛(wèi)永琪.烏梅丸加減治療潰瘍性結腸炎39例.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11,26(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