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杰
肺結核是一種由結核分枝桿菌引發的所屬于呼吸道類慢性傳染病[1]。依據WHO發出的報告,全球三分之一的人(約20億人)有過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的經歷,甚至有二千萬人仍是活動性的肺結核患者,而絕大部分的結核病患者集中在印度、南非、中國、俄羅斯等國。目前,我國的結核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肺結核流行所具有的特點包括:高感染率、城市結核病感染率高于農村、高患病率、低并發遞減率等[2]。但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化療藥物不斷涌現和廣泛使用,世界范圍內結核病發病一度得到有效控制。但受到各種因素的多重影響,結核病的發病趨勢趨于全球性惡化,部分疫情較低的發達國家結核病大有卷土重來之勢,而大多數的發展中國家結核病發病率明顯出現回升。結核病目前仍屬于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傳染病之一,加大對肺結核的防治是刻不容緩、意義重大。選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2例肺結核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及自主選擇的原則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1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抗結核藥物聯合口服利福平的治療方案,而治療組則在常規抗結核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靜脈滴注利福平注射液,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2例肺結核患者,男41例,女37例,年齡26~74歲,平均年齡(45.6±13.12)歲。肺結核病史1~31年,平均(3.12±1.34)年;所有患者均以治療用藥前所拍的最后一張X胸片作為標準,其中出現下述癥狀的患者有:浸潤影27例,干酪肺炎9例,空洞影35例,復合病灶11例。以上的82例肺結核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及自主選擇的原則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1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抗結核藥物聯合口服利福平的治療方案,而治療組則在常規抗結核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靜脈滴注利福平注射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狀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的治療期均分為強化期和鞏固期,分別時長為2個月和7個月。對照組強化期采用口服對氨基水楊酸異煙肼400 mg,3次/d,每晚睡前口服利福平600 mg,口服吡嗪酰胺500 mg,1次/d,鹽酸乙胺丁醇750 mg,一次/d;鞏固期時按照強化期用量只服用對氨基水楊酸異煙肼和利福平;治療組患者強化期時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將口服利福平換成靜脈滴注利福平注射液,劑量為600 mg,一次/d,而鞏固期時則采用對照組相同的治療方法。
1.3 療效判定標準[3]顯效:患者的肺結核癥狀及疾病體征消失,體內白細胞水平下降至正常范圍,痰菌檢驗結果轉陰;好轉:患者的肺結核癥狀及疾病體征有所緩解,體內的白細胞水平所下降,痰菌檢驗結果有所好轉;無效:患者的肺結核癥狀及疾病體征未出現變化跡象,體內的白細胞水平也無明顯的變化。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方法,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其中采用常規抗結核藥物聯合口服利福平的治療的對照組和在常規抗結核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靜脈滴注利福平注射液的治療組臨床療效相比較,顯效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4243,P<0.05);有效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0.9939,P>0.05);無效患者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6611,P<0.05);總有效率比較,(χ2=4.6611,P <0.05)(具體數據見表 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病灶情況改變 其中采用常規抗結核藥物聯合口服利福平的治療的對照組和在常規抗結核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靜脈滴注利福平注射液的治療組病灶情況改變相比較,明顯吸收的患者比較,(χ2=4.3214,P <0.05);部分吸收的患者比較,(χ2=0.0816,P >0.05);無變化患者比較,(χ2=2.2162,P >0.05);惡化患者比較,(χ2=2.8772,P >0.05);總有效率比較,(χ2=5.5126,P<0.05)。(具體數據見表2)(總有效率 =(明顯吸收患者例數+部分吸收患者例數)/全部患者例數×100%)。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n=41)

表2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n=41)
2.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經過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的觀察發現,利福平注射液對肺結核患者的血常規和肝功能均有一定的影響,且影響效果與口服利福平相當。
結核病作為慢性傳染性疾病,具有長病程,多樣病理變化,復雜遺留病灶情況等特征[4]。結核病的病灶一般以一種顯示性質為主,其他的多種性質的病變交融混存。其中的肺結核引發于結核分枝桿菌,是一種具有較強感染性的肺部疾病,該病常見癥狀包括呼吸困難、咳嗽伴痰、胸痛等,其中約有三分之一甚至是二分之一的患者表現出咯血癥狀,而長時間的午后潮熱、食欲減退、夜間盜汗、神疲乏力和體重減輕也是肺結核的常見癥狀。肺結核這種普遍的肺部傳染病據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本世紀威脅人類健康的嚴重傳染性疾病之一,而我國正屬于22個肺結核病高危險性高負擔的國家之列[5]。
利福平屬于一種半合成的抗菌素,來源于利福霉素的衍生合成。利福平是治療肺結核的有效藥物之一,自從研發以來,在治愈肺結核、減少肺結核傳染過程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目前,以異煙阱以及利福平作為核心的治療肺結核的短程方案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具有很高的的治愈率[6]。但口服利福需因經患者的胃腸道進人血液,因此部分患有胃腸道的吸收障礙的患者的該血藥濃度遠低于預期值,影響最終療效。而利福平注射液作為其靜脈劑型的一種,藥用機制為利福平注射液可使敏感細胞中DNA所依賴的RNA聚合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特別是在抑制細菌RNA聚合酶的效果更為有效;并有研究已經證實,在一定濃度的利福平注射液對細胞內外的結核分枝桿菌都具有一定的殺菌活性,且該藥物具有良好的組織滲透力以及分布效果,能夠迅速的進入細胞以及空洞,對繁殖期和靜止期結核桿菌均具有強力的殺滅效果,最終促使肺結核病灶的吸收,痰菌的陰轉,達到治愈和緩解肺結核的效果。
本文選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82例肺結核患者,按照知情同意及自主選擇的原則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各41例,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抗結核藥物聯合口服利福平的治療方案,而治療組則在常規抗結核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靜脈滴注利福平注射液,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分別為 80.49%和 58.48%,(χ2=5.5126,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患者的治療前后病灶改變情況相比較,可知對照組和治療組的病灶改變總有效率分別為73.17%和92.68%,兩者比較(χ2=5.5126,P <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兩組的血常規和肝臟不良反應類似。總之,靜脈滴注利福平注射液聯合常規抗結核藥物對肺結核的治療效果明顯好于口服利福平,值得臨床推廣。
[1] 安良敏,鄧宗祿,余素瓊.肺結核的預防與治療分析.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2):239-240.
[2] 黃正明,胡克章.肺結核的藥物治療現狀與抗結核藥的合理應用.醫學導報,2008,27(3):250-253.
[3] 塔桂蘭.利福平注射液治療112例復治涂陽肺結核療效觀察.藥物與臨床,2008,46(35):86-87.
[4] 張天民.結核病表現的多態性及其對策.醫學導報,2008,27(3):253-255.
[5] 劉景陽,曲長春,劉國利,等.利福平注射液治療156例肺結核臨床觀察.臨床肺科雜志,2008,13(4):506-507.
[6] 趙紅麗,閏峰,李向華,等.利福平注射液和利福平膠囊在肺結核治療中的對比研究.中國自然醫學雜志,2008,10(6):456-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