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盤長 楊學峰 王文玉
肺癌已成為腫瘤的第一殺手,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第一位[1],非小細胞肺癌(NSCLC)約占80% ~85%,50%以上晚期肺癌患者的年齡在65歲以上。過去對老年肺癌患者的臨床研究有限,至今沒有公認的最佳治療方案,因而受到廣泛關注。筆者自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采用同步放化療治療老年晚期NSCLC55例,并設對照組,進行前瞻性對比觀察,療效滿意,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組共163例均為住院患者。入組條件:①經病理學或/和細胞學證實的ⅢA期或ⅢB期NSCLC(國際抗癌聯盟1997年分期標準,不包括惡性胸水、心包積液)。②年齡≥70歲。③3個月內體重下降<5%,卡氏評分(KPS)≥70分。④入組前未治或化療≤2個療程,無嚴重心肝腎疾病及血液病。將符合條件患者按入院順序隨機分為同步放化療組(簡稱同步組)55例,放療組54例,化療組54例。一般臨床資料見表1,兩組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療方法 ①放療組:采用6 mV-X線常規分割照射,照射范圍為原發灶、縱隔及引流淋巴結周圍1.0~2.0 cm的正常組織,2.0 gy/次,5次/周,6周完成。前4周采用前后野對穿照射,腫瘤量達40 gy后復查胸X線片或CT,根據病灶情況對原發灶進行縮野照射,并注意避開脊髓角度野,繼續照射至60 gy。有鎖骨上轉移淋巴結則加照轉移灶側鎖骨上區,總劑量至60 gy。②化療組:紫杉醇 60 mg/m2,d1、8,卡鉑 60 mg/m2,d1~5,4周為一周期,共化療6周期。化療前給予預防不良反應藥物,地塞米松、異丙嗪、西咪替丁及5羥色胺受體拮抗劑等。化療后給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等支持治療。③同步組:放化療方案同以上兩組,先行化療,第9天開始放療,放療不停直至結束,化療按方案進行6周期。

表1 一般臨床資料(n)
1.3 觀察指標 放化療結束2個月進行近期療效評定,按WHO(1981年)統一標準,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總有效率為 CR+PR。放療急性不良反應按RTOG標準評定,化療不良反應按WHO(1981年)標準評價。治療結束后1年內3個月隨訪1次,1年以上6個月隨訪1次,至3年整,失訪按死亡計算。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0.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生存率計算采用K aplan-Meier法,顯著性檢驗用Logrank法,組間差異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近期療效 3組近期療效見表2,同步組與放療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7450,P>0.05),同步組與化療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0581,P <0.05)。
2.2 遠期療效 同步組、放療組、化療組1、2、3年生存率分別為 65.5%(36/55)、38.2%(21/55)、18.2%(10/55),45.5%(25/54)、20.3%(11/54)、7.4%(4/54),51.9%(28/54)、24.1%(13/54)、11.1%(6/54),中位生存期分別為 15、10、12個月,同步組與放療組和化療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 不良反應 急性不良反應見表3,血液毒性反應主要為白細胞和血小板數下降。晚期反應主要為肺纖維化,同步組和放療組出現放射性肺損傷分別為32.6%、29.5%,多為1~2級,放射性食管炎較少且癥狀輕微。同步組放化療的不良反應兼而有之,發生較多且重,但與另兩組比較單項不良反應無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積極處理均可耐受,未影響治療計劃的進行。

表2 3組近期療效比較(n)

表3 3組不良反應比較(n)
根據WHO最新定義[2],老年的界定年齡為≥70歲。老年NSCLC有一定臨床特點,隨著進入老齡化社會,其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趨勢。張氏等[3]報道450例老年肺癌,占肺癌患者總數的57.2%,未治療患者1、3年生存率分別為10.18%、0,接受治療患者 1、3年生存率分別為 52.8%、17.26%。老年患者的器官功能衰減,免疫功能較弱,多合并其他疾病,據統計老年肺癌患者腦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生率約為其他年齡肺癌患者的2倍。本組163例患者中有83例有合并疾病占50.9%,主要為高血壓病、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腦梗死后遺癥等。老年患者因身體狀況不佳及對手術、化療的顧慮,心理壓力較大,直接影響了治療及預后。但臨床發現老年患者經過正確治療,其生存期與其他年齡組接近,甚至較長,這與老年NSCLC患者的惡性程度較低,腫瘤生長緩慢,遠處轉移率低,病程較長的特點不無關系,值得臨床進一步觀察。
晚期肺癌預后差,單純放療和化療是傳統治療手段,其緩解率、生存率均較低,約50%的患者1年內死亡,近年來化放綜合治療已逐步成為晚期NSCLC的標準治療方案[4]。老年晚期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療的生存期均較單純化療者要好,但其毒性明顯增加[5]。Okamoto[6]應用卡鉑加紫杉醇聯合放療治療25例>70歲中晚期肺癌取得良好效果,提示本方案對治療晚期老年NSCLC和減輕不良反應有積極意義。放療作用于局部和區域病變,降低腫瘤負荷,降低化療失敗及耐藥概率;化療作用于全身亞臨床灶,部分化療藥物同時有放療增敏作用,預防或減少復發及遠處轉移。總之,同步放化療可以增加腫瘤細胞的整體控制率,臨床實踐中已經不斷得到驗證[7]。筆者采用紫杉醇聯合卡鉑低劑量持續給藥6周期方案,并同步適形放療,結果表明,近期療效和遠期生存率均明顯優于單純放療和單純化療組(P<00.5),毒副反應相對較多且重,但通過積極預防和治療很快緩解,能夠耐受,均未影響治療計劃。紫杉醇是目前第三代單藥化療治療老年晚期NSCLC合適的藥物,公認的放療增敏藥物,同時放療也能增加化療的細胞毒性,從而增強對局部腫瘤的殺滅作用;低劑量持續給藥6周期方案,克服了紫杉醇劑量不足,療程不夠,易導致遠處轉移和復發的弱點,又減少了毒副反應;同時卡鉑具有低度惡心嘔吐、血液及神經毒性的優勢。所以本方案治療老年晚期NSCLC能獲得滿意療效,又相對安全,值得進一步研究應用。
[1] 孫燕,吳一龍,李龍蕓,等.吉非替尼或多西他賽治療一線化療失敗的非小細胞肺癌的臨床分析.中華腫瘤雜志,2011,30(5):377-380.
[2] 張子瑾,程剛,孫建坤,等.70歲以上老年人非小細胞肺癌的生存研究.中國肺癌雜志,2008,11(2):231-235.
[3] 張建清,張莉,包永星,等.450例老年原發性支氣管肺癌生存評價及影響預后因素分析.中國肺癌臨床,2009,36(2):70-74.
[4] 侯盤長,楊學峰,王文玉,等.同步放化療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療效觀察.醫藥論壇雜志,2009,30(3):3-5.
[5] Langer CJ,Hsu C,Curran W,et al.Do elderly patienls(pts)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benefit from combined modality therapy?A secondary analysis of RTOG 94-10.L J.Radial Oncol Biol Physics,2002,51(Suppll):20.
[6] Okamoto I,Moriyama E,Fujii S,et al.PhaseⅡ study of carboplatin-paditaxel combination chemotherapy trea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 small-cell lung cancer(The IDEAL I Trial).J Clin Oncol,2003,21:2237.
[7] 李付海,石安輝,朱廣迎.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同步放化療進展. 中國腫瘤,2009,18(10):83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