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燁 孫琳
卵巢癌為女性多發性生殖器官腫瘤,其發病率及病死率均較高,僅次于女性腫瘤中的子宮頸癌和子宮體癌,因早期癥狀不明顯,一旦確診,已多為卵巢癌中、晚期,已成為極易轉移和復發狀態,并發惡性腹腔積液,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存質量[1]。卵巢癌的治療原則是手術為主,化療為輔,但是由于手術清除不徹底,會殘余部分腫瘤灶,因此術后化療成為必不可少的治療手段,同時也可以提高患者的五年生存率[2]。本文通過研究培美曲塞聯合順鉑的方案治療晚期卵巢癌,并進行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分析,為治療晚期卵巢癌提供新的化療方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病例132例,均為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10月收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年齡45~70歲,平均(55.8±5.6)歲;觀察組患者年齡47~70歲,平均(56.4±7.4)歲;對照組患者年齡45~67歲,平均(53.7±6.2)歲。所有患者均經病理檢查確診,且均無手術指征,或為腫瘤細胞減滅術后或復發轉移及化療耐藥患者。兩組患者在年齡、臨床檢查指標、KPS評分、生活質量評分均無顯著差異性(P>0.05),患者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表1 患者一般資料()

表1 患者一般資料()
評分 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組別 例數 年齡 KPS 66 53.7±6.2 64.1±2.2 54.9±3.5 66 56.4±7.4 63.2±3.4 55.7±3.2對照組
1.4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均在SPSS 17.0統計學軟件上進行,其中應用t檢驗統計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而應用χ2檢驗統計計數資料,檢驗標準 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1 臨床療效 經過2個療程治療后,研究組有效率為72.7%,其中 CR17例(25.8%),PR31例(46.9%),SD13例(19.7%),PD5例(7.6%);對照組有效率為39.4%,其中CR7例(10.6%),PR19例(28.8%),SD28例(42.4%),PD12例(18.2%)。觀察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治療前后生活質量比較 所有患者均完成生活質量調查問卷,觀察組治療前KPS評分為(63.2±3.4)分、治療后為(76.5±2.3)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KPS評分分別為(64.1±2.2)分、(69.2±3.4)分,組間比較有顯著差異性(P<0.05);觀察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55.7±3.2)分、(73.2±4.5)分,對照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評分分別為(54.9±3.5)分、(60.7±3.7)分,兩組生活質量評分顯示,較治療前均有顯著改善(P<0.05)。
2.3 兩組存活率比較 觀察組平均生存年限為(35.6±3.7)個月,1年生存率77.9%,3年生存率54.2%,5年生存率33.2%,而對照組平均生存期為(30.5±4.3)個月,1年生存率為62.3%,3年生存率為42.4%,5年生存率為26.6%。觀察組患者1、3、5年的生存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2.4 不良反應 所有患者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經處理后患者均可以耐受。觀察組9例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脫發患者19例,4例患者白細胞減少,5例患者出現輕度肝損害,沒
1.2 方法 觀察組予以培美曲塞500 mg/m2,第1天靜脈滴注約15 min,治療前給予預服藥物葉酸、維生素B12及地塞米松,用藥結束30 min后給予順鉑50 mg/m2,第1~3天靜脈滴注>2 h;對照組第1天給予順鉑50 mg/m2靜脈滴注>2 h,第1~3天給予環磷酰胺800 mg/m2。21 d為1個周期,間隔3周后,繼續下一個療程。治療的同時給予患者保肝、止吐、護胃等支持治療。
1.3 療效評價標準 所有患者治療滿3個周期后全面評價療效。參照WHO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評價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進展(PD),有效 =CR+PR[3]。毒副反應按照WHO制定的化療藥物毒性反應分級標準分為0-Ⅳ級[4]。同時觀察生存時間、生活質量評分及KPS評分。有出現過敏反應。對照組副反應與研究組相似,10例患者出現胃腸道反應,脫發患者18例,3例患者白細胞減少,7例患者出現輕度肝損害,沒有出現過敏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卵巢腫瘤是女性常見的三大生殖器官惡性腫瘤之一,且由于卵巢癌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且缺乏早期診斷手段,使得卵巢癌死亡率居婦科惡性腫瘤首位,嚴重影響婦女的生活質量及生命安全[5]。卵巢癌的轉移途徑有直接蔓延、腹腔種植、淋巴轉移及血行轉移。
對于卵巢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術后化療為輔,術后化療可以減滅手術遺留的腫瘤灶。常用化療藥物有順鉑、卡鉑、紫杉醇等,而標準化療方案是以鉑類化療藥物為基礎,可以單用,也可以聯合其他藥物。雖然鉑類化療藥物有效率較高,但患者的遠期生存率仍較低,且鉑類化療藥物耐藥性逐漸增多[6]。因此鉑類化療藥物聯合其他藥物的化療方案的探索成為一種趨勢。
培美曲塞是一種結構上含有核心為吡咯嘧啶基團的抗葉酸制劑,通過破壞細胞內葉酸依賴性的正常代謝過程,抑制細胞復制,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其與順鉑聯合應用于治療晚期卵巢癌,在臨床應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術后化療可以殺滅殘留癌灶,控制復發,以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期。而晚期卵巢癌的化療常采用靜脈腹腔聯合化療或者是靜脈化療,而常用聯合方案是順鉑聯合紫杉醇治療,本文研究表明,順鉑聯合培美曲塞也取得了良好效果,且不良反應少,臨床工作中值得推廣。
[1]李寧,李楠,吳令英.卵巢癌中紫杉醇耐藥機制與克服耐藥策略的研究進展.癌癥進展,2008,6(1):58-60.
[2]徐潔,龔玉環.中晚期卵巢癌術后化療臨床分析.當代醫學,2012,18(17):104-105.
[3]黃漢生.培美曲塞聯合順鉑治療晚期卵巢癌的臨床研究.實用臨床陜藥雜志,2012,16(7):91-93.
[4]曹秋月,王洪萍.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卵巢癌的護理.護士進修雜志,2011,26(20):1914-1915.
[5]樂杰.婦產科學.第7版.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278-280.
[6]劉文彬,閆海山,牛紅衛.紫杉醇聯合順鉑治療晚期卵巢癌的臨床療效觀察.腫瘤藥學,2012,2(3):22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