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輝 王亞奇
皮下積液是乳腺癌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傳統上常采用間斷注射器抽吸后局部加壓包扎法治療,往往費時費力。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我科采取放置多側孔靜脈留置針負壓吸引或者傳統方法進行治療41例乳腺癌術后皮瓣下積液患者,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08年6月至2012年10月41例女性乳腺癌術后皮瓣下積液患者在我科接受放置多側孔靜脈留置針負壓吸引或者傳統注射器抽吸方法進行治療,被納入本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首次病理學確診為乳腺癌。②術前未接受放療、化療和內分泌治療。③行改良乳腺癌根治術治療,低張力中厚皮瓣直接對緣縫合。排出標準:①術前合并其他嚴重基礎病。②術后出現其他嚴重合并癥患者。皮下積液診斷標準為局限性隆起或波動性腫塊,穿刺抽出不凝固淡紅或淡黃色液體。
年齡25~77歲,平均年齡(49.2±7.3)歲。將41例患者隨機分為多側孔靜脈留置針負壓吸引組(22例)和傳統注射器抽吸后加壓包扎組(19例)兩組。兩組在年齡、積液部位、首次皮下積液量等因素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
1.2 皮下積液處理辦法 多側孔靜脈留置針負壓吸引組:在無菌操作下,首先用手術刀片16~18 g號一次性靜脈留置針套管側壁上做2個側孔,然后于積液低位穿刺并穿刺置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進行統計學數據處理,兩組間計量指標比較用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靜脈留置針組平均皮下積液治愈時間為(4.53±1.35)d明顯短于注射器抽吸組(6.46±2.25)d,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3.327,P<0.01);靜脈留置針組平均累計皮下積液量(24.35±7.97)ml少于注射器抽吸組(30.89±9.68)ml,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2.342,P<0.05)(見表1)。留置針,去除針芯,保留套管,用膠布妥善固定針尾,再連接延長管,最后外接一次性負壓引流器,持續低負壓吸引,嚴禁引流管被吸癟。局部用敷料常規包扎和換藥。引流器內無新鮮引流液且皮下觸診無波動感為痊愈并拔管。
注射器抽吸局部加壓包扎組:在無菌操作條件下,用注射器間斷反復穿刺抽吸積液,1次/2~3 d,抽吸后傷口立即局部加壓包扎。皮下觸診無波動感且注射器無法抽出積液時為痊愈。
常規口服抗生素,記錄每例患者每天或每次治療時排出的積液量。
1.3 觀察指標 ①皮下積液治愈時間:每例患者從皮下積液治療開始到痊愈時間。②累計皮下積液量:每例患者從皮下積液治療開始到痊愈時全部積液量累計總和。
表1 術后兩組間術后平均皮下積液治愈時間、平均累計皮下積液量比較()

表1 術后兩組間術后平均皮下積液治愈時間、平均累計皮下積液量比較()
靜脈留置針組(n=22) 注射器抽吸組(n=19) t值 P值平均皮下積液治愈時間(d)4.53±1.35 6.46±2.25 3.327 0.002平均累計皮下積液量(ml)24.35±7.97 30.89±9.68 2.342 0.025
皮下積液是乳腺癌術后常見的并發癥之一[1],可導致皮瓣漂浮,增加傷口張力、減少皮瓣血運、影響傷口愈合,如處理不當可誘發感染導致皮瓣壞死,延長住院時間,推遲術后放化療等后續治療,影響綜合治療效果。
文獻報告其處理方法有注射器抽吸法、低位切開置管法、皮瓣下注射藥物等[1-4]。傳統的單純注射器間歇性性抽吸后局部加壓法相對被動,不能使積液腔保持連續閉合狀態,每次積液都會重新漂浮起皮瓣,使剛生長的肉芽組織反復撕裂而不利于愈合,不但積液消失時間較長,而且反復多次穿刺增添了患者生理痛苦和心理負擔。低位切開重新放置傳統的粗引流管雖能徹底引流[2],但為有創操作,創傷大,患者因疼痛等原因有畏懼心理,還可能增加局部感染機會從而減少了引流管的留置時間。皮瓣下積液穿刺后注射平陽霉素有發熱和肝腎損傷等副作用[3]。生物蛋白膠皮瓣下注射目前多用于頑固性積液患者[4],并且價格昂貴,不宜多次應用。長時間的皮下積液會導致創面表面形成一層纖維膜,此時要痊愈必須手術去除此膜。
本研究發現放置多側孔靜脈留置針負壓吸引處理組較注射器抽吸局部加壓包扎組能明顯縮短積液治愈時間(t=3.327,P<0.01),又減少了平均累計皮下積液量(t=2.342,P<0.05)。與其他處理辦法相比,筆者認為放置多側孔靜脈留置針負壓吸引有以下優勢:①引流充分:持續負壓吸引使能使積液連續引流,皮瓣與胸壁間始終處于負壓狀態,皮瓣與胸壁均勻平整粘附,早期建立血供以利生長。②微創治療:只需一個常規換藥包,床邊一次性完成穿刺,就像平常靜脈留置針穿刺一樣簡單,創傷極小,幾乎無痛苦。③引流更加通暢:多側孔引流,引流管不易堵塞,不加壓包扎,引流管不易壓縮變形,可保持引流通暢。④無需再加壓包扎:單純負壓持續引流即能皮瓣與胸壁貼敷,無需再加壓包扎,更適合腋下和鎖骨下積液等不易固定加壓包扎區域。⑤取材方便:靜脈留置針和負壓引流器在各級醫院普遍應用。
綜合上述,發現皮下積液后,及時行多側孔靜脈留置針負壓吸引處理能明顯縮短治療時間,且創傷小不增加患者痛苦,易為患者接受。
[1]武正炎.普通外科手術并發癥預防與處理.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117-119.
[2]毛國璋.乳腺癌根治術后皮瓣下局部積液的治療體會.醫師進修雜志,2004,27(S1):56.
[3]張琴琴.平陽霉素治療乳腺癌術后皮下積液療效分析.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9,29(2):182.
[4]劉鵬熙,劉曉雁,歐陽慧英,等.生物蛋白膠對乳腺癌術后頑固性皮下積液的治療作用.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04,19(0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