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琳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種以對稱性關節炎為主要表現的異質性,系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呈全球性分布,是造成人類喪失勞動力和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1]。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及免疫學技術的進步,靶向治療已成為RA治療的新方法。我科自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對45例患者采用生物制劑英夫利西單抗治療,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45例患者中,男9例、女36例,年齡25~60歲,平均42歲;病程2~18年,平均10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國風濕學會1987年診斷標準[2],排除銀屑病型關節炎、結核病及嚴重活動性感染等。
1.2 方法
1.2.1 給藥方法 英夫利西單抗按3 mg/kg加人0.9%氯化鈉注射液250 rnl中靜脈滴注,第0、2、6周用藥1次。
1.2.2 調查方法 本研究采用專門為RA患者編制的《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生命質量量表》[3],該量表共有29條條目,包括生理、心理、社會和健康自我認識四個亞量表。該量表為自填量表,由經過培訓的專人負責發放量表,不識字者由受過專門訓練的工作人員根據患者意見填寫。所有入選患者在治療前及治療10周后進行問卷調查。生命質量量表中每一個問題,按1~5分5級評分,分數越低代表生命質量越好。計算各亞表分值,應用極距加權法[(最大值-最小值)±標準差]得出生命質量總分。為了消除干預前初始值的影響,兩組間生命質量比較采用改善值(干預前值-干預后值)表示。
1.2.3 統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均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患者治療前后生命質量分值比較采用t檢驗。
1.3 結果
表1 RA患者治療前后生命質量評分情況()

表1 RA患者治療前后生命質量評分情況()
生命質量 治療前(分) 治療后10周(分) P值12.7±5.63 9.0±3.35 <0.01心理功能 18.5±3.09 14.0±2.06 <0.01社會功能 16.7±4.03 12.2±4.08 <0.01健康自我認識 14.1±2.54 10.2±2.81 <0.01總體生命質量生命功能1.69±5.54 1.21±1.99 <0.01
本組45例患者均完成治療及量表,評分表見表1。45例患者均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僅有2例出現輸注后皮膚瘙癢,予減慢輸液速度處理,完成輸液治療后癥狀自行消失。
2.1 心理護理 由于該藥是一種新藥,目前國內使用較少,價格昂貴,初次使用時患者一般情緒緊張,反復使用患者擔心經濟和療效,因此心理護理尤為重要。因此,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需求采用心理疏導方法,幫助患者消除不良心理反應,并向患者詳細介紹英夫利西單抗的藥理作用、優點、治療過程、不良反應及應對方法,減輕患者心理壓力,熟悉掌握藥物配制及操作,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使患者順利完成治療。
2.2 輸注護理
2.2.1 藥物配制 注射用英夫利西單抗(100 mg/支)須在2~6℃冷藏條件下儲存。操作者應嚴格按照無菌操作規范,用專門配有的細針頭注射器,將10 ml的無菌注射用水沿瓶壁注入每瓶藥瓶,輕輕旋轉藥瓶,禁止搖晃,如有泡沫,放置5 min后,泡沫可漸漸消失。配置后的合格溶液應為無色或淡黃色,泛乳白色光。從0.9%250 ml生理鹽水抽出與無菌注射用水相同液體量,將英夫利西單抗的溶液全部注射到該液體中,輕輕混和,應現配現用。
2.2.2 藥物輸注 輸液使用帶有精確控制輸液速度的輸液器,并連接使用含無菌,無熱源,低蛋白結合率的專用精密過濾器。先選取靜脈,連接0.9%生理鹽水100 ml,穿刺成功后再輸注藥物。輸液嚴格按照表2進行。根據輸液時間調節速度。輸液結束后用0.9%生理鹽水100 ml沖管,以確保劑量。

表2 英夫利西單抗輸注速度安排表
2.2.3 病情觀察 英夫利西單抗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輸液反應、感染、心衰加重以及罕見的脫髓鞘病變,上述情況可以通過加強臨床監測得到控制[4]。所以在輸注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經常巡視,詢問患者感受。在用藥前后為患者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等并作好記錄,如出現發熱,寒戰,紅斑,蕁麻疹等,可通過減慢輸液速度或暫停輸液緩解癥狀,如出現胸痛,呼吸困難,抽搐等,應立即停止輸液,進行搶救。
生物制劑注射用英夫利西單抗是一種特異性阻斷腫瘤壞死因子(TNF)α的人鼠嵌合型單克隆抗體,通過抑止由TNF-α介導的免疫炎癥反應大刀治療或改善免疫炎癥類疾?。?]。本研究顯示45例RA患者接受英夫利西單抗治療10周后生命質量較治療前提高。由于此藥是人鼠嵌合制劑,在應用中可能引起過敏反應。有效的護理干預和嚴格的操作規程能有效地減少英夫利單抗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必須強調的是輸注英夫利單抗的執行護士必須具備一定的工作經驗,接受英夫利單抗藥理作用,不良反應,輸注方法等相關知識的培訓,能熟悉掌握輸注流程,輸注不良反應的處理,能配合搶救工作。從而避免不必要的醫療糾紛。
[1]陸再英,鐘南山.內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848.
[2]陳灝珠,林果為.實用內科學.第13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712.
[3]姜林娣,季建林,王吉耀,等.類風濕關節炎生命質量量表的編制.中國行為醫學科學雜志,1999,8(1):9-12.
[4]鮑春德.英夫利西單抗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與克羅恩病.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8,3(27):233-236.
[5]殷彤,陳友光,董振香,等.注射用英夫利西單抗.中國新藥雜志,2009,18(11):978-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