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鑫婭
院前急救指的是對于遭到災難事故、中毒、創傷、急癥等危及生命事件的患者,在其到達醫院前所實施的各項緊急救治措施,主要包括監護轉院和現場緊急救治等環節。院前急救的基本目標在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生命。本次臨床研究對院前急救中的護理措施和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將本次臨床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臨床研究選取我院急診科室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之間收治的200例患者為觀察對象,男120例,女80例,患者年齡范圍在18至72歲之間,平均年齡(44.5±12.4)歲?;颊呒膊☆愋桶?45例中毒,100例創傷,55例急癥。通過隨機分組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100例,且兩組患者疾病類型、年齡和性別等因素對比無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院前急救護理 護理人員首先要對患者情況進行評估,并為醫生的急救處理提供積極的配合,主要的急救護理措施包括:保持患者中樞神經系統功能,保持呼吸系統通暢,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建立靜脈通道,取適當的體位以維持其循環功能,對于創傷患者,應為其松解衣服,實施心電圖檢查,并進行電除顫,同時實施止喘、止嘔、止痛、止痙、止血、固定、包扎等對癥處理。
1.2.2 體位護理 依據患者病情,幫助其取適當的體位。對于猝死的患者,通常取仰臥位,即復蘇體位,并放置在木板或硬地板上,實施現場心肺復蘇;對于腦外傷的患者,通常取仰臥位或頭高足低位,墊高頭部15至30 cm,從而避免發生腦水腫,緩解顱內壓力;對于存在呼吸障礙的患者,通常取端坐位或半坐臥位,從而改善呼吸功能,提高肺活量,下移膈肌,緩解心臟負擔和肺淤血癥狀,減少靜脈回流;對于昏迷的患者,通常取側臥位或平臥位,向一側偏轉頭部,避免發生嘔吐物、分泌物進入氣管導致窒息;對于休克的患者,通常取中凹臥位,將頭胸部抬高,以保證呼吸系統通暢,改善患者的通氣功能,下肢抬高,以增加心輸出量,促進靜脈血液回流。
1.2.3 循環功能護理 對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應按醫囑實施抗心律失常、利尿、強心、降壓、擴血管等治療;對于心臟驟停的患者,可行電除顫和心肺復蘇術;對于需要建立靜脈通道的急診患者,盡可能使用靜脈留置針輸液,這樣不僅有助于快速輸入液體,而且能夠避免患者轉運、體位改變和躁動時針頭刺破血管或是脫出血管外,如有需要可建立多條通道;對于休克、創傷出血等危重患者,應建立有效的靜脈通路,從而通暢且快速地輸入液體,保證以最快的速度擴充血容量[1]。
1.2.4 轉運途中護理 轉運過程中應加強患者體征監測,以保證各類管道有效且通暢,避免管道移位、扭曲、阻塞、墜落、脫出等。患者轉運前要進行良好牢固,留取一定的引流管長度,防止患者翻身時發生過度牽拉,導致導管脫出,若導管不慎脫出,則不應隨意插入,從而導致患者發生細菌感染。建立人工氣道的患者需要輔助使用加濕器和霧化器,避免發生吸引不暢,或是黏稠的氣道分泌物結痂,并注意保持氧氣濕潤。適當減少氣管導管氣囊中的空氣量,避免氣囊膨脹或氣壓降低導致氣管黏膜壓迫,進而發生缺血性壞死?;颊咿D運過程中應加強生命體征監測,若其發生突然性的病情惡化,需立即實施途中的緊急救護,包括電擊除顫術、心肺復蘇術等。同時,在急診救治過程中,需要部分脫去患者的帽、鞋、衣服,特別是燒傷和創傷患者,衣服會遮蓋真實的出血點或創口,并會導致傷口污染的發生。所以,在搶救前應先將健側衣物脫去,再脫去患側衣物,若遇到緊急情況,可使用剪刀直接將衣袖剪開[2]。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7.0軟件對本次醫學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使用χ2檢驗方法對計數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若P<0.05,則表示數據之間差異具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3]。
2.1 臨床療效 實驗組患者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兩組患者對比具有明顯的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1所示。
2.2 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8%,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86%,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如表2所示。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對比分析(例,%)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比分析(例,%)
自本院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以來,本院急診科室加強了護理人員急救技能和急救知識的培訓工作,使醫療護理人員掌握了更加全面系統的院前急救技術,從而保證患者到達醫院前即能夠獲得優質的護理服務。這就要求護理人員要為患者創造出一個充滿責任心、愛心和關心的護理環境,并加強與患者及其家屬之間的交流,使患者真正感受到院前急救護理的實質,提高院前急救護理的安全性,體現護理人員工作的使命感,做到護患之間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最終提高患者對于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1]陳清秀.舒適護理模式在院前急救及轉運過程中的應用.大眾健康,2012,01(08):64-65.
[2]陳慧容.324例患者院前急救和轉診途中的監護護理.當代護士,2012,10(下旬刊):86-87.
[3]申云.優質護理服務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當代醫學,2012,18(27):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