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蓓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 pneumonia)簡稱為合胞病毒肺炎,該病屬于間質性肺炎,通常在兒童中發病率較高,但是新生兒中少有發病,嬰兒出生不久可發病,主要由于母體抗體對嬰兒無效[1]。國內外新聞中少有流行性爆發的報道。本文就我院2011年0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被確診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共80例患者進行護理分析,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我院2011年01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被確診為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患者共80例將其均分為兩組,對照組40例,男20例(50%),女20例(50%);年齡1~18歲,平均(9.3±1.6)歲;病程0~1個月,平均(0.5±0.2)月。觀察組 40例,男 19例(47.50%),女21例(52.50%);年齡1~17歲,平均(9.0±1.4)歲;病程0~1.4年,平均(0.6±0.1)月。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與身體狀況等一般資料進行比較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經心電圖、心肌酶學或實驗室病理檢查確診,符合陳燕菊著《循證護理有利于特色中醫護理的發展》內容。
排除標準:排除嚴重心律失常以及心力衰竭或對本研究治療藥物過敏等患者[2]。
1.3 護理方法
1.3.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均采用常規護理模式進行護理,其主要包括心理疏導和健康宣教以及飲食指導、藥物治療等方面的護理。護理人員根據患者的性格特點和年齡大小,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進一步消除患者的恐懼等不良情緒。為其營造舒適、安靜的治療環境并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3]。
1.3.2 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實施中醫循證護理方法[4],具體方法和步驟如下:
①提出問題:對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的患者主要為呼吸困難型即喘促日久、呼吸困難、食欲不振、失眠、情緒不良、反復性強等其給治療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患者在心理上容易抑郁、悲觀、對生活失去信心,首先檢查患者全身狀況記錄下生命特征、精神狀態,根據數據找到問題所在。②循證支持:經過數據庫文獻的系統查詢,尋找世界范圍內有關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中西醫結合的相關性文獻,注意文獻的先進性、時效性、可信性以及具有臨床的可操作性,運用所學知識理論結合實際對患者擬定具體的方法,確保護理的實施。③具體循證措施:a.必要時使用氧確保患者的呼吸暢通,幫助患者減輕心臟的承受壓,幫助患者進行正常的咳嗽排痰,必要時要給予患者藥物(如氣霧劑)輔助,并指導患者進行有效的咳嗽、排痰,讓患者盡量臥床或半坐,同時要注意不要讓患者對氧氣產生依賴性。這也是我們改善患者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b.按照辯證確定的證型確定所需藥物(以中藥為主),用溫水服藥。用藥后要注意觀察用患者的反應,盡量避免使用鎮靜劑一類的藥物。c.這類患者由于長期患病,病痛的折磨使他們的情緒容易煩躁、悲觀。按照中醫“心主神志,主血脈,喜傷心,悲傷肺”的說法,心氣是全身機能的動力所在,心血足了才會有助于疾病的治療,而肺心病患者由于呼吸困難、體虛、食欲不振會造成氣血不足。氣血不足就會焦慮不安、煩躁、給身體帶來損傷。如此一來就會病情加重,病情加重患者就會對自己失去信心,變得越來越悲觀導致心臟血脈血流不通。作為護理人員我們就要適當安慰患者,鼓勵他配合治療,安撫其煩躁的情緒。d.要預防肺炎并發癥的發生,注意患者有無頭痛、視力下降、煩躁不安、精神恍惚、昏迷等癥狀。還要預防肺性腦病發生,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率是否正常,有無心跳過速或過緩的癥狀。并注意觀察患者有無高、低血鉀,高、低血鈉等癥狀。防止電解質紊亂的并發癥的發生。e.除了以上所述,肺炎患者在生活中應該注意適當的休息,規律飲食,少吸煙,少喝酒,按時吃飯,多做戶外運動增強體質。如:羽毛球、跑步、乒乓球等,這些運動對身體都十分有益。可以增加抵抗力,增強體質。④效果的評價:運用中醫循證護理不但能夠有效的提高臨床護理質量,提升護理效率。也進一步增加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使得護理工作更加的系統化,值得于臨床推廣應用。
1.4 統計學方法 選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處理與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心癥狀改善情況、相關醫療知識的掌握、住院周期、患者及家屬滿意度等比較。如下表1,結果發現觀察組各項指標均優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護理干預后癥狀改善、相關知識掌握、住院天數及滿意度比較數值
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的主要病癥為胸悶、咳嗽、多痰、心悸、水腫等,但隨著發病的不同時期也會表現出不同的病癥。輕癥的病例會出現呼吸困難。中、重癥患者有較明顯的呼吸困難、喘憋、口唇青紫及鼻扇和三凹征,少數重癥患者還會出現并發性心力衰竭。胸部聽診多會有細小或粗、中度啰音,叩診一般無濁音,少數有過清音。中醫認為本病是本虛標實,病位于肺、脾、心、腎;緩解期為肺腎虛衰,本虛邪微。治療方法為健脾補腎;我們根據不同病癥進行適合的護理也就是“辯證施護”。對患者數據進行采集,搜集患者的病狀、體征、體質。資料搜集后就要對所搜集數據進行分析,這就叫做“辯證”的過程。搜集數據后要將其理順,提出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按照前面的分析進行施護。在施護的同時還可以對“辯證”的過程進行檢驗。檢定前面所做工作是否正確有效施護時要注意結合所收集的數據的特點,要有針對性,分步解決的同時還要注意總體的系統化。而循證護理是通過分析調查病癥、了解病患具體情況后進行研究、查閱資料、提出要解決的問題,并根據問題找到解決方案完善護理工作的過程。由此我們發現循證護理與辨證施護在基本觀念與中醫辨證施護在特點上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循證護理以“證據”為原則,以“實證”為依據。辨證施護則以“辨證”為原則,以患者的“證候”為依據。循證護理側重整體觀,而整體觀念又是中醫護理的基本特征,是辨證施護不可缺少的內容。循證護理提倡以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與辨證施護則倡導“天人合一”相一致。因此循證護理與辨證施護是相互融合,相互統一的。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將中醫循證護理理念應用與整個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其中一些問題也是值得我們注意的:一方面我們要根據辯證過程中獲得的資料進行整理,以保證患者病歷的真實性,根據癥狀類型提出問題,進行循證的支持觀察及應用治療[5]。因此許多醫護人員積累經驗是一項必不可少的內容,醫護人員要注意經驗的積累。循證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的首先要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換位思考,從患者的切身需要出發,有時候我們會因為統一化而忽略個體化護理。
總之:中醫護理是護理學中重要的部分,我們要充分發揮中西醫結合的優勢,注重傳統中醫的研究,保持我們的特色和優勢,將中醫傳統發揚光大。運用循證護理對于呼吸道合胞病毒流行病毒肺炎護理工作有很重要的意義。他與中醫辯證護理的完美結合使得護理工作更加系統化、真實化、高效率化,病患滿意度大大提高,相信不久將成為世界護理學的主流方向[6]。
[1]王小玲.循證護理在中醫護理實踐中的應用體會.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0,31(10):1655.
[2]陳燕菊.循證護理有利于特色中醫護理的發展.臨床醫學工程,2010,17(11):118.
[3]劉國華.上海市中醫病癥護理常規.第2版.上海:上海中醫藥大學出版社,2004:5.
[4]張耀,丹許虹.循征護理在中醫護理中的應用.醫學信息,2011,24(10):303.
[5]劉春華.淺談中醫護理在臨床中的作用.當代醫學,2010,16(13):142.
[6]陶虹江,陳俐.循證護理對中醫護理發展的作用探討.江蘇中醫藥,2011,43(10):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