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國民經濟的發展,患者和患者家屬對醫療服務提出新的要求。急診科作為救治急、危、重患者的第一線,其工作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1,2]。如何縮短急診救治患者得到確定性治療的時間進而改善患者的預后是學者們和急診科醫務人員關注的焦點問題。我院急診科自2011年11月開始實行綠色通道創傷管理模式。本研究筆者選擇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救治的89例外傷性脾破裂患者為觀察對象,探討綠色通道創傷管理模式在外傷性脾破裂患者中應用效果,現將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救治的89例外傷性脾破裂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患者均有明確的外傷史。②患者經相關檢查確診為外傷性脾破裂。③患者或/和患者家屬愿意積極配合醫務人員的指導和安排,治療依從性高。④本研究經過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標準:①患者非外傷性脾破裂。②患者為兒童、老年人、孕婦或者妊娠期婦女。③患者或/和患者家屬受文化程度、聽力或者智力等影響導致患者無法與醫務人員進行有效的溝通。④患者或/和患者家屬不愿意聽從醫務人員的指導和安排。其中,男65例,女24例,年齡為18~65歲,平均年齡為(38.65±12.57)歲。根據有無采用綠色通道創傷管理模式對外傷性脾破裂患者進行管理將符合上述納入標準和排除標準的患者分為A組和B組,兩組患者在性別構成和年齡方面具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干預方法 A組患者僅給予常規管理模式指導下進行醫療干預,而B組患者則接受綠色通道創傷管理模式指導下進行醫療干預。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救治時間、救治成功率、并發癥發生率和患者家屬對醫務人員提供醫療服務態度和方式的滿意度(采用醫療工作滿意度調查表來調查患者家屬對醫務人員提供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
1.4 統計學處理 與分析采用SPSS 16.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以絕對值或者構成比表示,如果計量資料呈正態分布且方差齊采用t檢驗,如果計量資料不符合正態性分布則用秩和檢驗,計數資料的比較則采用 χ2檢驗。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雙側檢驗。
2.1 兩組患者救治時間、救治成功率和并發癥發生率比較B組患者救治成功率明顯高于A組患者的,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B組患者救治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少/低于A組患者的,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救治時間、救治成功率和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2.2 兩組患者家屬對醫務人員提供醫療服務態度的滿意度比較 B組患者家屬對醫務人員提供醫療服務態度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的,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家屬對提供醫務人員醫療服務態度的滿意度
2.3 兩組患者家屬對提供醫療服務方式的滿意度比較 B組患者家屬對提供醫療服務方式的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患者的,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家屬對提供醫療服務方式的滿意度比較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因車禍、撞傷、擠壓和高空墜落等創傷人數也明顯增多[3,4]。其中,外傷性脾破裂是最常見的創傷類型之一,具有病情發展快、出血量多、易發生休克等特點,如果救治不及時或者不正確,將直接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5,6]。為此,優化外傷性脾破裂醫療干預意義重大,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的預后。
本研究筆者選擇綠色通道創傷管理模式應用前后(2010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我院救治的89例外傷性脾破裂患者為觀察對象,結果發現:B組患者救治成功率、患者家屬對提供醫務人員醫療服務態度和方式的滿意度均明顯高于A組患者的,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B組患者救治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少/低于A組患者的,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與既往研究結果一致[7]。究其原因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①綠色通道創傷管理模式的實施能夠做到由主治醫師直接決定開通綠色通道,在辦理就診卡后,讓患者在最短時間內完成所有檢查治療項目并且其他輔助科室能夠在第一時間及時給急診科反饋檢查結果,在明確診斷后能夠在第一時間給出處理方案,得到及時準確的救治,明顯減少并發癥的出現,而且還能夠提高患者家屬對提供醫務人員醫療服務態度和方式的滿意度。②急診綠色通道創傷管理模式的實施能夠減少急危重患者在診斷、轉運、治療過程中的時間,為外傷性脾破裂患者提供了寶貴的搶救時間,突出了“急”的特點,能夠在最短是時間內達到“救”的目的,明顯減少并發癥的出現,而且還能夠提高患者家屬對提供醫務人員醫療服務態度和方式的滿意度。
通過我院綠色通道創傷管理模式的應用,指示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改善醫療服務質量:①組建綜合急救部 由院前急救、急診科、ICU、手術室組成綜合急救部,由專人統一管理,負責做好各項協調工作,并抽調經驗豐富的高年資醫師,確保綠色通道創傷管理模式的實施。②外傷患者救治從院前急救的通氣和循環支持等最初的基本生命支持開始,同時,做好和急診科的溝通工作,告知患者的傷情和到達急診科的大概時間,以備急診科可以提前做好各項工作準備,患者一到急診科就能夠得到救治。③急診科在接到電話后與本科室和相關專業科室二線進行溝通,床旁彩超、X線機和心電圖等按電話預定時間到急診科待命,而CT檢查等相對大型檢查則預留待檢。同時,急診科準備好搶救推床、呼吸機、監護儀、氧氣、搶救藥品等急救物品,通知手術室準備手術。④外傷患者到達急診科后由本科和相關專科醫生預檢,第一時間完成相關輔助檢查,急診科完成術前準備工作,檢查結果出來后直接送手術室。⑤外傷患者如果需要緊急手術,急診科醫師和護理人員全程護送直接送入手術室,并通知手術室做好接診準備,如果外傷患者生命體征不穩定,又無手術指征,則直接送綜合ICU。
綜上所述,綠色通道創傷管理模式對外傷性脾破裂患者進行管理后能夠明顯縮短其救治時間,減少并發癥,提高救治成功率和患者家屬對醫務人員提供醫療服務態度和方式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1]郎鳳琴,王金珠,張靜,等.加強綠色通道建設與提高急診搶救成功率探討.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12(9):8422-8423.
[2]羅希芝,臧舒婷,等.急救服務體系建設現狀與發展對策.護士進修雜志,2011,26(3):226-227.
[4]黃金嬌,梁金清,陶品月,等.優化門急診流程管理的效果評價.護士進修雜志,2011,26(3):1170-1171.
[4]程貴友.創傷性脾破裂的外科救治體會.基層醫學論壇,2012,16(31):4211-4212.
[5]胡其峰.外傷性脾破裂的保脾手術治療.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4):97.
[6]袁世明.確保手術室急診綠色通道暢通的探討.華夏醫學,2012,25(2):283-284.
[7]馬威,黃雪蓮,黃濤.急診綠色通道創傷管理模式對創傷患者臨床療效的影響分析.中外醫療,2012,5(15):11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