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小花
護理操作技能作為護理工作中的重要內容,具有技巧性強、難度大等特點,所以,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理論基礎,熟練完成各項護理操作技能,這樣才可以在緊急搶救過程中,做到有條不紊,給予及時、有效的救治[1]。目前,護理人員技能培訓和考核主要集中在訓練考核、臨床考核,這也是評估護理人員操作能力的常用方法[2]。本研究中,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間,我院晉升護理師前的護理人員,給予護理部的規范、系統的培訓和考核,取得了較好的培訓效果,現將結果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期間,我院晉升護理師前的80例護理人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科內培訓、隨機考核)和觀察組(護理部培訓、隨機考核),每組各40例。40例對照組中,年齡23.0~25.0歲,其中本科13人、大專22人、中專5人;40例觀察組中,年齡23.0~25.0歲,其中本科12人、大專23人、中專5人。在年齡、學歷方面,兩組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培訓及考核方法 護理部主任、科室護士長、其他科室護士長組成,到各個病房逐個考核,考核人員打分的平均值為被考核人員的測試分值。培訓和考試時間為半年。對照組采用科內培訓,觀察組采用護理部培訓,最終考核是隨機抽取,培訓項目和考核時間預先制定,從護理準備(總分8分)、操作步驟(總分50分)、整理(總分6分)、質量(總分16分)、理論(總分20分)等方面,對培訓內容進行考核,每項考核成績相加,計算平均分,得出被考核者的總成績[3]。
1.3 觀察指標及考核成績評分標準 對兩組考核成績的優良率,以及每步測試的分值及總成績,進行觀察和比較??己顺煽兎譃閮炐?、良好、中等、差四個等級:①優秀:95~100分。②良好:90~94分。③中等:85~89分。④差:<85分。優良率=優秀+良好。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考核成績分級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測試成績的優良率明顯升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1。
2.2 兩組每步測試的分值及總成績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質量、理論測試分值及總成績均明顯升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2。

表1 兩組考核成績分級比較(例,%)

表2 兩組每步測試的分值及總成績比較(分,均數±標準差)
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成績優良率明顯提高,P<0.05,充分說明護理部的規范化培訓,系統的分段培訓,每次考核后及時總結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問題進行相應培訓、考核,通過系統的整體培訓方式,有助于培養和提高護理人員規范化的操作技能水平,提高操作技能的熟練度和理論水平,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素質,通過統一的考核標準,及時發現護理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改進,提高護理人員的專業能力和整體素質[4]。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質量、理論測試分值及總成績均明顯升高,P<0.05,結果證實護理部系統培訓更利于護理人員掌握操作技能,在質量和理論測試方面,兩組存在明顯差異,更說明系統培訓加深了對知識的認識,并且在培訓過程中,積極思考問題,既掌握了理論知識,又能熟練地運用于實踐操作中[5]。總而言之,系統的技能培訓和規范的考核方案,有助于提高護理人員的操作技能和理論水平,提高護理質量。
[1] 楊淑美.試論在職護理人員護理技能的最佳培訓與考核的方式與方法.國際護理學雜志,2011,30(3):427.
[2] 劉校瑾.淺析護理操作技能培訓及考核方案.中國現代醫生,2011,5(3):236.
[3] 徐士華.護理技能培訓與考核方法的探討.全科護理,2011,9(9):2314.
[4] 廖瑞熹.護理技能培訓考核方法改進及效果.醫學信息,2010,12(2):3837.
[5] 阮文樂.護理操作技能培訓與考核方案的探討研究.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0,12(2):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