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建勤 (上海圖書館 上海 200031)
圖版及圖是圖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豐富文獻形式、強化視覺效果、便于理解文獻內容等優點,同時也使編目工作更具復雜性[1]。在CNMARC(China Machine-Readable Catalogue,中國機讀目錄)書目數據格式中,圖版及圖涉及的字段主要有105和215字段。由于規則及認識差異,無論是在術語及其定義方面,還是在具體數據編制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問題。
《中國文獻編目規則》 (第2版)(以下稱為“編目規則”)“附錄5 主要名詞術語”中沒有收錄圖版、圖這兩個術語,但收錄了樂譜、照片等術語及其定義,但在正文2.5.2.1條款中規定圖版屬于載體形態項其他形態細節著錄單元所描述的數據元素,并明確圖版為“無頁碼或單獨編頁碼”[2]43。《國際標準書目著錄》(International Standard Bibliographic Description)(2011年統一版)(以下稱為“ISBD統一版”)“附錄E 詞匯表”收錄了插圖(似乎等同于“編目規則”的“圖”)、圖版這兩個術語,規定插圖(illustration)為“在資源中出現的示意圖、圖片或其他圖形表示”[3]220。明確圖版(plate)是“包含插圖的葉,有或沒有說明文字,它既不是正文前書頁的部分,也不是主要書頁或書葉序列的部分,也不是文字書葉的配頁的組成部分”[3]231,同時規定圖版屬于載體形態項的第一著錄單元“資料數量”①。由此可見,在圖版范圍的限定方面,“編目規則”和“ISBD統一版”基本一致,但在著錄單元上存在差異。
總之,圖屬于圖片內容的表達形式,因而屬于載體形態項的其他形態細節著錄單元,而圖版則更強調與正文不同的編碼方式,至于圖版所包含的圖片具體類型可以在其他形態細節著錄單元中予以描述,因此圖版屬于載體形態項的第一著錄單元數量及特定文獻類型標識。
“ISBD統一版”沒有詳細規定插圖的具體類型,僅舉出一些示例,如地圖、設計圖、摹真件、肖像、樂譜[3]147。“編目規則”和《新版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以下稱為“CNMARC手冊”)則較為詳細地列舉了圖的具體類型及其代碼。
“編目規則”2.5.2.1條款較為詳細地列舉了圖的具體類型,包括多種歸類標準,主要有:①顏色標準,如彩圖;②篇幅標準,如折圖(即“圖幅大于題名頁而折疊于圖書內的圖”);③內容形式標準,如紋章、摹真、地圖、樂譜、肖像、照片;④編碼方式標準,如狹義的插圖(即“正文內計算頁數的插圖”)、 夾圖(正文內不計算頁數)和圖版(無頁碼或單獨編頁碼)[2]43。此外,《普通圖書著錄規則》(GB/ T 3792.2-2006)還列舉了位置標準,如冠圖、插圖、附圖[4]。
CNMARC書目數據格式的105字段“圖表代碼”(0-3字符位)列舉的具體類型同樣包括多種歸類標準,主要有:①內容形式標準,如地圖、肖像、航行圖、設計圖、樂譜、摹真、盾徽、譜系表、表格等;②編碼方式標準,如圖版;③載體標準,如錄音資料(如書內附帶的唱片、錄音帶)、透明圖片。此外,其還設有總括性的“圖表”、“無圖”和“不需賦值”等3個代碼。

表1 圖版和圖具體類型對照表
總體而言,CNMARC的105字段“圖表代碼”“通常與文獻的載體形態描述中的術語有關”[5]62,包括載體形態項的數量及特定文獻類型標識、其他形態細節、附件3個著錄單元。
“編目規則”和“CNMARC手冊”存在一定的對應性(如內容形式標準、編碼方式標準),但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如內容形式標準劃分的具體子類不盡相同),詳見表1。
筆者建議編目規則以“ISBD統一版”為指導,引入圖版、圖、彩圖等概念,調整圖版的著錄位置,即將圖版列入載體形態項數量及特定文獻類型標識著錄單元的描述內容。
進一步加強“編目規則”與CNMARC的協調,力爭CNMARC的105字段“圖表代碼”和“編目規則”其他形態細節著錄單元基本一致。具體而言,除CNMARC的105字段“圖表代碼”列舉的錄音資料、透明圖片等載體標準外,努力協調解決航行圖、設計圖、譜系表、彩圖、折圖等差異,或對應增刪,或以注釋和使用說明等形式予以明確。
應注意的是,“ISBD統一版”專門編有彩圖著錄規則,其5.2.4.1條款明確規定“如果一些或全部插圖是彩色的,可以指出。如果只有一些插圖是彩色的,那么該信息可以著錄在括號內”[3]148。筆者建議“編目規則”借鑒“ISBD統一版”,更新修改相關規定,如明確彩圖一般為限定詞,不再作為獨立的類型,除非全部或主要是彩圖。
例1:
215##$a224頁$c圖 (部分彩圖)
例2:
215##$a200頁$c彩圖
說明:全部為彩圖
或
215##$a200頁$c圖 (全部彩圖)
說明:若彩圖只能作為限定詞
圖版及其數量應著錄于載體形態項數量及特定文獻類型標識著錄單元(CNMARC的215字段$a子字段),并可在載體形態項其他形態細節(215字段$c子字段)中具體描述圖版所涉及的具體類型。通常情況下,圖版可著錄于215字段$a子字段末尾,無論圖版是集中冠于正文前或附于正文后,還是分散在書內各處。圖版數量以阿拉伯數字表示。未標明頁碼的,則可由編目員統計頁碼,著錄于“[ ]”內。具體如例3、例4。
例3:
215## $a12, 100頁, 15頁圖版$c圖, 地圖$d26cm
例4:
215## $a210頁, [8] 頁圖版$c地圖, 肖像$d19cm
綜合著錄多卷圖書時,若各卷(冊)單獨編碼,首先著錄總冊數,再在“( )”內依次著錄各冊頁數和圖版數量,圖版數量前用“,”分隔;除第1冊外的各冊的頁數之前用“;”分隔。按照“編目規則”2.5.1.4條款規定,若超過3冊(不包括3冊),只著錄總冊數[2]42;依“ISBD統一版”5.1.4.2.2條款②規定,此時仍然可以在“( )”內著錄圖版數量。綜合著錄的多卷圖書,若各冊連續編碼,則先著錄總冊數,再在“( )”內著錄總頁數。此時,若圖版數量容易獲知(如各冊圖版連續編碼或容易統計等),似乎也應該允許著錄于總頁數之后,其前以“,”分隔,具體如例5、例6。
例5:
215## $a2冊 (278頁, [8]頁圖版 ; 452頁, [18]頁圖版)$c地圖$d19cm
例6:
215## $a3冊 (857頁, 24頁圖版)$c地圖$d26cm
應注意的是,著錄時必須以受編圖書為依據,影印底本的圖版情況必要時可著錄于附注項,如例7。
例7:
215##$a2冊 (472 ; 566頁)$c肖像$d22cm
說明:受編圖書為影印本。底本肖像原為圖版(正文前,沒有編碼),影印本所有頁碼重新編碼,并將肖像納入正文編碼系統,因此不再屬于圖版。
3.3.1 重要性和對應性是215字段$c子字段和105字段的“圖表代碼”的著錄原則
“ISBD統一版”5.2.3.1條款明確指出,“如果資源有插圖,可以在特定資料標識后著錄縮略詞‘ill.’(插圖)(或另一種語言的等同詞)。可以不考慮次要的插圖。”[3]147“編目規則”也有類似規定,如1.5.2條款規定“其他形態細節應根據其在文獻中的重要程度著錄于數量及特定文獻類型標識之后”[2]17。可見,重要性是其他形態細節(215字段$c子字段)的重要著錄原則。
為了保證CNMARC書目數據編制的協調統一,105字段的“圖表代碼”填寫應優先對應于215字段$c子字段數據元素。換言之,215字段$c子字段描述的內容應在105字段的“圖表代碼”中優先對應錄入。
3.3.2 數量控制和順序性是重要考慮因素
“CNMARC手冊”規定,105字段的“圖表代碼”最多可以填寫4位,若適用多個代碼,則按代碼字母順序依次選擇[5]62。“編目規則”2.5.2.1條款明確要求“書中含有多種類型的圖時,可依次著錄,用逗號分隔;種類超過三種,可統一著錄為圖或圖表”[2]43。從條文本身來看,“編目規則”雖然規定了著錄數量,但對著錄順序(即“依次”)的規定相對含糊,是2.5.2.1條款羅列的順序(即插圖③、折圖、彩圖、紋章、摹真、地圖、樂譜、肖像、照片),還是書內圖的排列順序,或者擴大理解為CNMARC105字段的“圖表代碼”的字母順序④。筆者建議以重要性、順序性和對應性等原則和方法著錄215字段$c子字段和填寫105字段的“圖表代碼”。
具體地說,若認為重要(如頁碼較多或有編號),215字段$c子字段可分別描述包括圖版在內的圖的具體類型,按圖或彩圖或圖(部分彩圖)、地圖、肖像、樂譜、摹真、紋章⑤(對應的105字段的“圖表代碼”分別為a、b、c、g、h、i)等順序著錄,一般不超過3種。若書內所含各種類型的圖已全部著錄,不再著錄“圖”。 依“ISBD統一版”5.2.3.3條款規定,插圖或特定類型的插圖數量可以著錄于其他形態細節[3]147。
105字段“圖表代碼”的填寫一般應與215字段$c子字段對應,以圖表代碼的字母順序填寫“圖”的具體類型(包括圖版),最多不超過4種,如例8、例9、例10。
例8:
215##$a12, 100頁, 15頁圖版$c圖, 地圖, 肖像
105##$aabcf
說明:除地圖、肖像外,還有其他類型的圖。
例9:
215##$a210頁, [8] 頁圖版 $c地圖,肖像
105##$abcf
說明:只有地圖、肖像,因此不再著錄“圖”。
例10:
215##$a541頁, [72] 頁圖版 $c彩圖, 地圖, 肖像 $d29cm
105##$aabcf
說明:全部為彩圖。
注釋:
①“編目規則”稱為數量及特定文獻類型標識。
② 5.1.4.2.2條款規定“如果認為有必要記錄有圖版出現,但不記錄每一卷的頁碼編號,可以將它們著錄于括號內”,并附例“.—4 vol.(with 24 leaves of plates)”。
③ 依2.5.2.1條款規定,此處“插圖”指的是“含正文內計算頁數的插圖和不計算頁數的夾圖”。
④ CALIS 為此規定“文獻內有多種圖形,應按圖(部分彩圖)、地圖、肖像、摹真等順序逐一列出”,“難以列出圖的類型時,著錄為‘圖’”。
⑤ 酌情補充航行圖、設計圖、譜系表(對應的105字段的“圖表代碼”分別為d、e、j)等。
[1]李冰輝.涉“圖”中文圖書編目探討[J].圖書館建設,2011(9):41-44.
[2]國家圖書館《中國文獻編目規則》修訂組編.中國文獻編目規則[M].2版.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5.
[3]國際圖書館協會和機構聯合會.國際標準書目著錄[M].2011年統一版.顧, 譯.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2012.
[4]胡廣翔.GB/T3792.2-2006 普通圖書著錄規則[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7:179.
[5]國家圖書館.新版中國機讀目錄格式使用手冊[M].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