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莉,王瑞英,薛紅梅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眾多心血管疾病最終的轉歸,5年存活率與腫瘤相似[1],已經成為許多國家的主要公共衛生問題,不僅有較高的致殘率和致死率,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同時也使國家醫療負擔逐年加重[2]。研究發現[3,4],高敏C反應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為急性炎癥反應的指標之一,與心血管系統疾病密切相關,甚至被認為是心腦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CHF患者體內人糖類抗原125(CA125)會升高,但二者的關系尚不明確。本文旨在探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高敏C反應蛋白、CA125水平與心功能的關系。
1.1 研究對象 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4月CHF住院患者89例,男46例,女43例,年齡36歲~78歲(59.8歲±7.2歲)。冠心病35例,高血壓性心臟病27例,擴張型心肌病16例,風濕性心臟病11例。心功能分級按美國心臟病學會紐約(NYHA)分級標準,Ⅱ級37例,Ⅲ級32例,Ⅳ級20例。另選同期體檢健康者30名為對照組,男16名,女14名,年齡41歲~72歲(60.3歲±6.3歲)。所有研究對象均排除糖尿病、痛風、感染、慢性呼吸系統疾病、肝腎功能不全、惡性腫瘤、風濕及免疫性疾病。
1.2 檢測方法 所有入選對象均空腹采集靜脈血2mL(K3-EDA抗凝,BD真空采血管)。hs-CRP采用膠乳免疫比濁定量法(正常參考值<8.5mg/L),儀器為貝克曼公司全自動生化分析儀;CA125采用微粒子酶聯免疫化學發光法(正常值<35 U/L),采用美國雅培公司AXSYM CA125TM試劑盒。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分析,正態分布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用LSD法進行兩兩比較。
2.1 不同心功能組間血清hs-CRP、CA125水平比較 CHF患者各心功能組血清hs-CRP、CA125水平均較正常對照組升高(P<0.05);不同心功能組間進一步比較,心功能Ⅲ級組、Ⅳ級組高于心功能Ⅱ級組(P<0.05),心功能Ⅳ級組高于心功能 Ⅲ級組(P<0.05),隨著心功能分級增加,CHF患者血清hs-CRP、CA125水平升高;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不同心功能組間血清hs-CRP、CA125水平比較(±s)

表1 不同心功能組間血清hs-CRP、CA125水平比較(±s)
組別 n hs-CRP(mg/L) CA125(U/mL)正常對照組 30 4.32±2.14 9.58±3.12心功能Ⅱ級組 37 10.78±4.461) 22.72±10.421)心功能Ⅲ級組 32 16.21±5.761)2) 50.73±22.151)2)心功能Ⅳ級組 20 20.03±6.541)2)3) 181.31±92.111)2)3)與正常對照組比較,1)P<0.05;與心功能Ⅱ級組比較,2)P<0.05;與心功能Ⅲ級組比較,3)P<0.05
2.2 不同CHF病因組間血清hs-CRP、CA125水平比較 不同病因引起CHF患者血清hs-CRP水平有變化,但各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CA125水平在擴張型心肌病最高,冠心病較高,高血壓性心臟病次之,風濕性心臟病最低。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不同病因CHF患者hs-CRP、CA125含量比較(±s)

表2 不同病因CHF患者hs-CRP、CA125含量比較(±s)
組別 n hs-CRP(mg/L) CA125(U/mL)11 10.31±8.19 20.41±6.64高心病組 27 11.83±9.26 60.32±4.311)冠心病組 35 13.34±7.52 110.31±84.791)2)擴心病組 16 10.03±7.49 169.43±65.521)2)3)與風心病比較,1)P<0.05;與高心病比較,2)P<0.05;與冠心病比較,3)P<0.05風心病組
C反應蛋白(CRP)是肝細胞合成的一種非特異的炎癥蛋白,可在急性感染、創傷、心肌梗死時顯著升高,它在炎癥過程中有多種作用,亦可直接參與心肌的病理損害[5]。采用超敏感檢查方法可檢測到體內低濃度的CRP,反映體內CRP微小變化,稱為hs-CRP。hs-CRP已作為一項敏感指標廣泛應用于臨床,在全面判斷心血管事件方面起到重要作用[6]。CA125是一種高分子量的粘蛋白樣糖蛋白,存在于體腔上皮起源的各種組織以及這些組織發生的腫瘤中[7],是常用于檢測婦科及消化道腫瘤的重要指標。1999年Nagele等[8]在心臟移植中首次發現嚴重心功能不全患者CA125升高,心力衰竭越嚴重,CA125水平升高越明顯,心功能改善后逐漸下降至正常,提出CA125可作為臨床監測心功能不全及心臟移植患者血流動力學和心功能改變的指標之一。
本研究顯示心力衰竭患者血清hs-CRP及CA125含量較正常人水平升高,隨著心功能分級增加,血清hs-CRP、CA125水平升高,提示hs-CRP、CA125與心功能密切相關,可作為反映心功能的指標。此外,hs-CRP僅隨著心功能改變而變化,與病因無關,這與袁立群等[9]研究結果一致,這可能與炎癥反應導致心肌細胞損傷,增加心肌細胞凋亡,加速心功能異常有關。而不同病因引起的CHF炎癥反應作用基本一致,因此不同病因組間hs-CRP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血清CA125的水平最高者為擴張型心肌病,較高為冠心病,高血壓心臟病次之,風濕性心臟病最低。這與王一波等[10]的研究結果相同。其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不同病因導致CHF的病理過程不同有關。高血壓心臟病和風濕性心臟病受前后負荷影響,繼發出現心肌細胞壞死導致心臟擴大,擴張型心肌病和冠心病則原發于心肌細胞受損,因此不同病因組間CA125水平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有研究顯示,CHF是一個炎癥過程,病理機制復雜,常有神經、內分泌激素的分泌和其他器官功能改變。心功能不全時,機體內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內皮細胞及心肌細胞均合成和釋放TNF-α、IL-2及IL-6。當心輸出量下降,組織灌注不足,特別在是肝缺血、缺氧的情況下,肝細胞在 TNF-α、IL-2、IL-6等細胞因子的作用下快速合成和分泌CRP,使血清中CRP水平顯著升高。而IL-6能促進CA125分泌細胞增生。血清CA125濃度與患者是否有胸腔積液密切相關,胸腔積液患者其水平明顯高于非胸腔積液者,可能與胸腔積液刺激胸膜間皮細胞大量分泌CA125并滲透入血有關。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在CHF的心室重塑中,心肌細胞的適應不良性肥大是由于原癌基因的超常表達,造成心肌細胞由成熟型轉變成胚胎型所致,而CA125的升高表達了來源于中胚層的某種幼稚細胞增殖異常活躍[11]。目前還不清楚神經內分泌作用、炎癥細胞因子假說和原癌基因表達存在何種相互聯系和作用重疊。
hs-CRP水平升高不僅可以見于急性感染、創傷、心肌梗死等,也見于CHF,而CA125水平升高,不僅需要考慮婦科及消化系統腫瘤,也可能是CHF。結合hs-CRP及CA125水平可以評價心功能嚴重程度,并可結合CA125水平及病史區別病因。hs-CRP及CA125均可在炎癥因子的介導下升高,是否可以通過適當抗炎癥治療CHF,改善心功能,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1]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治療指南[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7,35(12):1076-1095.
[2]Li JJ,Fang CH.C-reactive protein is not an inflammatory marker but also a direct caus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d[J].Med Hypotheses,2004,62:499-506.
[3]李建忠,郜紅琴,馬菊芬.血漿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應蛋白與心腦血管疾病關系的探討[J].長治醫學院學報,2007,21(3):224-225.
[4]Ishikawa C,Tsutamoto T,Sakai H,etal.Plasma C-reactive protein is an independent prognositic predictor in patients with dilated cardiomyopathy[J].J Card Fail,2004,10(5suppl):s161.
[5]邊雙雙.超敏C反應蛋白對心力衰竭患者的危險分層及預后判斷[J].杭州師范學院學報,2007,27(1):13-15.
[6]Bast RJ,Feeney M,Lazarus H.Reactivity of a monoclonal antibody with human ovarian carcinoma[J].J Clin Invest,1981,68(5):1331-1337.
[7]Nagele H,Bahlo M,Klapdor R,etal.CA125and its relation to cardiac function[J].Am Heart J,1999,137(6):1044-1049.
[8]袁利群,葉劍榮.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檢測在心衰病人診斷中的應用 [J].湖南師范大學學報(醫學版),2010,3(1):32-35.
[9]王一波,金美玲,沈衛峰.血清CA125水平與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關系初探[J].臨床內科雜志,2006,2(23):99-101.
[10]高原,肖謙.超敏C-反應蛋白與心血管疾病[J].西藏醫藥雜志,2003,24(2):16-17.
[11]Yamazaki T,Komurol,Yazaki Y.Molecular mechanism of cardiaccellular hypertrophy by mechanical stress[J].J Mol Cell Cardiol,1995,27: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