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峰
(中國煤炭科工集團 太原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6)
行星傳動以功率體積比大的優點廣泛應用于各類減速器,行星傳動主要構件有太陽輪、行星輪、內齒圈、行星架等。行星架為行星傳動的主要構件,承受外力矩最大,其結構形式和制造質量對行星輪間載荷分配及傳動裝置承載能力、噪音和振動等有很大影響。合理的行星架結構應該質量輕、剛性好、便于加工和裝配。目前,常見的行星架結構形式有雙壁整體式、雙壁剖分式和單壁式,本文主要對礦用NGW 型雙壁整體式行星架的結構進行探討,雙壁整體式行星架剛性好,受載后變形較小,有利于行星輪上載荷均勻分布,有效減小振動和噪聲。
NGW 型雙壁整體式行星架由兩側壁通過中間連接梁連接在一起,調研結果表明,目前國內礦用NGW 型行星架常用圖1所示的四種結構,圖1(a)屬于基本結構, 廣泛應用于各種行星減速裝置, 圖 1(b)、(c)、(d)為不同制造商的優化結構。比較各結構可見,四種行星架兩側壁及輸出部分結構基本一致, 圖(b)、(c)、(d)三種行星架優化點均在連接梁結構。
本文選用一型礦用運輸減速器行星架為藍本,按圖1所示的四種不同的結構建立三維實體模型進行分析。減速器行星級輸入功率P0=45 kW,輸入轉速n0=1453 r/min,輸入扭矩T0=295.8N·m, 太陽輪/行星輪/內齒圈齒數分別為19/22/65,模數為3mm,中心距64 mm,行星輪數目為3,行星架輸出。

圖1 礦用NGW 型行星架結構
行星架受力源自行星輪,不考慮均載系數情況下:Ftac=Ftbc=1000Ta/Csra=1000×295.8/(3×28.5)≈3456N其中: Ta—太陽輪傳遞的轉矩(N·m);Cs—行星輪數目;ra—太陽輪的分度圓半徑,本例28.5mm;Ftac—太陽輪給行星輪的切向力;Ftbc—內齒圈給行星輪的切向力。
行星架受力點為兩側壁承載軸承安裝孔,行星架受力點與行星輪中性面距離相等則有:
切向方向: RH左=RH右=Ftac=Ftbc=3456 N。
徑向方向:太陽輪給行星輪的徑向力Frac與內齒圈給行星輪的徑向力Frbc等值反向,合力為零,則有RV左=RV右=0。
本文采用有限元法對不同行星架進行分析,直觀反映行星架受力后應力以及變形情況。行星架的材料統一選用ZG310-570,該材料屈服極限σs=310Mpa,彈性模量: E=2.0×1011Pa, 泊松比: 0.3, 密度: 7800kg/m3。
簡化模型輸出部分為圓柱孔,對該處施加切向、徑向以及軸向零位移約束,分別在兩側壁三對承載孔上按余弦函數分布方式施加面應力載荷,載荷按照惡劣工況施加,載荷系數取2.0,偏載系數取1.5。施加約束和載荷后的行星架部件有限元分析應力和變形結果如圖2~圖5所示。

圖2 結構a 應力和變形云圖

圖3 結構b 應力和變形云圖

圖4 結構c 應力和變形云圖

圖5 結構d 應力和變形云圖
云圖表明,雖然結構不同,但各行星架最大應力值和綜合位移值位置基本一致。表1 列出四種結構的質量、最大應力值和最大綜合位移值,分析數據可得,即使在極限工況下,該行星架的安全系數也較高。以結構a為基準,計算偏差值,計算方法為:

表1 四種結構質量、最大應力及位移值

表2 b、c、d 結構相對于a 結構偏差

式中:X為b、c、d。表2為各結構相對于結構a的偏差值。
綜合分析上述內容可得,結構b 和結構d 屬于優化較好的結構。結構b 雖然最大應力值增加了12%,但壁厚均勻,便于鑄造,且該結構應力值分布均勻;結構d最大應力值減小3.2%,雖然綜合位移值增加14.3%,但結構簡單,連接梁處大量采用直線段,可以采用多種手段加工,該結構特別適合鍛造行星架的加工。
一般礦用行星架安全系數較高,因此,行星架結構優化主要方向為提高結構的整體剛度、減輕結構重量和優化行星架的加工工藝性。
[1]饒振鋼.行星齒輪傳動設計[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
[2]華劍,周思柱,李超.基于SolidWorks的行星架有限元分析及優化設計[J].煤礦機械,2011,2.
[3]蔣仁科,林騰蛟,榮崎.同軸雙輸出行星齒輪減速器結構優化設計[J].機械研究與應用,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