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林
(遼寧建筑職業學院,遼寧 遼陽 111000)
1986年,3D打印技術誕生,但直到20 世紀90年代才被關注,應用也主要局限在工程、建筑業和制造業、航空航天模型設計等領域,那時叫 “快速成型”技術。直到2010年11月,世界上第一輛由3D打印機打印而成的汽車Urbee 問世,3D打印引起了廣泛關注。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3D打印技術的發展和激光技術的進步,研究人員不滿足于3D打印只用于原型制造,也不再局限于生產工業模具,而是向更廣闊的領域拓展。比如,打印立體人像、教具、打印假牙和骨關節替代品等。開始嘗試用3D打印技術將金屬材料直接制造成零件,即金屬結構件直接制造。
“3D打印”是通俗名稱,其學術名稱為快速成型(Rapid prototyping)技術,也稱為增材制造技術,是一種不再需要傳統的刀具、夾具和機床就可以打造出任意形狀,由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生成零件或物體的三維模型數據,通過成型設備以材料累加的方式制成實物模型的技術。
“3D打印”層層印刷的原理和噴墨打印機類似,打印機內裝有液體或粉末等 “打印材料”,與電腦連接后,通過電腦控制采用分層加工,疊加成型方式來 “造型”,會將設計產品分為若干薄層,每次用原材料生成一個薄層,一層層疊加起來,最終把計算機上的藍圖變成實物。
3D打印是一種直接數字化制造技術,是利用光固化和紙層疊等技術的快速成型裝置。
每一層的打印過程分為兩步,首先在需要成型的區域噴灑一層特殊膠水,膠水液滴本身很小,且不易擴散。然后是噴灑一層均勻的粉末,粉末遇到膠水會迅速固化黏結,而沒有膠水的區域仍保持松散狀態。這樣在一層膠水一層粉末的交替下,實體模型將會被 “打印”成型,打印完畢后只要掃除松散的粉末即可 “刨”出模型,而剩余粉末還可循環利用。加工過程僅需確定所需塑料、樹脂、金屬等物料,材料耗費僅相當于傳統制造的十分之一,而誤差可輕易控制到0.1mm 之內。它無需生產線,亦可制造那些常規方法無法生產的奇形怪狀的零件。

圖1 3D打印原理Fig.1 3D print principle
打印耗材膠水和粉末(金屬或塑料等可黏合材料)都是經過處理的特殊材料,不僅對固化反應速度有要求,對于模型強度以及 “打印”分辨率都有直接影響。3D打印技術能夠實現600dpi 分辨率,每層厚度只有0.01mm,即使模型表面有文字或圖片也能夠清晰打印。受到噴打印原理的限制,打印速度勢必不會很快,較先進的產品可以實現每小時25mm 高度的垂直速率,而且可以利用有色膠水實現彩色打印,色彩深度高達24位。

圖2 3D打印產品Fig.2 3D print products
設計師使用電腦軟件設計出數字化3D模型,就像給模型做CT 掃描一樣,由另外一個軟件程序將數字化3D模型水平切片,通過網絡參數傳送,向3D打印機輸出指令,打印機的 “噴頭”可以前后上下左右六個方向移動,以滿足不同位置的打印需求,使特定金屬粉或可塑性高的材料熔化,逐層疊加 “鑄造”,最終把電子模型圖變成實物。比如顧客要打印一個真人3D模型:
手持3D掃描儀,圍繞顧客360 度旋轉掃描后,照相者的立體數據就出現在電腦屏幕上,掃描過程大概有十幾分鐘。經過軟件處理的三維模型,點擊打印,材料通過噴頭被逐層噴出擠壓堆積成型,3D打印機根據電腦中的模型來打印出最終成品,需要三四個小時。
在3D打印領域,材料是技術的核心之一,可以使用很多種材料,如陶瓷、鋼化玻璃、石膏、無機粉料、ABS 塑料、PLA(聚乳酸)、尼龍、玻璃填充聚胺、光固化材料、銀、鈦、鋼、蠟、干膜和聚碳酸脂等。目前打印出來的材料以ABS(熱塑料)和樹脂為主,材質在機器內“熔化”,通過不同比例的材料混合,可以產生出將近120 種軟硬不同的新材料。
目前,3D打印的耗材還只限于光敏樹脂、塑料等。比如模具制造中,最重要的金屬模具制造,由于受限于打印耗材,一直無法進行產業化。
(1)優點:一是最直接的好處就是節省材料,不用剔除邊角料,提高材料利用率,通過摒棄生產線而降低了成本;二是能做到很高的精度和復雜程度,除了可以表現出外形曲線上的設計;三是不再需要傳統的刀具、夾具和機床或任何模具,就能直接從計算機圖形數據中生成任何形狀的零件;四是它可以自動、快速、直接和精確地將計算機中的設計轉化為模型,甚至直接制造零件或模具,從而有效的縮短產品研發周期;五是3D打印能在數小時內成形,它讓設計人員和開發人員實現了從平面圖到實體的飛躍;六是它能打印出組裝好的產品,因此它大大降低了組裝成本,它甚至可以挑戰大規模生產方式。
(2)缺點:任何一個產品都應該具有功能性,而如今由于受材料等因素限制,通過3D打印制造出來的產品在實用性上要打一個問號。①強度問題:房子、車子固然能 “打印”出來,但是否能抵擋得住風雨,是否能在路上順利跑起來? ②精度問題:由于分層制造存在“臺階效應”,每個層次雖然很薄,但在一定微觀尺度下,仍會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一級級 “臺階”,如果需要制造的對象表面是圓弧形,那么就會造成精度上的偏差;③材料的局限性:目前供3D打印機使用的材料非常有限,無外乎石膏、無機粉料、光敏樹脂、塑料等。能夠應用于3D打印的材料還非常單一,以塑料為主,并且打印機對單一材料也非常挑剔。
(1)機械制造:3D打印技術制造飛機零件、自行車、步槍、賽車零件等。
(2)醫療行業:在醫學領域,借助3D打印制作假牙,股骨頭、膝蓋等骨關節技術應用也非常廣,技術越來越成熟。
(3)建筑行業:工程師和設計師們已經接受了用3D打印機打印的建筑模型,這種方法快速、成本低、環保,同時制作精美,完全合乎設計者的要求,同時又能節省大量材料。
(4)汽車制造行業:用3D打印技術為汽車公司制造自動變速箱的殼體。汽車公司會對變速箱進行各種極端狀況下的測試,其中一些零件就是用3D打印方法做的。定型了以后,再開模具,然后按照傳統制造方法批量生產,這樣成本就會大大降低。
此外,3D打印技術還將影響諸多行業,如汽車、商業和工業設備、教育、建筑及消費品等行業,還包括娛樂業的游戲和電影業,藝術家還可使用3D打印機將他們的作品即時打印成型。
3D打印技術代表制造業發展新趨勢,它和其他一些數字化生產模式的涌現,將推動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隨著生產速度和質量的不斷提升以及打印裝置和材料價格的下降,越來越多的工業部件將被打印出來,而不是被沖壓或燒鑄出來。
[1]王廣春,趙國群.快速成型與快速模具制造技術及其應用[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3.
[2]陳雪芳,孫春華.逆向工程與快速成型技術應用[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