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陸如泉 魯燕
美國CNN新聞網報道全球投資金額最高的“十大能源項目”,其中哈薩克斯坦卡沙甘(Kashagan)油田以1160億美元投資雄踞榜首,中國三峽大壩以280億美元投資位列第十位。十大項目主要以油氣為主,包括石油、液化天然氣(LNG)以及油砂等業務,投資金額在300—570億美元之間。如果這些項目能夠全部順利建成投產,無疑將對世界能源格局、經濟發展乃至地緣政治產生重大影響。本文調研了這十個項目的基本情況,并重點圍繞項目建設普遍面臨的問題、對國際能源市場的影響展開了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展望與建議。
在外國投資的推動下,哈薩克斯坦近年石油產量增長迅速,2011年產量達184萬桶/日,是2000年的2.47倍。哈薩克斯坦油氣資源核心區域包括:田吉茲(Tengiz)油田、庫爾曼加齊(Kurmangaz)油田、甘納克(Karachaganak)油田和卡沙甘(Kashagan)油田。其中發現于2000年的卡沙甘油田位于哈薩克斯坦里海沿岸,是中東地區以外最大的油田,儲量居世界第五位。
高更項目是澳大利亞現今產量和投資最大的LNG項目,位于距西澳西海岸80到125英里的巴羅島,天然氣儲量豐富,約為40萬億立方英尺。項目主要作業者雪佛龍(Chevron)擁有50%的股份,Shell和ExxonMobil擁有剩余各25%的股份。項目投資額為570億美元,目前處于建設期,預計2014年投產。東京燃氣、大阪燃氣、九州電力、韓國天然氣公司、中國石油等多家亞洲能源公司均與該項目簽署了采購協議。其中中國石油在2014-2034年將購買約8080萬噸的LNG,占合同總量的29.7%。
澳大利亞Ichthys項目儲量約12.8萬億立方英尺,由日本國際石油開發公司(INPEX,76%)和道達爾公司(Total,24%)合資運作。該項目投資430億美元,計劃修建兩條年產420萬噸的液化生產線。屆時,項目每年將生產840萬噸LNG及160萬噸液化石油氣。根據已簽署的采購協議,該項目LNG產品主要供應給日本多家電力公司,合同期內總供應量為8090萬噸,占項目總產量的68%;臺灣中油公司合同期內獲得2490萬噸LNG,占總產量的21%;Total公司將獲得余下的11%的LNG,共計1280萬噸。
俄羅斯擁有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儲量, Bovanenkovskoye氣田位于西西伯利亞北部偏遠的亞馬爾半島,并延伸至喀拉海,包括25公里半島西部海岸線以及425公里薩列哈爾德的北部地區。該氣田總投資額為410億美元,是亞馬爾半島最大的也是第一個被開發的氣田,擁有3.5萬億立方米的可采儲量,預計高峰產量13500百萬立方英尺/日,有望成為Gazprom的核心區域。
位于昆士蘭州柯蒂斯島的澳大利亞太平洋LNG項目(亦稱為APLNG)成立于2008年10月。項目最初由澳大利亞Origin公司和康菲公司聯合運作,2011年中國石化進入該項目,獲得15%的股份,Origin與康菲公司各占42.5%的股份。項目總投資370億美元,包含兩條年產量為420萬噸的生產線,分別于2016年和2017年的1季度投入使用。該項目LNG產品主要銷售給日本、中國、韓國等國家,目前,中國石化已與APLNG簽訂購銷協議,銷售期為20年。
Wheatstone LNG項目儲量4.5億立方英尺,總投資350億美元。項目作業者為雪佛龍公司,擁有64.1%的股份,阿帕奇公司(13%)、東京電力公司(8%)、科威特海外石油勘探公司(7%)和殼牌公司(6.4%)擁有剩余股份。項目計劃修建兩條液化生產線,年產能890萬噸,并將于2016年7月投產。該項目生產91%的LNG主要供應日本市場,分別與東京電力、九州電力、中部電力以及東北電力等公司簽訂購銷協議,預計采購總量1388萬噸。
昆士蘭柯蒂斯LNG項目,采用煤層氣作為原料氣。項目最初由BG公司組建,2009年中國海油(10%)和東京燃氣公司(TOKYO GAS,2.5%)參股后成為合作伙伴,總投資340億美元。該項目擁有兩條生產線,年產能850萬噸,分別于2014年中期以及2015年下半年正式投產。目前,該項目已與中國海油、東京燃氣公司、日本中部電力公司以及BG簽署了采購協議,其中中國海油為最大的買家,合同總量達6930萬噸,占總產量的51%。
加拿大阿爾伯達省(Alberta)北部的Kearl項目是目前最大的在建油砂項目。該項目首先從油砂中分離出瀝青,再經過提煉得到原油,預計日產原油34.5萬桶,所產原油將通過管道運往美國煉油廠。項目總投資330億美元,一期耗資約110億美元,預計2012年底實現初產,日產11萬桶瀝青。
GLNG項目原料氣為煤層氣。項目是由桑托斯公司(Santos,30%),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27.5%), 道達爾公司(Total,27.5%)和韓國燃氣公司(15%)共同組建,桑托斯公司為作業者。項目計劃修建兩條液化生產線,設計產能780萬噸/年,分別于2015年1月和10月正式投產,總投資300億美元。項目現已與韓國燃氣公司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簽署購銷協議,每年購買總產量的43%和57%的LNG。
三峽工程位于中國重慶市到湖北宜昌之間的長江干流上,是世界規模最大的水電站,也是中國有史以來建設最大型的工程項目。三峽水電站1992年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批準建設,1994年正式動工興建,2003年開始蓄水發電,2009年全部完工。三峽工程總投資約280億美元,總裝機容量2250萬千瓦,年發電量約1000億度,約占全國年發電總量的3%,占全國水力發電的20%。
在這十個項目當中,除了俄羅斯氣田以及哈薩克斯坦卡沙甘油田之外,其余項目主要集中于清潔能源和非常規能源。LNG項目和油砂項目不僅是常規油氣資源的重要補充,同時也是油氣投資行業的焦點。在巨大收益的背后,項目的開展面臨諸多困難,除資本成本風險外,開發公司還需承受環保壓力以及嚴苛的政府監管,成本上升和技術瓶頸也將影響項目的盈利性和可行性。
1.油砂
和傳統油氣相比,油砂開采過程會釋放出大量污染氣體,粘稠的瀝青層也會對周邊土壤、水體造成影響。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公眾對開采過程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更加關注,甚至一度影響加拿大增加油砂出口的計劃。
2.煤層氣
昆士蘭柯蒂斯LNG項目和GLNG項目都使用煤層氣作為原料氣,但在煤層氣的開采過程中會產生大量高含鹽廢水,目前廢水處理方法是集中注入蒸發池。如果大規模開采煤層氣資源仍采取這樣的做法,將對附近水源、土壤和生態系統產生影響。澳大利亞的環境保護法(1994)和2010年5月19日通過的《2010東南昆士蘭水及其他相關修正法案》對環保進行了更加嚴格的限定,其中嚴格的廢水處理要求無疑將提高項目的開發成本并影響項目最終投資決策。
3.三峽工程
目前三峽兩岸城鎮所排放的污水和生活垃圾未經處理直接排入長江。蓄水后由于水流靜態化,污染物不能及時下瀉而蓄積在水庫中,已造成了水質惡化和垃圾漂浮,同時大批移民開墾荒地,也加劇了水體污染,并產生水土流失的現象。
受到項目所處自然環境的影響,項目開發面臨著不同程度的挑戰。俄羅斯Bovanenkovskoye氣田處于偏遠地區,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Gazprom公司需建設355英里的鐵路和較長的管線輸送天然氣,并納入俄羅斯龐大的管道系統中;哈薩克斯坦卡沙甘油田位于里海北部的偏遠地區,交通條件落后,石油外輸面臨嚴峻考驗,需大規模修建鐵路、管道等基礎設施與外界相連,或通過航運打通外輸通道實現原油外輸,同時該地區大部分時間處于冰凍期,需搭建人造田來開采冰封區域的油氣資源,施工難度和成本較大;作為澳大利亞LNG項目氣源的天然氣田均位于澳大利亞西北海域,水深大多超過200米,對勘探和開發技術要求較高,開采費用高昂,此外當地炎熱的氣候也會增加天然氣的液化成本。

影響全球的十大昂貴能源投資項目信息
1.審批時間冗長
澳大利亞對油氣開發項目的環境影響評估非常嚴格,政府批準手續也比較多。如LNG 項目在前期氣田開發方案和加工廠選址等方面都必須經過澳聯邦政府和州政府環境保護部門的審批。
2.財稅條款日益嚴苛
加拿大Alberta依托豐富的油砂資源,在過去20年里通過石化等高附加值產業實現了經濟的多元化發展。但自2009年以來,Alberta政府推出了“新稅制框架”等更為嚴苛的財稅制度,使該地區在油砂投資方面的吸引力逐步喪失。雖在2011年5月,政府出臺了簡化油氣勘探許可、項目開發、生態修復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但在保護地區的不確定性、解決土地賠償糾紛、降低守法成本、消除監管混亂以及勞動力供給等方面仍存在問題,影響了油砂項目的有效進展。
上述十大項目不僅投資高昂,且所規劃的產能規模在世界油氣項目中也是位居前列。若項目順利建成投產,不僅會對世界能源供應及經濟發展形成有力支撐,還將改變世界能源供應市場格局,重塑世界能源版圖。
1.LNG快速發展有望改變能源消費格局,澳大利亞將成為世界LNG主要供應國

目前澳大利亞在產、在建以及規劃的LNG項目共有22個,其中GLNG、Queensland Curtis、Gorgon、Ichthys、Australia Pacific LNG以及Wheatstone這六大項目及其擴建部分將于2014年之后陸續投產,屆時澳大利亞LNG產能將出現顯著增長。預計2017年澳大利亞將超過卡塔爾,成為世界LNG產能最高的國家。到2025年,澳大利亞全年名義產能將達1.5億噸,上述六大項目總產能約7000萬噸,占澳大利亞總產能的48%,占全球名義產能的10%左右。未來十年間隨產量激增LNG銷售將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也會逐年增加,成為發達國家重要的消費產品。
2.加拿大正成為世界能源版圖中的新主角
油砂資源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但目前只有加拿大實現了大規模商業開采,并形成了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鏈。當前世界剩余石油儲量的70%掌握在歐佩克手中,而其它石油資源則有近一半藏于油砂之中。作為石油儲量排名前五的唯一非歐佩克國家,加拿大正憑借豐富的油砂資源和優良的政治環境成為世界能源版圖的新主角,而備受矚目。
1.LNG將是中國未來進口的重點能源類型,建議從國家和集團公司兩個層面關注重點LNG生產區域,保障國家LNG未來需求
中國目前已建成6座LNG接受終端(大連、廣東大鵬、福建、江蘇如東、上海、五號溝),在建6座接受終端(曹妃甸、海南、山東、天津、浙江、珠海),還有12個接受終端項目處于延期狀態。預計2025年中國LNG需求量達6580萬噸,而目前項目已簽訂的合同量僅3640萬噸,缺口仍有2940萬噸。根據全球LNG的發展趨勢,中國引進海外LNG 資源應特別關注兩個戰略區—以卡塔爾為主的中東戰略區和以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以及澳大利亞為主的亞太戰略區。這兩個地區不僅是世界最主要的天然氣富集區和生產區,而且近年來已經啟動或計劃建設多個大型LNG開發項目。特別是產能潛力巨大的澳大利亞,應使其成為中國利用海外LNG資源的重要保障。
2.加強以股權滲透為基礎的國際合作,重點關注LNG項目
在LNG產業鏈中, 長期合同是上下游貿易與合作的基礎。從目前LNG 上游的合作開發趨勢來看,相互持股、聯合開發是LNG 長期合同履行的關鍵保障。中國未來20年面臨巨大的LNG的進口,而大部分均由國家油公司來直接操作的。因此,建議密切關注上述6個LNG項目資金使用以及主要持股公司的業績,研究是否有機會通過參股進入重點LNG項目,逐步完善公司的海外發展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