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班子“出診”基層,數字手澆灌幸福花,人人會算精細賬,信息化推進精細化,安全責任追求高層次……這些都是中國石油各級單位在深入推進管理提升活動中產生的好經驗、好做法,應該總結。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管理提升對質量效益的促進作用,更加增強管理提升的信心和勇氣。
“以前,王南綜合井區的各項工作都要依靠大量的人力,徒步巡井觀察管線、油井情況,含水量、出油液量都要進行化驗、計算,油井功圖需要去采集一個一個油井,這樣一來生產效率低下,勞動量繁重。自從數字化實施以后,只需要一個人在值班室里輕點鼠標,就可以在屏幕上得知生產數據,第一時間內就可以了解每口井的運行狀態,不再需要人員測井、啟停井、啟停泵、計算原油含水量等繁瑣的工作了。”長慶油田第一采油廠王南綜合副井區長王振興介紹道。

黃土塬上的油田。
長慶油田將數字化管理作為管理提升活動的重要力量,作為提升企業軟實力的有力抓手,提升了企業現代化管理水平,加快推進企業發展方式的轉變。
目前,長慶油田前端建成以基本生產單元過程控制為核心的生產管理系統,資料錄取、生產組織、組織架構和勞動方式發生深刻變革;中端建成以生產運行、應急預警和安全環保為核心的生產運行指揮系統;后端以數字化油氣藏研究與決策支持系統為核心的4大平臺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知識管理、移動辦公及多學科、一體化協同研究的優勢初步顯現,已經并將進一步改變科研技術人員的研究和工作方式。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對大漠深處、梁峁之間的數萬口油、氣、水井,上千座場站,幾萬臺生產設備進行遠程管理,油田變成了沒有圍墻的工廠,極大地改善了一線員工生產、生活條件,生產效率和開發效益顯著提高。同時,加快勞動組織改革,持續優化業務結構,夯實了5000萬噸人力資源管理基礎。“讓數字說話,聽數字指揮”,目前安塞油田數字化建設覆蓋率達到90%以上。
王南綜合井區王十九增壓站地處陜北志丹縣境內,在2011年時站上有6名員工在上班,而現在只需要4個人就可以完成站上平時的操作。
在數字化的推動下,安塞油田不斷改變新型勞動組織架構、優化生產工藝流程,解放和提高生產力,勞動組織架構從原先“作業區—井區—班站—崗位”模式轉變成現在的“作業區(聯合站)—崗位”模式,生產工藝流程從“聯合站—轉油站—計量站—井組”轉變成“聯合站—數字混輸橇—井組”,很大程度上減輕了員工勞動強度,降低了安全風險,提高了生產效率。推行數字化管理后,超低滲管理部技術人員可將更多的精力放在資料的分析和應用上,減少了一線技術人員現場落實資料的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今,“數字手”澆灌的“幸福花”在安塞油田黃土高原上遍地盛開。
“平時要調節好氣門間隙,保持濾清器不污堵,使設備保持最佳工作狀態,這樣既能節約油料,又能避免設備的損壞,減少維修時間。在施工作業時,要注意匹配符合,能用2個泵車就不用3個。鉆241毫米以下小井眼時,用一個泵車;鉆大井眼時用雙泵車或3個泵車,這樣就可以節約用油。井隊上的照明燈加起來就上萬瓦,如果白天不關閉,就要消耗上萬度的電,平時注意及時關停,每月就可節省30多萬度電的費用……”說起崗位節約挖潛,西部鉆探克拉瑪依鉆井公司40534鉆井隊大班汪洋滔滔不絕。
控制和節約成本,是大家的事兒,要全員行動,從點滴做起。40534隊從培養員工的控、節意識入手,通過開展“效益連著你和我,節約成本人人有責”等教育活動,培養員工節儉持家、艱苦奮斗的好行為、好習慣。
在40534隊,無論哪個崗位的員工,在節約控制成本上,都知道怎么去做。從崗位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讓人感受到無盡的魅力。
近年來,40534隊打的井,口口井的成本都得到有效控制。其中T87161井一口井就節約成本19萬元,僅柴油就節約10.76噸。
“在優質地打好每口井的同時,追求高效益,是井隊不懈的目標,我們將繼續創新思維,創新管理,不斷提升管理水平,為公司又好又快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隊長王斌華對未來充滿信心。
如今,克拉瑪依鉆井公司已形成一套較為科學的管理體制機制,實施單井成本管理考核3年來,在80%的井隊見到了良好效果。40534隊的單井管理處在公司前列,成為公司的標桿隊、示范隊。
蘭州石化利用煉油與化工運行系統,加強對水、電、汽、風等能耗信息的實時監控,大大減少了”跑冒滴漏”現象,年節水240萬噸,節電5000萬千瓦/時。
西氣東輸通過管道生產管理系統,實時掌握油氣供、運、銷業務全過程的生產動態數據及能源消耗情況,建立科學優化調度方案,壓縮機年耗氣量減少2700萬立方米。
通過數字化建設,將一線員工從駐井看護方式轉變為相對集中工作、集體生活,工作環境由室外轉向室內,明顯改善了他們的生產生活條件。
通過完善油庫液位儀等自動化設備,改變傳統的人工測大罐量油,使員工遠離高溫、高壓、有毒、有害氣體巡檢與操作,保障了他們的人身安全。
運輸公司通過GPS監控等系統,實現對1.8萬多臺車輛的有效監控,“十一五”期間,交通事故總量從1.39%降到0.25%,百萬車公里人員受傷率從1.07%降到0.33%。
精細化管理與新技術應用相結合,質量效益得到提高。
2012年12月5日,大慶石化公司法律事務與企管處高級主管梁守新剛剛上班,就收到“大慶石化流程服務系統有您1條數據等待審批,請及時處理!”的短信。他迅速打開電腦將需要審批的文件及時處理。如不按時限審批文件,他將在績效考核受損。
大慶石化公司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工作效率,推進精細化管理水平,強化風險控制,增強整體管控能力,有效促進了公司持續、穩定、健康發展。
公司實行的是三級管理模式,業務鏈條長,審批環節多,審批時間長。為實現日常工作業務流程信息化、提高辦公效率,實現無紙化辦公,大慶石化信息技術中心承擔開發了“日常工作流程服務系統”任務。系統的成功開發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業務執行力,減少了業務審批難、流轉周期長等實際問題,實現了手工操作向自動化轉化、業務工作流程信息化、審批網絡化與數據文檔的自動化流轉,年可為公司節約費用達126萬元,工作效率提高一半以上。
大慶石化公司樹立信息化建設內外部并舉的思想,做好ERP系統集成應用,在滿足業務層基礎上,為領導層提供數據支持。重點推進先進控制與優化應用、油品調合、流程模擬與仿真培訓系統的建設,提高業務與技術的融合能力,加快系統建設步伐,使信息化在支撐生產運行、管理模式創新中發揮更大作用。
截至目前,公司共開發各類應用系統12個,涉及安全、管理、科技等各領域。通過信息技術帶動傳統產業發展,提升了信息化、專業化和精細化管理水平,使信息化建設延伸到生產經營業務的各方面、各環節,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為公司創建百年企業、實現持續發展的宏偉目標提供了保障。
“今年以來,各單位按照年初既定目標積極開展各項工作,為實現生產經營目標提供了保障,整體情況有利。要認真解決調研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加強二級單位領導班子建設,縮短各單位在經營管理上的差距,關注、研究市場變化新情況、新動向。”6月18日下午,在西部鉆探公司領導班子成員下基層調研情況匯報會上,公司總經理馬永峰的發言擲地有聲。
2013年,公司提出“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目標,加快持續快速穩健發展至關重要。從一季度生產經營情況看,公司各項業務都取得了較好成績,整體形勢向好。但市場的變化,給生產經營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一些單位在生產經營中面臨嚴峻的形勢。進一步提升市場開發、生產組織、提速提效、精細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水平,成為確保生產經營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抓手。
為找準問題,彌補短板,因情制宜,切實提升管理水平,公司結合實際,決定開展大規模的基層調研活動。公司成立了以黨政主要領導牽頭的管理提升領導小組,制定了《基礎管理建設工作實施方案》、《三基工作總體方案》及考核評價辦法,公司領導班子成員分別擔綱一個調研組,深入各二級單位全面開展深入調研。
5月以來,公司領導深入二級單位和部分基層隊站,開展大調研活動。領導班子各成員結合主管工作,分赴新疆、吐哈、青海、玉門、塔里木等油田及海外市場、合作開發區,了解真情實況,傾聽員工心聲,解決實際問題,找到了制約生產經營的短板,找準了服務基層的重點,明確了今后的主攻方向,密切了干群關系,為確保今年生產經營目標的實現,為公司實現持續快速穩健發展,奠定了制勝的基礎。
公司總經理馬永峰指出,堅決按照集團公司黨組的要求做好各項工作,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團結合作共事,謀事干事踏實工作,切實抓好安全,千方百計確保“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目標的實現。
…………
吉林石化公司在管理診斷下基層工作中成立由內外部管理專家、專業技術骨干共37人組成的管理診斷小組,對煉油廠、乙烯廠等27家基層單位及部門提出的86項診斷需求進行現場診斷,通過科學運用先進管理工具,分析并解決攻關工作中遇到的瓶頸問題,及時反饋診斷意見和建議93條,編制完成診斷報告,提出切實可行的整體改善方案,指導基層單位循序改進和實施,保證了管理提升活動在基層取得實效。
管理診斷小組堅持“望聞問切”四診法,即看一看現場實際狀況,聽一聽基層人員聲音,問一問遇到的突出問題,查一查問題病灶所在,以點帶面,歸納出8個方面共性問題,與相關單位積極溝通和協調,制定整體解決方案,形成管理診斷報告,讓管理診斷基層銜接地氣、見成效,并在更大范圍內發揮作用。
公司以管理提升為主題,以質量效益和隊伍作風為主線,以深入解決制約公司管理和發展的瓶頸問題為重點,全面開展“十大”管理瓶頸問題攻關工作。隨著管理診斷基層行工作的開展,各單位、各部門深入查找瓶頸攻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與內外部專家、專業管理骨干廣泛溝通、交流,充分學習、借鑒先進管理工具,科學診斷分析,持續改善實施,助力公司質量效益顯著提升。
每天認真巡檢裝置一遍,已成為大慶石化化工一廠動力車間工藝技術員李明華的習慣。目的是更準確地掌握裝置前一夜的運行情況,做到心中有數。
在積極探索生產管理模式創新的過程中,大慶石化形成了以“三級巡回檢查、兩級變更實施、一級要素控制”為核心的生產運行標準化管理體系。讓一切都“循規蹈矩”,提升生產管理和一線操作水平。
安全工作不怕一萬,就怕萬一。煉化生產屬于高風險流程工業,安全是發展的關鍵。設備上的一個小缺陷,操作中的一個小失誤都可能釀成大禍。如果出現事故,質量和效益都將毀于一旦。
凝固浴泵是腈綸廠的重點設備,一旦機泵“發脾氣”,整條生產線就會停產。設備人員、鉗工和操作工每天定時巡檢3臺機泵,發現隱患及時處理。“安全工作非兒戲,提醒大家多注意:生產廠區禁手機,勿使工具相敲擊;突發事件不要急,防范預案要牢記!”類似這樣的安全短信會頻頻出現在大慶石化公司員工的手機上,也讓大慶石化煉化裝置運行實現了“安、穩、長、滿、優”的目標。
…………
一種觀點已經成為獨山子石化公司廣大干部員工的共識:加強對安全工作的考核,是公司今后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公司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和諧社會建設的必然要求。
每周三,公司煉油廠機關處室領導都會到各車間,進行日常的安全周檢。這是安全管理“三道題”之一。
煉油廠安全管理的“三道題”,是指安全檢查老題常做,安全培訓小題大做,安全教育陳題新做。
為了夯實安全管理基礎,堅持做好“安全檢查老題常做”。煉油廠利用崗檢、周檢,體系審核、安全大檢查等形式,采取大面積覆蓋,專業專項檢查和夜間突襲巡查的方式,加大檢查密度,及時發現隱患,逐項落實整改。
為了提高員工的安全操作技能,檢查“安全培訓小題大做”的實效,車間培訓干部和安全管理干部根據安全直線培訓要求,利用崗位練兵、班組對抗等形式,不斷加大員工安全培訓力度。同時,認真組織好每月一次的班組應急演練,及時糾正員工演練過程的錯誤操作,提高員工的應急防范能力。
為了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煉油廠堅持“安全教育陳題新做”。在日常安全教育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安全教育形式。
從分廠生產會到班組交接班會,組織員工輪流講述自己或者同事經歷的安全事故和未遂事件。
安全管理干部利用微博,建立安全共享和經驗交流的平臺,同時把親情管理融入到安全教育中,交接班室中掛著員工家人照片,班組活動組織家屬參與,促進員工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
今年以來,公司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有效運行HSE體系,舉一反三吸取各類事故教訓,嚴格作業許可和能量隔離,強化生產受控。每月分析歷史趨勢確定安全防范主題,每周根據工作特點明確防范焦點。建立短信提示平臺和風險作業公告欄,每天提示重點作業。實施隱患治理工程,開展罐區、高危機泵等安全隱患治理,嚴控腳手架、臨電、有限空間等作業風險。組織罐區、液氨系統及施工作業專項安全檢查,發現問題297項。開展為期40天的“全員查找整改身邊安全隱患”活動,查出并整改各類隱患5882項。有針對性地強化基層干部安全管理能力、檢查維修作業安全技術、罐區風險管理、承包商入場等安全培訓。按照“全覆蓋,零容忍,嚴執法,重實效”的總體要求,深入開展安全大檢查,公司領導帶隊檢查,發現生產受控、培訓應急、承包商管理等方面的問題221項,提出建議151項。開展體系滾動審核,排名靠后單位重點幫扶。
企業的發展觀引領企業的發展道路,決定著企業的發展模式和發展水平。
企業發展呼喚管理提升,管理提升、管理創新共同推進企業的發展進程,如此,企業的發展之路將越走越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