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付露斌 劉憲廣
新疆油田是新中國成立后開發建設的第一個大油田。1960年,原油產量達到164萬噸,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40%。經過幾代新疆石油人的努力奮斗,油氣勘探領域不斷擴大,原油產量不斷增長,到2002年原油年產突破1000萬噸,建成為中國西部第一個千萬噸大油田,原油產量創連續28年穩定增長的全國紀錄,為國家石油工業、新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穩定做出了巨大貢獻。

莫北/攝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多年來,新疆油田公司始終堅持用企業精神凝心聚力,在建設具有新疆油田特色的企業文化之路上主動探索和實踐,使油田精神、價值理念、核心價值觀為全體員工認知、認同并付之實踐,形成了科學發展的牢固思想基礎。一方面是傳承發揚,用企業精神激勵員工。企業精神是企業文化建設的核心。新疆油田公司把從創業之初就形成的“艱苦創業”和“我為祖國獻石油”的企業精神,不斷賦予新的內涵,凝練出了“愛國奉獻、艱苦創業、民族團結、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克拉瑪依精神。在新世紀,新疆油田公司將“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的中國石油精神,結合新疆油田建設現代化大油氣田的奮斗目標,具體化為“一心想油、奉獻為油、敬崗愛油、力爭上油”的新疆油田精神,并不斷地加以豐富完善,激勵員工立足本職、建功立業。如今,昔日人跡罕至的戈壁荒灘上,克拉瑪依已經建成為我國西部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和繁榮、美麗的全國文明城市。驚天地、泣鬼神的輝煌業績的取得正是企業精神引領的生動實踐;一方面是與時俱進,用價值理念塑造員工。員工是企業文化建設的主體,員工能夠認知、認同并積極主動的踐行企業文化理念是文化引領取得成功的基礎保證。在繼承新疆油田優良傳統、總結提煉企業文化建設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公司制定了 “十二五”企業文化建設規劃,確立了“建設現代化大油氣田”的總體目標和“資源、科技、人本”的企業發展戰略,提出了“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的核心價值觀,形成了完善的企業價值理念體系。公司黨委書記徐衛喜強調:“思路決定創造力,文化提升競爭力”,新疆油田企業文化建設通過抓牢“三基”工作、創建“五型”班組、倡導“四好”健康理念等融入生產經營形式的活動,積極搭建信息互通、文化融合的平臺,借助常態化的“形勢、目標、任務、責任”主題教育、媒體宣傳、典型示范宣講、編印《學習資料》、新員工入廠教育、基層站隊和班組學習宣貫等形式,以文化人,入腦入心,統一思想,付諸行動。2012年11月,新疆油田公司在此基礎上及時召開了企業文化建設推進會,黨委書記徐衛喜親自做動員講話,公司黨委一班人全部到會,掀起了新一輪企業文化建設高潮,助推了企業全面科學可持續發展。
企業行為文化是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的反映,直接關系到員工積極性的發揮,關系到企業經營活動的開展及企業發展的方向。企業文化建設的關鍵就在于突出特色,塑造品牌。近年來,新疆油田公司結合實際,從三個方面入手,規范企業行為,使企業管理水平不斷提升,有力地提高了企業競爭力,塑造了企業品牌形象。
一是強機制,增強管控力。公司企業文化建設遵循集團公司《企業文化建設綱要》要求,結合企業實際,經過十年的不懈努力,逐步建立完善了企業文化建設工作機制:制定了“十二五”企業文化建設實施規劃,編制了《企業文化手冊》、《員工行為準則圖文本》、《視覺形象手冊》等一系列指導性文本;落實了公司總經理作為第一責任人,公司黨委宣傳部(企業文化處)具體負責實施,將文化建設成果作為考核基層單位的重要內容,健全了企業文化建設的制度保障機制和物質保障機制;做到明確崗位職責,細化崗位描述,規范工作流程,嚴格考核評價體系,將相關制度和流程匯編成冊,增強責任意識和危機意識;同時,不斷進行自查總結,完善適合公司發展的文化建設考核評價機制,基本形成了橫向包含各專業系統,縱向涉及各管理層面的立體化企業文化網絡體系,使員工干有方向、行有章法、做有規范、遵有紀律,企業精神面貌日新月異,油田管理水平不斷提高,逐步實現了系統化、規范化和現代化,使企業的控制力得到了有效地增強。
二是抓落實,增強執行力。近年來,公司從自身實際出發,按照“系統思考、立體推進、重點突破”的工作思路狠抓落實,在安全文化上,以推進HSE管理體系建設為主線,大力開展HSE培訓,推廣HSE工具和方法,實現了HSE體系全覆蓋。著力在“轉變觀念、養成習慣、提高能力”上下工夫,堅持用“精心、恒心、愛心”的安全文化理念指導安全生產,不斷延伸和加強監管,健全四級安全監督機制,實現了“我要安全”的跨越,公司連續第十二年實現無生產亡人事故和重大環境污染事故;在廉潔文化上,公司一直秉承“弘揚克拉瑪依精神、樹廉潔形象、創一流業績,打造知名石油城市”的廉潔文化理念,先后制定了《新疆油田公司加強領導人員選拔任用和日常管理監督聯系制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檢查考核、及責任追究實施細則》等一系列相關制度,重點建設了物資供應總公司、百口泉采油廠等一批廉政文化示范點,通過示范點的帶動作用,推動了廉潔文化“六進”工作的深入開展,保證了隊伍廉潔從業。
三是求實效,增強發展力。企業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提升企業的發展力、增強競爭力,體現在創造出最佳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上。2012年,公司全面啟動新疆大慶建設和管理提升活動,各項指標圓滿完成。發現了一個特大型油田,滾動探明儲量和總探明儲量蟬聯股份公司第一、二位,風城超稠油開發踏上規劃步伐,合作開發取得突破,實現了大豐收。全年新增探明油氣地質儲量8078.8萬噸、16.9億立方米;生產油氣1103萬噸、31億立方米;4項信息技術標準成為國家能源行業標準;經營管理更趨精細;生產建設安全清潔;工程質量監督全面覆蓋,連續兩年被評為“全國全面質量管理普及教育先進單位”;隊伍建設全面加強。企業文化的能動力得到彰顯,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基礎更加牢固。
建設和諧企業文化,是創建和諧企業的客觀要求。企業和諧文化建設為企業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對塑造企業形象,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戰略作用。新疆油田始終把創造企業內外和諧作為立企之本,強企之要,實現了和諧健康發展。
一是以人為本共同發展。只有把員工的全面發展放在首位,尊重并激發每位員工的能力和潛力,才能打造出一流的企業。多年來,新疆油田公司把以人為本落實到“能力關懷、成長關心、利益關切、情感關愛”上,讓每個員工都有機會學習和進步,讓每個員工都感受到企業的溫暖。通過持續推進素質提升工程,狠抓素質提升,堅持定期外派學習、技能輪訓、師帶徒和崗位練兵等方法,快速提升了隊伍能力素質。
二是塑造品牌展示形象。品牌就是形象、品牌就是方向、品牌就是力量,新疆油田公司在建設具有公司特色的企業文化之路上,已經培育了“四好”文化活動、企業精神教育基地、英模群體等一批有影響力的品牌。
三是奉獻社會贏得美譽。作為地處邊疆的國有特大型企業,新疆油田始終把承擔社會責任作為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在支持地區建設,繁榮地方經濟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在汶川、玉樹、雅安大地震,阿勒泰暴雪等自然災害發生的時候,哪里危險、困難,哪里就會出現新疆油田員工的身影;公司還積極幫助周邊地區的福海、托里、和豐三個定點扶貧縣脫貧致富,以實際行動踐行著石油人“奉獻能源、創造和諧”的企業宗旨,贏得了社會的肯定,樹立了國有企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