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參事、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常務副理事長 湯 敏
要確保居民收入到2020年翻一番,除了要保持一定的經濟增速外,還要進行收入分配的結構性調整。說白了,就是政府與企業要讓利。這并不是要政府與企業減收,而是說他們的收入增速要降下來,不宜超過GDP的增速。這是因為從分配的角度看,GDP生產出來后由政府、企業與居民三家分。要使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同步,政府與企業的收入增長就不能高于經濟增長,否則對居民收入就有擠出效應。
要政府與企業向居民讓利,實屬不易。首先是財政收入不要增長過快。財政稅務部門的工作績效應該加上一條:不要收過頭稅。稅收少了是沒有完成任務,稅收多了績效評估時也要扣分。在具體執行上,可以考慮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加大對小微企業減稅力度、加快營改增等。除此之外,政府在民生問題上的補貼也可以少給企業,多給居民。
同樣,企業也要向居民讓利。暴利企業在提高居民收入上應該承擔更大的責任。應加大國有企業向國家財政分紅的比例。如果能把國企向財政分紅的比例從目前的5%—10%提高到25%到30%,那么每年財政就能增收3400億元至4500億元。國家財政再把這部分錢用來給城鄉低保人群或退休人員增加保障收入或提高退休金,就很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