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山,喬欽增,常增義,張 麗,侯津杰
腦卒中已成為造成我國居民死亡的第一位疾病,是老齡化社會主要的致殘性疾病之一。腦卒中后不僅造成患者軀體殘疾,也導致多種心理障礙。腦卒中后抑郁是腦卒中患者常見并發癥,卒中后抑郁的發生率在30%~50%[1],多發生在恢復期[2]。本研究針對山區農村恢復期腦卒中患者的抑郁發生情況及其相關因素進行探討。
1.1 研究對象 隨機在邢臺太行山區8個鄉鎮,60個自然村選擇320例老年恢復期腦卒中患者,男152例,女168例,年齡60歲~82歲(71.38歲±6.39歲)。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四屆腦血管會議制定的腦卒中診斷標準[3],并經顱腦CT或MRI檢查確診為腦卒中,病程(2~6)個月。排除有認知功能障礙、失語、既往精神病史及家族史,且無其他嚴重軀體疾病患者。
1.2 調查方法 向患者發放一般情況調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DS)、中國腦卒中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量表(CSS)及改良巴氏指數評定量表(ADL)。由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人員入戶發放調查問卷,如老年人因軀體原因、文化水平等限制,無法自行填寫,調查人員以統一方式向其詢問和填寫。①一般情況調查表,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職業、婚姻、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社會家庭支持度等,②GDS總分30分,0分~10分為正常,11分~20分輕度抑郁,21分~30中重度抑郁。③CSS總分45分,輕型0分~15分,中型16分~30分,重型31分~45。④ADL評分總分100分,0~20分示極嚴重功能障礙;25分~45分示嚴重功能障礙;50分~70分示中度功能缺陷;75分~90輕度功能缺陷;100分示自理。
1.3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11.5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1 抑郁情況 320例恢復期腦卒中患者GDS評分3分~24分(11.53分±6.97)分,≤10分184例(非抑郁組),>10分136例(抑郁組),發生率42.5%,其中輕度抑郁77例,中重度抑郁59例。
2.2 抑郁組與非抑郁組相關因素比較(見表1) 抑郁組與非抑郁組在經濟狀況、家庭支持度、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方面存在統計學意義,抑郁組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比非抑郁組嚴重。

表1 抑郁組與非抑郁組相關因素比較 例
2.3 抑郁組與非抑郁組CSS及ADL評分(見表2)
表2 兩組CSS及ADL比較(±s) 分

表2 兩組CSS及ADL比較(±s) 分
組別CSS ADL抑郁組22.9±6.1 59.6±10.8非抑郁組 8.9±3.4 81.7±9.7 t值 26.129 19.195 P 0.000 0.000
腦卒中發生以后,患者常出現情緒低落、自責自罪、興趣減退等病癥,是腦卒中后常見的一種情感障礙,稱為卒中后抑郁(PSD)。2007年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指出PSD發生率為33%[4]。目前認為PSD的發生是生物-心理-社會等多因素作用的結果。針對卒中后抑郁發生的相關因素,研究較多,主要影響因素有性別、年齡、病前性格、社會因素、抑郁癥家族史或個人史、病灶部位、病程、認知功能、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等,對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復有明顯的負面影響,已成為影響患者功能恢復和卒中復發的獨立危險因素。
本研究結果顯示,邢臺山區農村老年恢復期腦卒中患者抑郁發生率為42.5%,與抑郁有關的因素有經濟狀況、家庭支持度、神經功能缺損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與單巖[5]調查鄭州市社區腦卒中患者抑郁的發生率為41.98%基本相符。山區農村普遍為低收入群體,治療和康復所需費用對于低收入家庭無疑是難以承受的,經濟狀況的變化必然導致患者心理狀態的變化。老年人腦卒中后神經功能受損,導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對家人依賴程度高,易產生無用感、內疚、怕拖累家人等心理負擔。患者家庭角色發生轉變,家庭關系狀況好的患者,會得到好的照顧,精神上會得到更多安慰,可滿足患者的情感需求和生活依賴心理。反之,患者會對生活失去信心,可發生嚴重抑郁。
結合本研究結果,提出以下幾方面建議:加強宣傳工作,使患者、家屬、醫務工作人員了解抑郁對腦卒中患者等影響。對患者抑郁重視,做到早期發現,早期干預。山區農村低收入群體較多,應介紹使用費用相對較低且療效相當的藥物,同時擴大農合報銷范圍,醫療資源分配向低收入地區傾斜。鼓勵親屬及朋友對患者盡可能多給予物質及情感上的支持,給予更多的理解、關愛和尊重,使患者以積極正性的態度應對疾病,有效防止或減少抑郁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1] 吳江.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155.
[2] 張鳳菊,劉鴻雁.腦卒中后抑郁癥臨床分析[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雜志,2007,13(2):139-140.
[3] 中華醫學會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
[4] 江開達.中國抑郁障礙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社,2007:1-56.
[5] 單巖.社區腦卒中患者抑郁情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山東醫藥,2011,51(25):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