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行,阮班錄
(1.陜西西安市戶縣園藝站,西安 712000;2.陜西咸陽職業技術學院,咸陽 712046)
秦嶺北麓是我國傳統的農業耕作區,農業經濟發達,具有從事林果種植的傳統,且自然條件優良。況且,秦嶺北麓各地距西安、寶雞、咸陽、渭南等市區距離近,特別是西安—灃峪口一級公路、環山公路、西安—漢中高速公路建成后,交通更加便捷。因此觀光果園已經成為這個地區觀光旅游中的重要內容。前不久,筆者就西安市秦嶺北麓環山公路兩旁的觀光果園發展情況作了一些實地調研,看到各地發展勢頭不錯,果農參與意識增強,觀光果園數量明顯增加,但只有少數環境幽雅、功能齊全,多數為規模小、零亂、環境整治較差、檔次低,地域與規模優勢還沒有形成。對此,我們做了一些淺顯的思考,就西安市秦嶺北麓各地發展觀光果園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為了充分利用現有自然資源,各地應根據當地傳統果業的優勢確定觀光果園的區域和主栽樹種、品種,依托發展,錯位發展,更容易形成特色。譬如:藍天縣以前往王順山沿途、湯峪周邊等為主要區域,以櫻桃、杏為重點;長安區以西安前往翠華山、南五臺、灃峪森林公園的靠山沿線為主要區域,以葡萄、桃為重點;臨潼區以兵馬俑、華清池景區周邊及靠山附近為主要區域,以石榴、火晶柿子、草莓為重點;戶縣以環山公路兩側為主要區域,以戶太葡萄、早熟杏為重點;周至以108國道、環山公路沿線、樓觀臺景區周圍為主要區域,以獼猴桃為重點。另外,如果有條件,應注意秦嶺中特有野生果樹如:三葉木通、五味子、羊奶果、樹莓等的引進試栽,這些稀奇的野生果樹,觀賞效果會更好。
發展觀光果園,應該選具有艷、奇、稀、優特點的品種,這樣才能引起游人的注意,有讓游人眼前一亮的感覺,最好能讓人觀后有美不勝收的感覺,給游客留下不枉來一次的好印象。譬如:艷美的大個油桃、蟠桃、茶壺棗、巨型柿、火晶柿、磨盤柿、無核黑柿、穗狀核桃、紅色梨、早熟杏、紅心獼猴桃、大個早熟櫻桃等。
現代農業的基本要求是標準化、集約化、優質、安全、高效益。觀光果園的發展也必須順應現代農業的要求,高標準建園,精細化管理,才能吸引游人,才能聚科普、示范、生產、觀光于一體。主要應體現出高科技應用和管理技術先進、到位,重點在以下幾方面:株行距合適,栽植坑適度;滴滲灌技術、肥水一體技術的應用;地面生草制、覆蓋制;重施有機肥、巧施化肥,補充微肥;突出綠色理念,應用生物技術防治病蟲害,嚴格限制有毒有害農藥使用;四季修剪,樹形標準、新穎、規范,通風透光;應用壁蜂授粉技術,嚴格疏花果,穩產優質等。
“農家樂”是農民向城市現代人提供的一種回歸自然從而獲得身心放松、愉悅精神的休閑旅游方式。農家利用當地的農產品進行加工,滿足客人的特色飲食需要,成本也較低,而且農家樂周圍一般都是美麗的自然或田園風光,可以舒緩現代人的精神。觀光果園配以“農家樂”正好滿足了人們外出休閑觀光和特色飲食消費的需求,相互配合,大有文章可做。現有的“農家樂”,多數不規范,規模小,衛生條件也不是很好。這方面應該借鑒禮泉縣袁家村的經驗,盡量做到規范管理,適度集中,特色飲食,干凈衛生。最好能形成品牌效應,這樣對發展觀光果園更具促進作用。
設施果樹最大的特點是可以實現果品的提前或延遲成熟,錯開露地上市時間,這樣做本身就很有“奇特”效果,是能吸引人們關注的地方所在。何況,果樹設施栽培后,擴展了自然觀光的最佳期限,延長了最佳觀光時間,也便于集約栽培,通過環境調控讓栽培達到最佳效果。因此,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應充分利用設施栽培,發揮其優點,增加觀賞效果,吸引更多游客。
為了滿足人們對畜禽產品的需求,又能讓觀光果園的空間得到充分利用,也可以增加有機肥,提高果園土壤有機質,種養結合,果園配合養殖值得借鑒。最簡單的養殖項目就是果園散養雞、兔。就拿散養雞來看,效益一般是籠養雞的3倍以上。需要注意的是果園養雞要安排好雛雞放入時間,避開果實成熟期雞上樹啄食果實;果園養兔要作好果樹主干保護,避免啃食樹皮。

目前,秦嶺北麓地區的觀光果園以群眾自發建設為主,基本都是依托原來的果園,面積小,觀光配套設施不齊。隨著西安城市人口的不斷增長,以及人們觀光消費標準的不斷提高,在西安周邊應該逐步規劃建設一些大型觀光休閑目的地。這方面應該發揮秦嶺北麓適宜發展觀光果園的優勢,特別是可以通過引資和土地流轉、土地入股等方式在現有觀光果園為分散觀光的基礎上,聚集土地,建立一定數量、高標準、功能齊全的大型觀光果園。這方面需要統一規劃,政策引導,逐步發展,不斷完善。需要強調的是,大型觀光果園也必須保持果園生態的和諧、突出地域自然的特點,切忌進行大規模的建設而破壞自然的景觀。
[1]郭威.西安市發展秦嶺北麓農業休閑觀光旅游應注意的問題[J].西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4):100-104.
[2]馬瑛,甘枝茂.西安市觀光旅游的開發構想[J].干旱地區農業研究,2003(1):121-125.
[3]盧沖,鄒志榮.西安地區發展觀光農業的原則及區域布局選擇[J].安徽農業科學,2008(13):5604-5606.
[4]韓改芬,嚴艷.西安市秦嶺北麓發展帶觀光農業對比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9(19):9264-9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