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俊豪
鄭州市中心醫院泌尿外科,河南鄭州 450005
腎結石是泌尿系統常見的疾病之一,具有較高的發生率,據統計,每20個人中就有一人可能患腎結石。它雖然是一種良性疾病,但因結石堵塞尿路阻礙尿液的排出,造成疼痛、腎積水,甚至尿毒癥,所以,應及時采取積極的治療手段。隨著醫學技術水平的飛躍發展,腎結石的治療方式也發生了變化,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MPCNL)已成為治療腎結石的主要手術方法[1]。基于此,本文對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加以研究,以為臨床治療腎結石提供相關參考。
選取2009年8月—2012年12月期間在該院采用MPCNL治療的15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經過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158例患者中男性105例、女性53例,患者年齡為23~67歲,平均年齡為42歲。158例患者中,77例結石位于左腎部、81例結石位于右腎部。患者分別出現側腰部疼痛、泌尿系反復感染、間斷性肉眼血尿等癥狀,另有14例患者系鏡下血尿,9例患者雖無腎結石癥狀但經B超體檢時檢出腎結石。所有患者均經B超、KUB加IVU檢查被確認患有腎結石,結石大小不一,平均為2.6 cm×1.7 cm。130例患者出現了腎積水癥狀,其中重度、中度、輕度分別為26例、56例、48例。經對患者治療史的資料查詢發現,25例患者曾采取過ESWL治療、29例患者行開放性手術治療。
采用Wolf 8/9.8 F輸尿管硬鏡,氣壓彈道碎石機,8~16 F經皮腎穿刺擴張器械,B超機等[1]。采取連續硬膜外阻滯麻醉方式。首先,患者取截石位,將5F輸尿道管逆行插入側輸尿管內,目的是為術中人工腎積水做準備,留置雙腔氣囊尿管。將患者改俯臥位,選取12肋下或11肋間、腋后線和肩胛下角線間的位置作為穿刺點。在B超引導下,采用18G腎穿刺針對腎盞引流系統進行穿刺,待尿液被引出后,擴張器從8F逐漸擴張直至16F,插入超硬導絲,置入Peel-away鞘,以打通經皮腎取石的通道。將輸尿管硬鏡置入腎集合系統內對結石進行細致觀察,對結石情況做出判斷后采用氣壓彈道將結石粉碎,之后使用灌注液持續沖洗配合取石鉗將碎石取出。取石后將F6 雙J管留于輸尿管內,選取F14單腔尿管放置于腎造瘺口。術后3~4 d后KUB確認是否有結石殘留。如已取凈,4~5 d后將造瘺管拔出。若有殘留結石,可采取了體外沖擊波碎石術。
采取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治療效果詳見表1。
腎結石需要及時采取積極治療手段才能解除結石對尿路的阻塞、使腎功能恢復良好,以往對于比較復雜的腎結石,通常是采取開放性手術和外沖擊波碎石(ESWL)方法進行治療,采取開放手術創傷大,對復雜性腎結石和曾經有開放手術病史患者難度較大,對腎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損害[2],此外出血多,殘石率高達15%~20%[3]。而采取沖擊波碎石則需要多次反復碎石,治療效果較差。但是采取僅需將通道擴張為F16~18,腎皮質損傷小,大大降低了手術過程中和術后出血的風險。這種手術方法的核心在于建立合適的經皮腎碎石通道,穿刺點和穿刺盞的選擇應考慮能最大限度觀察腎內各盞及腎盂并能順行留置雙J管,經中后盞入路行MPCNL[4]。所以應在手術前進行螺旋CT模擬定位,準確把握結石分布的位置、各盞積水程度等,以確保穿刺的效果。
對于在比較復雜的腎結石,其在腎內各盞的分布是比較不規則的。因此,取凈結石往往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采取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具有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它具有一次性取凈率高、手術時間短、傷口小、住院天數少、并發癥少、術中出血少等優點,是一種值得廣為推廣的治療腎結石的技術。

表1 158例腎結石患者治療效果表
[1] 王文明,賈書雷,楊東,等.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腎結石78例.河南外科學雜志,2008,14(1):30.
[2] 孫西釗.影響沖擊波碎石療效的因素及對策[J].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5,20(9):513-516.
[3] Rassweiler JJ,Renner G,Eisenberger F.The management of Complex renal stones[J].BJU International,2000,86(8):919-928.
[4] 馬宇杰,黃志遠,楊建設,等.微創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0,13(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