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津麗
鄭州市市直機關醫院,河南鄭州 470000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冠心病的多發和低齡化的趨勢日益嚴重,冠心病的早期發現預防和治療尤為重要。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Hcy、CRP和血脂的代謝異常使血液中的Hcy、CRP和血脂的高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素[1]。本文主要討論:Hcy、CRP和血脂在血液中的水平變化與臨床中冠心病危險程度之間的相關聯性,為冠心病的早期診治和預防提供臨床依據。
隨機抽樣該院2011—2012年我市公務員(18000人)體檢中冠心病患者1130例,男性320例、女性810例,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58.2±2.1)歲。陳舊性心肌梗死45例(一年以上),冠脈支架放置術后710例(2年內),穩定性心絞痛235例,不穩定性心絞痛40例。同期選擇1000名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245名、女性750名,年齡40~80歲、平均年齡(58±1.5)歲。兩組受檢者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使用日本原裝日立牌718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力強生物科技公司診斷試劑盒。采集受檢者晨起空腹靜脈血液5 mL,及時4000轉/min分析儀分離血液1 min,取血清采用酶聯免疫及吸附法測定Hcy、CRP和血脂。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所有被測試者所有數據進行分析。及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根據檢測統計量t求P值,多樣本均數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樣本均數間多重比較應用LSO檢驗。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相關變量間采用直線相關分析,P < 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Hcy又稱為高半胱氨酸,同型半胱氨酸的正常參考值隨測定方法和種族人群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正常亞裔空腹血漿總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為5~15 μmol/L[2];CRP是肝臟分泌的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健康人的血中濃度極低(<10 mg/L),目前認為,在動脈損傷的早期起保護作用,但當損傷持續存在時,應答反應則可演變為過渡的炎癥,并促進斑塊形成;血脂中的HDL-C是將肝臟外的膽固醇轉運出來,在肝臟分解代謝起到阻止游離的膽固醇在血管壁積聚,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相反LDL-C促進了動脈粥樣硬化;通過以上實驗結果分析:患有不穩定性心絞痛同時不患有其它疾病的234例,女性132例,平均年齡(56±1.2)歲;男性102例,平均年齡(45±1.3)歲;Hcy、CRP和血脂(均值分別為Hcy (47.6±5.3)μmol/L、CRP(2.87±2.23)mg/L、TC(8.34±3.31)、HDL-C(0.55±0.13)、LDL-C(6.81±3.31),比較對照組分別增高Hcy(30.3±0.8)μmol/L、CRP(2.30±1.88)mg/L、TC(4.94±2.30)mmol/L、HDL-C(0.68±0.09)mmol/L、LDL-C(4.80±3.0)mmol/L;穩定性心絞痛435例,女性200例,平均年齡(52±1.2)歲;男性235例,(43±1.4)歲,Hcy(21.3±5.0)μmol/L,CRP(1.21±0.61)mg/L、TC(5.24±1.31)、HDL-C(0.80±0.02)、LDL-C(5.85±2.30),比較對照組分別增高Hcy(10.3±0.3)μmol/L、CRP(0.64±0.26)mg/L、TC(1.84±0.30)mmol/L、HDL-C(0.43±0.02)mmol/L、LDL-C(3.57±2.06)mmol/L;陳舊性心肌梗塞205例,女性100例,平均年齡(60±1.4)歲;男性105例,平均年齡(46±1.6)歲;Hcy(23.3±6.2)mol/L,CRP(0.60±0.34)mg/L、TC(5.10±0.31)、HDL-C(0.83±0.02)、LDL-C(5.34±3.11),比較對照組分別增高Hcy(12.4±0.5)μmol/L、CRP(0.03±0.01)mg/L、TC(1.7±0.70)mmol/L、HDL-C(0.04±0.02)mmol/L、LDL-C(3.33±2.87)mmol/L;冠脈支架放置術后半年內256例,女性80例,平均年齡(53±1.4)歲;男性176例,平均年齡(46±1.6)歲,Hcy(46.7±7.8)mol/L,CRP(4.02±5.71)mg/L、TC(8.31±5.31)、HDL-C(0.50±0.04)、LDL-C(6.61±4.31),比較對照組分別增高Hcy4(0.4±1.5)μmol/L、CRP(3.45±5.36)mg/L、TC(4.91±4.30)mmol/L、HDL-C(0.73±0.00)mmol/L、LDL-C(4.60±4.07)mmol/L。根據血清中Hcy、CRP和血脂的排列:不穩定心心絞痛>冠脈支架放置術后半年>陳舊性心肌梗死>穩定性心絞痛.由此可見血清中的Hcy、CRP和血脂在冠心病的危機程度中的變化,且血清Hcy、CRP和血脂濃度隨冠心病危險程度加重呈上升趨勢,冠心病活動期病變較穩定性病變的Hcy、CRP和血脂濃度增高[4],Hcy、CRP和血脂與冠心病的危險程度有正比關系,故Hcy、CRP和血脂在冠心病的診斷中具有明確協診意義。結合血清中CRP、血脂的致動脈硬化和Hcy的發病機制[3]:①內皮毒性作用;②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增生;③致血栓作用;④脂肪、糖、蛋白質的代謝。不難看出和冠心病的致病機制有共同的特點。Hcy、CRP和血脂在斑塊的進展與驗證反應的程度密切相關聯,所以血清中Hcy、CRP和血脂在冠心病的致病因素協同致使危險程度增高。因此結論說Hcy、CRP和血脂是冠心病的重要的危險因素[5]。故檢測血液中的Hcy、CRP和血脂對冠心病的預防和診治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

表1 冠心病組與Hcy、CRP和血脂含量結果比較
[參考資料]
[1] ArnesenE,RefsumH,BonaaKH,et al.Serumtotalhomocysteine andcoronary heart disease J[J].ntJEpidimiol,1995,24:704.
[2] 高半胱酸在冠心病中的影響[J].中國內科學雜志,2011(12).
[3] 同型半胱氨酸升高對冠心病的影響[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0,14(4).
[4]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冠心病程度關系[J].國際心血管病雜志,2010(3).
[5] 趙洛沙.同型半胱氨酸與女性冠心病的研究進展[J].文章號080710.